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印度是怎么成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宝石的?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8-31 14:08:23 围观 : 评论

作者:猫哥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

最近,突然想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提起印度,恐怕所有人都一脸嫌弃,觉得这个国家又脏又落后,印度人还四处拉屎甚至拉到了加拿大,是个不折不扣的粪坑国家。

但是转念一想,两百年前,印度是什么形象?

印度被称为“大英帝国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

不仅如此,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尊号上,不仅有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这个头衔,还有一个“印度女皇”的头衔!

这种规格在英国的所有殖民地里,是独一份!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如今都这么拉胯,200年前肯定更落后,为啥英国却对印度如此重视,还要放在女王王冠上呢?

其实吧,主要是印度,太配合英国敲骨吸髓的吸血了!

1印度对英国为什么重要?

先说说为什么英国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拥有那么多殖民地,却唯独把印度放在王冠之上?

答案很简单,印度是英国唯一赚钱的殖民地。

我们可以看看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虽然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但哪个殖民地都不省心。

美国——闹独立。

加拿大/澳洲——人太少,白人总共就几百万人,原住民被杀光,基建不行,开发也困难,移民还抗税。

非洲——分散部落,征税成本爆炸,国家穷买不了英国产品,疾病也多。

加勒比——几十万黑奴,作物单一,海岛经济不完善,

东南亚——岛屿林立,交通沟通不畅,难以形成有效统治,隔壁大清又闭关锁国,想搞转口贸易都搞不成。

看来看去,也只有印度是唯一一块能让英国“低成本收税、高溢价卖货、无风险抽息”的三合一宝地了。

那么,英国是怎么从印度赚钱的呢?

第一招,税收。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期间,英国对印度农民实施了一种叫柴明达尔制的土地税收制度。

“柴明达尔”简单来说,就是让过去包收田赋的官吏以包税人身份获得法定地主地位,成为永久世袭土地占有者“柴明达尔”,作为交换,他们来替英国收税。

那么,这个税负有多高呢?

高达50%–80%!

要知道,在莫卧儿时代,田赋最高不过30%,还带灾年减免。

英国人直接把税率定到80%,而且按丰年征收,歉收也不减。

英国甚至公开在文件里说,只要给柴明达尔留田赋的20%,就足以使他们对收入感到“满意”甚至“引以为荣”!

假设某块土地地租总额是1000英镑,那么田赋征收800英镑,留给地主200镑是“合理”的,符合地主的身份。

更夸张的是,柴明达尔的税率还会变,发现是丰年了,还会加税。

这样一来,一亩地产300公斤小麦,农民辛辛苦苦种一年也就能拿60公斤,怎么可能够吃?

所以在那时候的印度,饿死人也是常事,在英国统治期间,就接连发生过三次大饥荒。

第一次是1770-1771年,约1000万人死亡,三分之一耕地荒废。

第二次是1873-1874年,饥荒波及全印度2100万灾民。

第三次是1943年,英国当局强制低价征购农民收成的四分之三,导致孟加拉地区350万人饿死,该数字为同期印军阵亡人数的30倍。

那么,这么高的税负,英国人从印度捞走多少钱呢?

我们看一组数字。

十九世纪末,英属印度年净收入4400万英镑。

按《辛丑条约》确定的折算标准1两合0.15英镑,那么4400万英镑就是29333万两白银。

这是啥概念?

英国人一年,就能从印度捞走3/4个庚子赔款!

狠不狠?太狠了!完全不给印度人活路啊!

第二招,市场倾销。

1813年,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印度法令”,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印度对英国的关税也就彻底取消。

这样一来,少了东印度公司这个中间商,印度就彻底变成了被英国倾销的自由市场。

比如,印度的手工业本来闻名于世,特别是它的棉、丝织品,畅销世界许多国家。

但手工棉织品,怎么可能与英国使用机器生产的棉织品竞争?

结果,只用了30年时间,英国就把印度变成了英国在全世界最大的倾销市场。

1855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总价值达到了667万英镑,相当于4600万两白银。

这是啥概念呢?

也就是说,英国每年不用打仗都能从印度赚到相当于两个鸦片战争赔款的钱!

