大家不必焦虑,该焦虑的是欧美日韩!
来源:鼠妈杂谈
微信号:gh_6186907f13df
本文为群内讲座记录,原文有12000多字,但有些内容用语音说问题不大,写成文字就太劲爆了,所以删掉了三分之二,剩下的内容主题就是不要焦虑,因为删得太多,逻辑可能会有些许跳跃。
整个中国史,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新中国之前,一个是新中国之后。
在古代史当中,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叫盛世,一类叫乱世,一类叫近世。
盛世就是秦汉和隋唐,其他没有盛世,盛世都是开放的,进取的。
现在整个欧美日韩都在保守化,保守化嘛,其实就是竞争不过了,竞争不过就想回到过去的老路。
中国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求女人守贞操,强调三从四德,主要就是从北宋开始的。
第二类叫大乱世,主要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大乱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气候,看过竺可桢先生画的5000年气候图,你就会发现,只要是大乱世,一定是气候变冷,处在冰河期。
气温变冷必然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都冰冻三尺了,长不了庄稼了,能够养活的人口就少,大家为了争夺有限资源,就必然自己人跟自己人斗,我们都活不了,游牧民族更活不了了,他们必然就会南侵,大家打成一锅粥,这个叫乱世。
第三类其实就是近代,近代中国人觉得很屈辱,主要原因其实就两个:
一是清朝防汉大于防洋,他人太少了,他要统治如此巨大的汉族人口,心里没底,所以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分层、愚民、打压和防范手段,后来实在搞不下去了,让汉人去搞团练,结果湘军、淮军就打出来了。
二是我们有着丰富的抵御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经验和方法,但帝国主义是从海上来的,而海军建设耗费资源巨大,而且是全技术兵种,所以一下子就被打懵了。
中华民族一直都处在世界生产力的顶峰,加上三级地理台阶,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想弄死我们是非常难的。
其实,我们现在还是处在冰河期的,但是这几年气温剧烈变化,极端降雨、极端干旱、极端高温频繁出现,甚至有气象学家认为,未来我们会出现极端高温比现在高10°的情况,那也就是南方要到50°。
这个情况,在历史上是多次出现过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中国进行了5次巡视,巡视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谁不服我就揍他。5次巡视,他西部到达边境,北部到达边境,东部到达边境,南面只到洞庭湖,因为再往南走就太热了。
比方江西南昌,是刘邦派大将灌英在南昌筑的城,意思是昌大南疆,所以才叫南昌。当时气温太高,南方没多少人,有没有人呢?当然有,主要是在山区。
当气温上升的时候,必然会造成一个结果叫北升南降,就南方温度太高了,人活着都费劲,那怎么办呢?去北方。
中国古代,盛世都是因为北方气温高,隋唐时期,汉中就有荔枝,乱世都是因为气温低,珠江都能冰冻三尺。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情况,一个是盛世,一个是乱世,一个叫近代受辱。
教员是个极自信的人,他多次提到:中国是个大国,应当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他说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他提到了文化,他说:“在文化方面,各国人民应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对人类有所贡献。”
他提到了中医,他说:“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对中医问题,不只是给几个人看好病的问题,而是文化遗产问题。要把中医提高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问题。对新来的外国东西重视了,对自己本国的东西倒轻视了。按摩,连剃头的、修脚的都能做,就看不起,不叫按摩疗法。看不起本国的东西,看不起中医,这种思想作风是很坏的,很恶劣的。西医要向中医学习。第一,思想作风上要转变。要尊重我国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看得起中医,也才能学得进去。第二,要建立研究机构。不尊重,不学习,就谈不上研究。不研究,就不能提高。总是有精华和糟粕的嘛。这项工作,卫生部没有人干,我来干。”
为什么那么多公知、1450要集中火力攻击中医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医的重视是教员提出来的,并且教员对卫生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为了给教员泼脏水,他们就从各个方面来诋毁。
他提出这个问题,很多人就觉得奇怪,说你不对呀,新中国一穷二白,要啥啥没有,干啥啥不会,凭啥中国就是个大国呢?还要为人类做贡献?教员的解释很简单,我们是大国,就是物理意义上的大,“东方不亮西方亮,南方不亮北方亮”,我们的回旋余地高,容错空间大。
我们很多朋友可能不理解,说西部都是沙漠戈壁,这玩意有啥用啊,我们看看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你就会发现,我们东部发展受挫的时候,都是西部拯救了我们。
2008年,美国出现了次贷危机,他要拯救那帮金融资本家,怎么办呢,印钱,我们就必须跟着印,那不然的话就会导致输入性通胀,美国人印钱是直接回流到了金融资本家手里,我们印钱不能乱印,你得去投资。
投资哪儿?投资西部,就是“西部大开发”。
再比方说我们当年搞太阳能,发展太快,产能太大,欧美就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封锁、打压、遏制。怎么办?到西部去,所以大家现在看到我们西部的太阳能,到处都是,而且规模非常巨大,就是说,西部是我们的资金蓄水池,是我们的产能释放地。
这就是大国的好处。
前面提到了,未来的气温可能会严重上升,严重上升对中国来说有挑战,但问题没那么严重,为啥呢?因为漠河是北纬53°,海南是北纬18°,曾母暗沙是北纬4°,你温度高也行,温度低也行,我们的容错空间大。
