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捶爆了还用GPS,反射弧有多长?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2025年10月4日,伊朗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公开承认,频繁的GPS信号干扰已严重影响伊朗通信与导航系统运作。为摆脱对美国控制的GPS依赖,伊朗计划未来两年内转向中国北斗系统,并在三至五年内建立本国独立卫星导航体系。
说实话,看到这哥们儿的表态我不仅没有惊喜,反而十分惊讶!
伊朗与美国对抗了这么多年,竟然还在依靠美国GPS系统提供导航服务。这是妥妥的真爱啊!
2025年6月22日,美国空军和海军攻击了伊朗内多处的核设施,包括福尔多燃料浓缩厂、纳坦兹核设施和伊斯法罕一个未指明的地点,这些核设施是伊朗境内重要的铀浓缩中心。
局势到了这地步,伊朗才如梦方醒,想起要更换导航服务商,还装模作样说中国北斗技术不错,是个阶段性替代选择。
最令人称道的是,波斯竟然放出豪言说要搞自主导航系统。
精神可嘉,我信了。

一、掐脖子的滋味!
6月份的伊以12日战争中,伊朗全境以及波斯湾多次出现GPS信号中断,连军用通信、港口调度都一度陷入瘫痪。据说因为有北斗导航提供支持才能勉强维持,但这个消息目前看真伪难辨。
事实上,美国可以随时随地掐断任何地区的GPS服务,以限制对手的军事能力和民用需求。
除此之外,以色列和美国早已掌握对区域卫星导航信号的干扰与欺骗手段。因此,伊朗对以色列发射的几百枚导弹,命中目标的不足10%,大部分在中途被拦截或者被带偏,连货轮都能在海上失去方向!
这,就是被别人控制的天空。
伊朗如今意识到,继续依赖美国GPS,无异于把自己脖子交给对手随时掐断。
荒唐的是,这种掐断其实早已发生过无数次。
然而,波斯的神经反射弧就是这么长!
二、GPS背后的主权幻觉!
长期以来,全球各国的技术官僚普遍认为:“GPS是民用系统,应该不会被美国拿来针对我们。”
结果一场场战争、一轮轮制裁,早已打破了这种幻觉。
GPS从诞生之初就是军用系统,美国国防部掌握着全球主控权。
只要白宫一点头,任何一个国家的GPS信号都可以被削弱、伪造甚至屏蔽。
伊朗过去被GPS误导的无人机坠毁、导弹偏航,不止一次。每一次失误,都暴露出美国的信息霸权。
技术为王、控制即权力。
在与美以的较量中,伊朗被打得眼冒金星,不仅是因为空军落后太多,也因为内部如同筛子,几百个特工几乎搞瘫了波斯。更悲催的是,导弹的导航系统还在敌人手里!
三、全球定位变成全球控制!
要理解伊朗的困境,就得明白GPS从来不是简单的导航系统,而是美国全球控制体系的核心支柱之一。
在全球任何地区,GPS信号覆盖的地方,就意味着美国军方的眼睛正在窥视。
在伊朗核设施被袭击、科学家被暗杀的背后,隐约能看到GPS数据支撑的精准打击。
2020年1月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少将苏莱曼尼遭美军无人机发射导弹,遇袭身亡。2020年11月27日,伊朗高级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遇袭身亡。谋杀法赫里扎德的枪支,是通过卫星进行遥控的。这一机枪通过卫星受到网络控制,瞄准时,使用了非常先进的摄像头和人工智能。
按说这些事件发生后,伊朗就该果断丢弃美国的任何信息服务。
然而,伊朗的能源、交通、军工全部依赖GPS信号,心甘情愿接受美国的科技霸凌。
麻木不仁,不死何为?

四、东方选项!
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朗选择与中国北斗合作,是必然的战略转向。
早在2020年,北斗系统的全球组网完成,信号覆盖率与精度在亚洲地区已全面超越GPS。更关键的是,北斗不受美国控制,信号安全、加密层级自主可调。
对于伊朗来说,这不仅是技术合作,更是主权防御。北斗的介入,意味着伊朗有机会摆脱美国科技控制的阴影。
伊朗通信部副部长奇特萨兹明确表示,未来伊朗将在交通导航、农业监测、物联网和无人机等关键领域全面迁移至北斗体系。
这是一场悄悄的技术迁移,但战略意义堪比导弹迭代升级。
意大利学者恩里科·法德拉指出,如今的中东已成为中美技术角力的新前线。
美国用GPS、网络标准和芯片体系维护霸权;中国以北斗、5G和人工智能技术打开合作之门。
这不是单纯的技术竞争,而是一场新的全球主导权之争。
伊朗的转向,是一个信号。
当一个长期被制裁的国家开始抛弃美国技术时,说明去美元化已不止在金融层面,在科技基础设施层面也将全面展开。
伊朗的最终抉择,是西方技术霸权体系动摇的缩影。
五、伊朗三步大棋!
亚兹达尼安提出的“三步计划”,先接入北斗,再研制本土系统,最后实现自主发射。
这是一条艰难的路线。
短期内,北斗可以帮助伊朗恢复导航、保障通信、重建基础设施;
中期,伊朗可以借助北斗技术积累工程经验;
长期,伊朗要构建自己的波斯星座,还得先考虑有没有经济实力,技术能不能达标。
美国当然不愿意看到伊朗加入北斗体系。
这意味着GPS在中东的独占地位被打破,也意味着美国对中东空域、通信和情报体系的垄断将被削弱。
一旦伊朗全面接入北斗,美军在波斯湾的电子战系统将面临盲区。
对美国而言,这不仅是技术失衡,更是战略失衡。
在未来的战场上,谁拥有自主导航,谁就拥有制导、指挥和反制的主动权。

六、科技主权没那么容易!
未来战争,枪炮都是最后一步,真正的对抗是代码、信号和卫星争夺主导权。
伊朗这次被GPS捶醒的教训,值得所有国家警醒。
当一个国家的卫星导航、互联网骨干、能源系统都掌握在他人手中,相当于把命托付给别人。
然而,每个弱小国家都梦想拥有科技主权。
经济、科技多重壁垒,注定了这只是一个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