但英国人赚钱的同时,也彻底摧毁了印度的棉纺织工业。

1834年,印度总督本克丁向伦敦报告说:“悲惨的情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已使印度平原白成一片了。”

由于手工业者大批破产、逃亡或死亡,旧时人烟稠密的手工业城市都荒芜了。

号称印度曼彻斯特的达加城的人口,曾超过十五万人,而英国棉布倾销后,只剩下三、四万人。

就这英国还不满足,开始在印度修铁路,要把棉布卖到印度的每个角落。

但是呢?明明铁路是为英国服务,但修铁路,却要英属印度政府掏钱,而且,只能找英国公司建设。

结果,英国公司叫价每英里1.8万英镑(同期美国只要2000英镑),而且全部由印度财政担保5%股息,亏损算印度人的,英国股东旱涝保收。

但修铁路,没那么容易,印度地理向来较为复杂:德干高原,干旱难行;东北部森林密布;南方山峦陡峭。

英国工程师则硬是以印度人命为代价,修成了第一条铁路——孟买—塔那铁路。

其中在BhorGhat隧道开凿期间,每天印度工人都有数十人伤亡,疫病不断蔓延,尸骨未寒之际又增添了新的伤亡者,代价极为惨重,不过却从未停工。

铁路一通,英国货一夜之间就铺到了恒河上游最穷的村子。

到印度独立前,印度铁路已经有了5万公里。

就像那贪婪得好似吸血管道一般单向地把印度内陆的资源运往港口,又把港口里的英国货,卖到了印度每个角落,赚取了大量利益。

第三招,金融。

英国人最擅长金融,在印度也不例外。

英国在印度建立了三家管区银行和若干汇兑银行。

这三家管区银行吸收的私人存款总额,从1870年的6396.1万卢比,增加到1900年的12882.7万卢比,增长了1倍多。

那这些银行靠什么盈利呢?

高利贷。

前文提到了,英国在印度征收觉农业税,但在征税过程中,并不直接征收粮食,而是征收货币。

但农民哪有货币?

为了得到货币,农民要么低价卖粮,要么用预期粮食作抵押,找银行贷款。

根据英国殖民政府一个官员在1854年供认:在他视察的六、七个村庄中每百人就有九十九人负债。

有一个银行在一个小村子中放债达三万四千卢比,这个数字相当于一千户农民的收入。

就是靠着放高利贷,英国管区银行赚取了超额利润。

汇兑银行则垄断了印度的外贸信贷,并控制着印度的外汇市场。

棉花从孟买到利物浦必须用英国船、英国保险,连汇率都由伦敦银行说了算,手续费层层扒皮。

在1870-1900年间,英国汇兑银行的资本额从218.4万英镑增至1577.4万英镑,增长了6.2倍!

更关键的在于,这些银行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金融掠夺的重要手段。

比如到1910年,英国对印度的投资总额估计为4.5亿英镑。其中,殖民政府债款占50%!

也就是说,英国对印度的投资,是殖民政府自己发行的债券,年息4%–5%,本金和利息全由印度人买单。

在这些巨额投资中,英国每年所得的利润利息及佣金、汇兑、保险等的收入,估计有4000万英镑,大大超过了英国对印贸易的纯收入(1913年为2800万英镑)。

所以,到后来,金融已经成为英国剥削印度的主要手段。

数据显示,英国在1765年至1900年殖民印度期间,竟从印度掠夺了约64.82万亿美元的财富。

这一数字是啥概念?接近美国国债的两倍之多!

第四招,征兵。

因为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太多了,所以英国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征兵。

根据一个英国军官瓦伦纳的回忆:

“这里招募新兵之易,是令人惊奇的。在每一个十字街头,每一个商队旅店中,每一个容藏穷人的茅舍里,都可以找到容量颇大的兵员,这些人都是丧失了一切财产,甚至连劳动工具都丧失了的穷人、庄稼人、织工、失业的手工业者,这就是那些从军者”。

在19世纪末,印度一共有24万英军,其中二十万是印籍土兵,被编制在近一百八十个步兵和骑兵团里,受到英国军官的严格控制。

这些印度士兵的成本有多低呢?

一个英国士兵的月薪,可以养100个印度兵!

更关键的在于,这些兵理论上属于英属殖民政府,那么养兵的钱,都是印度人自己纳税出的。

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英国却把这些士兵在全世界使用,比如打缅甸、打阿富汗、打南非、打大清,用的都是印度兵。

这也就相当于,仗是给英国打的,花的却是印度预算,英国人几乎是免费用兵!