经过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世界上体系最完整的工业,最大规模的工业,欧美日韩那是胆战心惊。
我们知道日韩的工业体系是不完整的,日本没有军事工业,韩国只有5大产业,而且,他们现在的这些产业都被中国追上了。
加之他们两个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是两头在外的经济结构,原材料靠外部进口,市场靠外面消化,太脆弱了,所以被称为金丝雀经济。
欧洲呢,都是小国,没有大国,欧洲的大国,还赶不上中国一个省呢。
早期工业化的时候,他们通过外部侵略内部剥削积累资金,也就是他们工业化的资金是没有成本的,所以有了先发优势,但是现在你会发现他们的优势也没了。
德国在整个欧洲,它的工业化是有优势的,特别是汽车工业和化工产业,现在都被中国赶上来了,法国现在就剩核能、飞机制造和奢侈品,我们现在的核能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为了拉法国,我们很多时候还是跟他一起合作的,飞机我们现在也起来了,奢侈品我们现在已经去魅了。
所以,面对我们最全的工业体系、最大规模的工业,欧美日韩是胆战心惊,极端害怕的,如果是正常竞争的话,欧美日韩未来一定会回到他们该有的位置,欧美会成为农业国,日韩会成为服务业大国,出口点南洋姐什么的。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规模大、体系全、容错高,所以我们对中国一定要有信心。
除了现有技术产业的追赶,我们在新产业领域已经有众多突破,未来必将全面领先。
特别是新能源,我们现在很多人提到新能源就提带来多少产值,带动多少就业,其实是不对的。
任何一个文明想替代另外一个文明,一定是生产力的巨大提升。
海上马车夫荷兰用的能源主要是泥炭,英国崛起主要用的是煤炭,美国崛起用的是石油和电力,中国要崛起,我们的生产力一定要提高,能源一定是新能源。
所谓新能源分两种,一种是可循环使用,一种是能量密度高。
可循环使用的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它们不是一次性的。
能量密度最高的是核聚变能,现在已经成立了聚变能央企,说明离商用不远了。
很多人说我们搞雅下工程是为了对付印度,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的水能资源是在西南地区,东部没地方投了嘛,你可不就投西部了吗?
我们现在的进藏路线有青藏、川藏、滇藏,现在在搞新藏,看起来不少,但你看看西藏有多大,就觉得不多了。
云南可投资的地方也很多,云南有6大水系,水能资源异常丰富,那必然都会建立大规模的水电站。
你像越南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的上游都在中国。
红河超过一半是在中国境内的,我们在干流上计划建12座梯级电站,未来可能会建更多,整个云南最高的地方是玉龙雪山,海拔6700米,红河出中国进入越南的地方只有70几米,这么大的高差,不多建几个水电站,就太浪费了,这不是越南叫唤两声就能左右的。
湄公河三角洲的上游是澜沧江,我们规划在干流上建23座梯级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及东南亚跨境供电的核心能源基地。
西南的水电除了自用外,还会有相当一部分外送,形成跨境电网,甚至跨洲电网,国家电网现在在很多国家帮他们建电网。
有广袤的西部做缓冲,外部打压再狠,我们都能扛过去。
现在很多人,对社会发展很焦虑,但是这个焦虑呢,分两种,一种焦虑,是现实焦虑,就是眼前的事情,这个好办,另一种是资本故意制造的焦虑,比方说女性的容颜焦虑、孩子的教育焦虑、成年人的35岁焦虑,这些焦虑其实都是资本人为制造的焦虑。
甚至有人提出了焦虑经济学,你想卖东西,你首先要让人焦虑,焦虑之后,理性就容易被打破形成冲动消费。
其实没必要,因为我们是处在上升期,除了规模体系之外,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正在引领全球,但是,生产力的提高跟就业有着天然的矛盾。
举个例子,我刚毕业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工挖土的,人工挖土的定额是一个人一天6个立方,但是一台400型挖机一个台班至少挖1500方,老师傅一天可以挖2500方,那你想想看,一台机器能顶多少人?
我们在进行大面积的土方调配的时候,我们机械化加上智能化,它的效率是可以顶四五百个工人的。
那么人工需求量越来越少,失业就必然会越来越多。
很多人说了,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所有人都将从事服务业,但是服务业你服务谁呢?互相服务吗?我给你理发,你给我做饭?这是一种低端服务业,而随着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资源必然会向少数人集中,会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
我们现在贫富差距是可以达到上万倍的,老百姓嘴上不说,他心里在想,凭啥呀?巨大的贫富差距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的爆发。
尽管我们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医保养老的全覆盖、“两不愁三保障”的精准扶贫,但你这么大的一个贫富差距,这个社会矛盾是会不断累积的。
你要解决这个矛盾,从生产力角度你没法解决,生产力必然是要提高的,而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失业问题的。
那通过分配行不行呢?我们现在的分配分为三级分配,一级分配就是工资性收入,你现在都智能化了,我们现在有很多的黑灯工厂,这里面灯都不要了,全是机器人,一个人不要,我都没有机会去获得一级收入,我咋活呀?二级收入就是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就是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主要是财政性补助,三级分配,叫道德分配,比方说我有钱,我愿意拿出我的收入,去支援国家建设,但是这个东西它不是强制的,所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会导致一级分配消失。
从生产端和分配端都不能解决问题,那怎么办呢?我说个暴论,就是可能共产主义会提前到来。
未来,生产性的劳动全部交给机器人,大家都没有一次性收入了,都没有一级分配了,那怎么办呢?那只能是国家把所有的资源全部集中,然后进行分配。
所以,大家不必焦虑,该焦虑的是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