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疯狂豪赌,以色列还能狂多久?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2025年9月16日,以色列未来党议员托波洛夫斯基再次窜访台湾,中国驻以大使馆提出抗议。托波洛夫斯基似乎跑顺了腿,已经三次窜台。第一次是2024年4月;第二次是2025年4月;9月是他第三次率团窜台。
2025年9月21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英国、葡萄牙、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卢森堡、圣马力诺、比利时、安道尔、法国和马耳他这些国家预计在9月22日宣布承认。
在9月19日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中,以145票赞成、5票反对、6票弃权的压倒性结果通过决议,允许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以视频方式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美国和以色列带着三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国反对。
围绕巴以冲突,西方核心阵营分裂,美国和以色列愈发陷入孤立,内塔尼亚胡如同盲人骑瞎马,带着以色列奔向悬崖。

一、历史公正到现实不公的转变!
1948年以色列独立建国,曾经被塑造为犹太人历史苦难的救赎。
兴起于1850年代的犹太复国运动,一直没有得到国际认可。但是二战中纳粹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使犹太人获得了欧美舆论和政治的特殊同情。
只不过,所谓“无主的土地给无地的人民”的口号,本身就是谎言。在古代以色列亡国之后,阿拉伯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已经两千多年,却在国际政治的博弈中被送上祭坛。
只能说巴勒斯坦这片土地太小,不足以对抗西方列强的集体意志。
古代以色列这片土地,在上千年的时间里,早已成为在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两大帝国的领土,犹太人有机会夺回吗?
欧美“还犹太人一个公正”的同时,制造了对巴勒斯坦人最大的现实不公。
这是巴以问题的根源,也是巴勒斯坦人长期抵抗的道义基础。
以色列对加沙的狂轰滥炸,只不过是强盗逻辑的延续:抢别人的土地、毁别人的家园,却要全世界为它的安全焦虑买单。

二、欧洲对以色列的容忍已到极限!
法国、英国、加拿大几个西方核心阵营的强国同步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是二战后欧洲对以色列政策的重大转向。
这意味着,以色列在欧洲的政治资本,已经被内塔尼亚胡挥霍殆尽。此前,德国因为二战的历史包袱,对以色列几乎是无条件纵容。
德国总理默茨明确表态:德国政府目前不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
根据德国政府的声明,以色列的安全被置于核心地位。
这种无条件支持的态度植根于二战后的历史赎罪逻辑。德国对1965年与以色列建交时获得的宽恕始终心存感激,形成所谓国家理性思维,无论以色列行为如何,德国必须维护其利益。
这种思维,表面看是德国的感恩心态,实际上是因为犹太人力量的强大。中国同样宽恕了日本的二战罪行,但日本却没有对中国感恩戴德。
更荒唐的是,德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造成的却是对阿拉伯人的伤害。
2025年8月,德国宣布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但情报显示德国依然通过军火供应链支撑以军行动。以色列军队杀人,德国政府递刀,这种立场意味着德国正在犯罪。
不过,即便是德国,国内的反以情绪也在飙升。
欧洲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支持巴勒斯坦,学术界、媒体、工会一波接一波地谴责以色列。
内塔尼亚胡不光让以色列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公敌,在欧洲也逐渐失去了最后的政治资本。

三、美国的耐心正在流失!
以色列最大的靠山是美国,然而,美国也不是铁板一块。
美国大学校园里已经广泛存在反犹反以的抗议行动,美国年轻一代不再接受以色列的受害者叙事,他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加沙废墟和被屠戮的平民。
特朗普政府虽然继续袒护以色列,但这份袒护已越来越带着交易色彩。内塔尼亚胡政府轰炸卡塔尔首都多哈之后,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爆发了争吵。特朗普希望能够得到“诺贝尔和平奖”为政治生涯划上句号,巴以冲突需要卡塔尔作为中间人来推动和解。
内塔尼亚胡直接把中间人的首都给炸了,这是完全没有道义底线了。
如今,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正从战略投入转向有限容忍。
一旦中东形成反以色列的统一阵营,内塔尼亚胡政府就是美国的负资产。

四、内塔尼亚胡的豪赌!
为什么内塔尼亚胡如此极端?
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他的政治生命线。
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两年,内塔尼亚胡必须彻底打垮哈马斯,否则就会被指为无能。
为了维持以色列右翼势力的联盟,内塔尼亚胡不断通过攻击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卡塔尔、也门等国家,使中东冲突升级。
内塔尼亚胡只能通过战争转移内部矛盾,否则针对国内抗议潮会直接终结他的政治生命。
面对危局,内塔尼亚胡选择背水一战。
只要不停地挑起危机,就能绑架以色列社会,更能绑架美国。
这种策略的代价,就是把以色列的外交信用、战略资源消耗殆尽。

五、现实压力!
有观点认为,这些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象征意义,无法帮他们夺回领土独立建国。
但是,在国际政治中,象征意义本身就是力量。
如今,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联合国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意味着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的合法性正在面临全世界的反对。
世界大多数国家站在巴勒斯坦一边,美国和以色列才是真正的少数派。
这种政治孤立,正在倒逼以色列付出代价。
内塔尼亚胡长期消耗下去,外部支持会逐渐枯竭。
内塔尼亚胡已经耗尽了所有人的耐心!
欧洲对攻击加沙从默许到反对,只用了短短2年。
国际社会对加沙战争的态度从冷漠到同情,态度已经翻转。
当全世界都忍无可忍时,以色列将发现自己站在孤岛之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措施限制与以色列的合作,法国甚至考虑关闭领事馆作为反制。
欧盟议会要求对以色列制裁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
随着巴基斯坦和沙特军事结盟,中东伊斯兰世界会越来越统一立场,以色列终将四面楚歌。
六、历史的回声!
内塔尼亚胡不断豪赌,已经把整个国家推上火山口。
基辛格当年对梅厄说过:“我首先是美国人,其次是国务卿,最后才是犹太人。”
这句话,揭示了美以关系的真相。美国不是为犹太人服务,而是为自身国家利益服务。
内塔尼亚胡却幻想可以无限透支这种关系。
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浪潮已经不可阻挡,国际社会的天平正在倾斜。
未来,有必要关注一个新的焦点问题:
以色列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