所以整体算下来,英国从印度殖民地吸收的可不仅仅是金钱,而是印度的国运。

难怪20世纪初担任过英印总督的寇松说过:

“只要我们统治印度,我们就是世界第一;如果我们失去印度,我们将降成三流国家。”

你要有这么一个可以随意吸血的地方,怎么可能不把它当宝石放在王冠上?

2独立后的印度为啥没发展起来?

1947年印度独立时,看似继承了几乎所有的“英国遗产”:

5万公里铁路、塔塔钢铁厂等工业基础,以及英国建设的完整教育体系等等。

但问题在于,为啥印度感觉越发展越烂呢?

原因很简单——一个为外部掠夺而设计的畸形躯体,是无法支撑内生性成长的。

我们思考一下,英国殖民者为啥能肆意在印度身上吸血?

核心前提是三重特权:

——外来统治的隔绝性(无需对印度民意负责)。

——暴力机器的垄断性(镇压一切反抗)。

——经济目标的单一性(最大化掠夺资源)。

独立后的印度民选政府,有这三重特权么?没有!

先看民意问题。

独立之后,印度曾经尝试土改,把土地分给农民。

可结果呢?遭遇了地主集团的疯狂反扑。

这个时候民主制度的弊端就出来了,地主和佃户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也就是说,佃户虽然有选票,但投给谁,却是地主说了算。

这也就导致了,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冒着选举失败的风险,去得罪地主。

哪怕强横如莫迪,也不行。

你看,莫迪2019年曾经进行过农业改革,可结果呢?

明明对农民有利,但还是被地主撺掇起来的农民给抗议了长达2年之久,最后不得不放弃。

相反,为了拉拢地主,印度各大党派竞相推行短期福利,比如化肥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看似为了农民,但其实还是地主获益最大。

再看看暴力机器的问题。

英国殖民者当年对印度敲骨吸髓,也并不是没有印度人反抗,但结果还是被英国殖民者彻底镇压。

比如1857年镇压印度大起义,屠杀了20万印度人。

比如两次锡克战争,也屠杀了数以万计的锡克人。

还有1872年的马莱尔戈德拉镇屠杀,英国人甚至将起义领袖古尔穆克绑在炮口处轰杀。

所以,英国人对暴力镇压印度人,是没有丝毫心理负担的。

但印度政府,能这么镇压和屠杀本国人么?

不能啊!那自己政府的正义性合法性不就没有了吗?

第三是经济结构问题。

殖民时期,印度被塑造成“三位一体”的附庸经济体:原料供应地、商品倾销场、财税奶牛。

但是独立之后呢?印度人突然发现,不知道该怎么搞经济了。

一开始,尼赫鲁政府试图以苏联模式突破困局,通过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结果发现,因为土地制度没能彻底改革,导致资本积累薄弱,国家没钱。

70%人口处于赤贫,1950年人均GDP仅149美元,消费品市场极度萎缩。

而且,因为缺乏技术积累,离开了英国工程师,钢铁厂、水电站等重工业项目很难搞得起来。

就算尼赫鲁盲目移植苏联模式,将钢铁、机械等17个核心行业划归国有,但因缺乏管理能力与技术人才,这些国有企业迅速陷入普遍亏损。

1985-1986年度,155家中央公营企业中139家亏损,年亏损额相当于财政赤字的50%。

为了维持重工业运转,印度政府压低煤、电、钢价格,导致能源行业常年亏损,发电量增长长期滞后于工业需求。

结果一直到现在,印度还是动不动就停电,印度人均用电量仅1180千瓦时,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

再加上印度的殖民铁路网呈“港口—资源地”点对点结构,缺乏区域互联,导致印度物流成本畸高。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达14%(中国为8%),从孟买到德里600公里货运需耗时48小时!

虽然1991年危机迫使印度开启经济自由化,但殖民地困局在全球化中被进一步放大。

外资主要进入IT服务、制药等“飞地经济”领域,其供应链与本地经济割裂。

班加罗尔软件园使用美国服务器、为欧美客户服务,看似经济规模很大,但对国内电子制造业拉动接近于零。

这就导致,印度正在成长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国家,经济规模虽然不小,但并不强。

1995年的时候,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是17.4%,但到了2024年,竟然降到了11.62%!

这真是太打脸了,莫迪搞了这么多年的印度制造,难道是搞了个笑话吗?

3霸权的崩塌

大英帝国的兴衰和印度的拉胯,揭示了一条冷酷定律:

全球霸权必须依赖外部资源供养。

现在英国没有外部资源供养了,英国衰落了,印度也陷入了后殖民地时代的发展困境。

当然,英国这种吸血模式也有问题:太粗糙,一旦英国衰落,殖民地就纷纷独立了。

所以新霸主美国,发明了更隐蔽的吸血机制:美元霸权。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挂钩,再以石油美元绑定大宗贸易,,就这样构建起一套“金融殖民”系统。

这一系统的运作逻辑依赖两个核心条件:

——军事力量的绝对压制。

美军在全球140国设立750个军事基地,11个航母战斗群控制着16个海上战略通道,为美元流通提供暴力担保。

——美元环流的精密设计。

通过贸易逆差输出美元,再以国债吸引资本回流,形成“印钞-进口-回笼”的闭环。

这套机制曾让美国享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特权:

——一张百元美钞印制成本仅12美分,却能从中国换取几十件衬衫;

——全球75%的贸易以美元结算,使美国能以0利率融资维持34万亿美元债务。

但美国这种吸血模式就没问题吗?当然也有问题。

当美元支撑霸权的两根支柱开始自毁时,那么美国末路便已注定。

首先,是美国军事支柱崩塌。

美国每年8860亿美元军费看似庞大,却被374个海外基地的维护成本吞噬。

比如驻日美军年均耗费100亿美元,驻德部队开支超过德国自身国防预算。

这也就相当于,美国要用两只手,去摁住十个锅盖,稍有不慎便全面失控。

现在知道为啥特朗普一个劲地逼驻军国家承担美军驻扎费用了吧?

不仅钱不够,装备也开始拉胯了。

过去美军的确强大,是因为美国军工能提供先进武器,但如今呢?美国军工正因产业空心化陷入系统性崩溃。

一方面,美国资本主义利益为上的低效率,导致美国军工考虑的第一要务,不是开发出先进武器,而是赚更多的钱。

具体表现就是,这都2025年了,波音还在生产50年前设计的F15机体,美其名曰F15EX。

另一方面,因为工业化已久,老技术工人退休以及新一代技术工人不擅长使用老设备等原因,美国的军工产能已经彻底不在。

比如航母,美国现在只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能造航母,目前能造航母的船坞只有1个。

按照CVN-79需要12年的周期,服役速度赶不上退役速度,美国在10年后可能只剩五六艘航母可用了。

我们再看看俄乌战争中捉襟见肘的155炮弹生产和爱国者导弹生产,如果美国还保持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哪会如此窘迫?

这就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美国这些老旧的装备退役后,美国军工行业能不能补上这个缺口?

大概率是不能的。

相反,中国军力的突飞猛进,正在改变世界格局。

当美军F-35战机因发动机故障率飙升被迫限飞时,中国歼-20已列装200架并实现全国产化。

而且,10年后,中国歼36和歼50,也都能服役了。

所以,十年是一个节点,一个美国军力落后于中国的时间节点。

到时候,美军整体军事力量大致只有现有军事实力的一半左右,军事实力系统性崩塌。

可能作为一个区域大国还凑合,但作为一个全球大国,已经力有不逮了。

其次,货币支柱瓦解。

当军事霸权显疲态时,特朗普政府却挥刀斩向美元霸权的命脉:贸易逆差与资本回流机制。

特朗普一直耿耿于怀于美国的逆差,但他忽视了一个经济学基本原理: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来源于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的《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

主要内容是:“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国际收支来说就会发生长期逆差;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一内在矛盾就称为“特里芬难题”。

这个难题翻译成人话来说就是:

贸易逆差就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代价,既想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享受美元霸权,又想要贸易顺差从他国赚钱,是不可能的。

而且事实上,美国这种逆差也不算亏,因为美国输出的是纸印的美元,换来的是他国辛勤劳作生产的商品,保证了美国人的品质生活,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美国只需要玩好金融,用美元潮汐割韭菜就行了。

但是特朗普不这么看。

在特朗普看来,美国的逆差那么多,是因为美国买东西花的钱多,卖东西挣得钱少,美国的钱都被别人赚走了!

所以,特朗普希望美国的逆差变成顺差,让世界各国都多买美国产品,同时减少进口他国产品。

美国赚的钱多了,不就有钱还美债了?

这种想法是很MAGA,但问题在于,不符合经济规律啊!

特朗普不想要逆差,意味着其他国家就无法从贸易中获得美元,那别国拿不到美元,又需要国际贸易咋办?

那就只能探索用其他货币了嘛!

结果就是,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导致2025年二季度全球美元结算占比骤降至47%,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结算占比飙升至38%。

当沙特对华石油交易启用人民币、俄罗斯印度本币结算激增时,美元作为国际交易媒介的功能已经被被釜底抽薪。

你看,现在美军和美元两大从世界吸血的支柱都崩塌了,那么美国的世界帝国地位就会如同当年大英帝国一样,在肉眼可见在未来,是一定会坠落的。

届时,世界会被一种新秩序所代替:

——人民币、欧元、金砖货币篮子形成竞争性均衡,跨境结算不再依赖单一货币。

——高超音速武器与区域拒止能力使武力扩张得不偿失,大国博弈回归经济与制度竞争。

——中东“向东看”、非洲自主工业化、拉美资源国有化浪潮,也将终结500年西方中心主义。

历史终将证明:

美元霸权的崩塌和美国的衰落,并不意味全球体系崩溃,而是新秩序的破茧重生。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

相关文章

  • 炸裂事件:胡塞武装领导人被以色列一勺烩了!
    炸裂事件:胡塞武装领导人被以色列一勺烩了!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炸裂事件:胡塞武装领导人被以色列一勺烩了!万万没想到啊!这么惨痛的事件又发生了!也门胡塞武装的领导人,竟然被一勺烩了!据央视记者当地时间8月29日获悉,以色列国防军消息称,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8月28日证实,以军对也门进行了袭击,以军方明确表示打击目标是胡塞武装总参谋长、国防部长等军事指挥层。另据以色列陆军电台报道,以色列安全官员称以军空袭目标中包括一些胡塞武装高级官员所在地。据也门萨巴通讯社报道,也门胡塞武装30日发表声明称,28日,该武装行政机构负...

    2025-08-31 14:08:24
  • 印度是怎么成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宝石的?
    印度是怎么成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宝石的?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最近,突然想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提起印度,恐怕所有人都一脸嫌弃,觉得这个国家又脏又落后,印度人还四处拉屎甚至拉到了加拿大,是个不折不扣的粪坑国家。但是转念一想,两百年前,印度是什么形象?印度被称为“大英帝国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不仅如此,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尊号上,不仅有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这个头衔,还有一个“印度女皇”的头衔!这种规格在英国的所有殖民地里,是独一份!那么问题来了,印度如今都这么拉胯,200年前肯定更落后,为啥...

    2025-08-31 14:08:23
  •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中国将亮出让美西方破防的大杀器!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中国将亮出让美西方破防的大杀器!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中国将亮出让美西方破防的大杀器!清醒吧,美国从来都没有放弃对付中国!特朗普斡旋俄乌冲突,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成果,但在一些人眼里,好像特朗普一下子变得热爱和平了一样。特朗普要是热爱和平,还会有巴勒斯坦的大屠杀吗?现在,以色列正在饿死和屠杀数以百万的巴勒斯坦人,特朗普却毫不保留地支持。特朗普斡旋俄乌虽然很难有大的成果,但他降温乌克兰危机,终极目标是中国,是为了集中资源对付中国!这不,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完“堤丰”中程导弹系统以后,现在已经准备...

    2025-08-31 14:08:11
  • 日本前首相确认出席九三阅兵,他儿子却为何跳出来反对?
    日本前首相确认出席九三阅兵,他儿子却为何跳出来反对?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据新华社消息,8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首场记者招待会。据发言人介绍,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将来华出席纪念活动。鸠山由纪夫受到的关注度远超其它国家前政要,并上了微博热搜。鸠山由纪夫是日本少有的,对侵略历史坚持正确史观的领导人。鸠山家族三代人都持对华友好立场,鸠山由纪夫担任首相期间,多次对日本侵略行为道歉,也是唯一公开反对拜鬼的日本领导人。但一些日本政客却气炸了,因为日本政府正在游说欧洲和亚洲各国政界不要参与中...

    2025-08-31 14:08:09
  • 日本举国之力干的这件事情,突破人类社会的底线!
    日本举国之力干的这件事情,突破人类社会的底线!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土豆说:在80年前,中日两国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日本为了取悦美国,乖乖的献上了自己的女人,终于得到了给美国当狗的机会。而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独立自主,中国的男人们开始了英雄的远征,他们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中屹立不倒,在烈火焚身的巨大痛苦中岿然不动,在强敌扑来时高呼向我开炮.....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年青的生命,铸就了独立而强大的中国,他们的牺牲是我们永不忘记的勇士的勋章,让我们可以俯身蔑视跪着的日本。1945年,日本法西斯已经是穷途末路,但倭王为了保住自己...

    2025-08-31 14:08:07
  • 大家不必焦虑,该焦虑的是欧美日韩!
    大家不必焦虑,该焦虑的是欧美日韩!

    来源:鼠妈杂谈微信号:gh_6186907f13df本文为群内讲座记录,原文有12000多字,但有些内容用语音说问题不大,写成文字就太劲爆了,所以删掉了三分之二,剩下的内容主题就是不要焦虑,因为删得太多,逻辑可能会有些许跳跃。整个中国史,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新中国之前,一个是新中国之后。在古代史当中,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叫盛世,一类叫乱世,一类叫近世。盛世就是秦汉和隋唐,其他没有盛世,盛世都是开放的,进取的。现在整个欧美日韩都在保守化,保守化嘛,其实就是竞争不过了,竞争不过就想回到过去的老路。中国其实...

    2025-08-31 14:08:06
  • 晨枫:军工国有化?特朗普要大干快干“美国特色资本主义”
    晨枫:军工国有化?特朗普要大干快干“美国特色资本主义”

    8月25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购入洛克希德、波音、帕兰蒂尔等军工公司的股份。“洛克希德·马丁97%的收入来自美国政府。他们本质上是美国政府的一个部门。……但这从经济角度来说怎么样?……我告诉你,一直以来的做法是一种送钱。”从特朗普思维出发,既然美国政府一直在送钱,持有这些基本上靠吃政府订单存活的公司的一部分,这自然是理所应当的。这只是最近的一章。此前的8月22日,特朗普在社 从军工公司角度来看,公司的存在是为了盈利而不是为了爱国,技术门槛把“闲杂人等”挡在门外,更加有利于“能榨一分绝...

    2025-08-31 09:11:01
  • 特朗普:没有中国留学生,美国大学系统很快就会崩溃
    特朗普:没有中国留学生,美国大学系统很快就会崩溃

    【文/观察者网 王一】在美国移民局官员对中国留学生采取歧视性行动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两天却接连表态称,中国留学生对美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他们,美国大学系统将“崩溃”(go to hell very quickly)。据美联社、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站等外媒报道,特朗普当地时间8月25日在白宫对记者说:“我听了很多故事,说我们不会允许他们(中国)的学生入境。我们将允许他们的学生入境。这非常重要,6...

    2025-08-31 09:10:57
  • 周德宇:特朗普的一两句话,不可能逆转美国对中国学生的敌视
    周德宇:特朗普的一两句话,不可能逆转美国对中国学生的敌视

    正如特朗普政府在所有事务上的政策一样,在中国留学生的问题上,他们也是想一出是一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态度都是敌视的,天天喊着中国学生是间谍是威胁,卢比奥前一阵还强硬表态要严加审查中国留学生签证。结果这两天特朗普又起了个新调子,开始频繁表态说从来没有不让中国学生来,甚至要允许60万中国留学生访美。不过这种事情就和特朗普平日里那些满嘴跑火车一样,听听也就过去了,做不得真。也不 其实美国的排华趋势已经不需要多说了,这也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的。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得出来,美国上下对于中国的敌意和...

    2025-08-31 09:10:44
  • 孟维瞻、张耀: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美国豆农应该“打”还是“拉”?
    孟维瞻、张耀: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美国豆农应该“打”还是“拉”?

    8月19日,美国大豆协会在一封致特朗普的公开信中呼吁美国政府取消关税,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劝说其他国家增加购买美国大豆。信中警告称,若部分国家拒绝购买美国大豆,加速转向从巴西等国采购大豆,将会给美农业带来严重且长期的经济后果。目前,一些国家尚未预购美国即将收获的新季大豆,这一不同寻常的延迟状况让美国种植户忧心忡忡,他们正在面临巨大财务压力。该协会会长警告说,关税正在削弱美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他希望特...

    2025-08-31 09: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