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畅明谈宏观(ID:changmingkan_889)
高市早苗,是日本的极右翼,属于是真正的反华魔怔人。日本把试图对华友好的石破茂撵走,换上了对华极度不友好的高市早苗,这其实是符合形势的意料中事。现在的世界在国际生态上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属于是大小国林立,存在一个管理世界的“霸主”,这个霸主就类似于“世界警察”。春秋时候的规矩与战国时候不一样,春秋很少有灭国之战,霸主是几个大国间的竞争,只要打败了前一个霸主,就可以拥有国际主导权成为下一个霸主。这个就类似于世界大战,只要把几大强国打趴下,世界自然就变天了。而冷战是因为有热核武器的存在,如果世界大国直接参与全面战争对各国的统治阶级都是弊大于利,所以就用代理人战争和经济文化战以及生物战的方式来释放能量,即要争,又不能再搞成世界大战,那就是找个倒霉的国家做棋盘,大家用战争机器当棋子,对弈一下分个雌雄。俄乌战争、印巴5.7空战,就是此例。俄乌战争中国押俄罗斯不输,印巴5.7空战中国押巴基斯坦获胜,都达到了目的,按说大局明朗,但是失败者还有余力,还不甘心失败,所以想要把老本押上了。美国由于被犹太金融集团借着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春风”阉割了工业体系,虽然获得了冷战的胜利却永远失去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如今又与中国反目,现在只能依赖日韩作为工业生产基地,一旦日韩陷入战火,则美国的世界秩序立马就要崩溃。所以日本其实是美国的命门,是美国现在还能吆五喝六的底气,一旦日本动摇了,那么西方的生产体系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刚性缺口。这个缺口当然可以由中国来填补,但是那样也就等于是重新加入了华夏文明的现代化“朝贡体系”。但是现在日本开始搞极右翼的路线,那么就意味着日本也把自己放在了乌克兰的位置上。高市早苗当选,美国是高兴地,这样可以把日本改造为军事化的前沿阵地;而对于中国来说,没有什么比练成了绝世武功仇人却扎堆挑衅更愉快地事情了;但是对于日本国民来说,这确实糟糕的,因为乌克兰殷鉴不远,谁也不想被去工业化和成为“亚洲子宫”。但是日本人自己说了不算,所以高市早苗就当选了。东亚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产能最大的地区,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基本上承担了全世界主要的生产任务,一旦华夏文明重新把亚洲整合起来,一个全新的世界生产文明秩序就会出现。但是在这之前,日韩必须要把补上革命的课。谈到日韩,按理说不管从历史上,还是文化上都应该和中华更加亲近,但其实并非如此,追根溯源,这些国家融入现代化体系并非依靠革命,而是赎买。大陆以革命肇始,地主为之一空,民智开而国力强,拳打美国脚踢苏联,世界上自成一极;台湾赎买地主土地,如今成为绿营的经济基础,跪美媚日,内部市侩文化横行,成为地缘上的滚刀肉。英国皇室至今装神弄鬼,占有土地,法国皇室早就在断头台下绝迹。日本的长州藩和萨摩藩在推翻末代幕府的过程中建立了同盟,后面这二者开始在日本各自划分山头,分别垄断了日本的陆军和海军,最终导致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常年尖锐对立。连陆军和海军的螺丝都是反着拧的,在战争中更是经常出现海军和陆军内讧的情况。说到底,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地方贵族势力驱动的,只是资本化的军阀打败了农业化的军阀,这是贵族间的平替,而不是人民对贵族的革新。所以日本的底子其实就是权贵资本主义。而二战日本战败,本来有一个革新的机会,但是占领日本的美国无意对日本进行革命,除了“掐尖”绞刑处决了几个罪大恶极的首脑外,日本的战争机器和高官世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二战后东亚迎来经济起飞,这些盘踞在上层建筑的高官们摇身一变成为了门阀。门阀简单来说就是特权群体,特权群体最容易与外力相勾结,这是殖民时代盎撒人摸索出来的羁縻之道。社会的大众阶层,往往斗争性强,敢于去维护自己的主权。但是公卿门阀他们的妥协性就很强,往往民族意识淡薄,膝盖偏软。所以英国收印度,就是拉拢其王公贵族;美国镇日本,也是扶持其门阀权贵。就我们自己的例子来说,西方列强也是扶持满清权贵来压制中国的民族势力。权贵怕洋人,洋人怕群众,群众受制于权贵,这就是半殖民地社会的重要特征。日本的民族性由凶狠转为阴毒,大量的去雄化社会改造,就是为了阻止日本社会通过民族主义团结起来,由此如同阉割过的畜生,只能接受奴役而无法尥蹶子。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日韩的水土让普选制度迅速和门阀相融合,成为了极具特色的日韩式封建特色的统治——保留了大量封建遗存的半资本半殖民地社会。咱们的台湾地区也是如此,国民党当年在台湾对地主阶级进行赎买政策,用工业企业的股票债券从地主手里换取土地,台南的这些地主们拿着股票乘着经济发展的东风一跃成为了地方财阀,为追求更多的利益反倒成了民进党的铁票仓。韩国也不例外,什么大韩民国,那是南韩伪李承晚部,其大量的军官都能追溯到日据时期。最典型的就是“高木正雄”君——朴正熙。而后韩国的财阀也是对内无所不能,对外一跪到底。新事物的出生如果没有彻底清扫掉旧事物的影响,那势必会被后者所拖累。这些地区由于没有经过彻底的内部革命,基本上不该保留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经济上门阀丛生,政治上背刺大众,外交上跪服强权,文化上奴性深重。先说经济,老地主贵族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找个栅栏把自己的地方围起来,跑马圈地不要让人进来。但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这种小地主式的画地自牢是非常不利于现代化农业推广的。尤其是这几个地区普遍的“补贴农业”,说是补贴农业,实际上补贴的是谁啊?农业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民或者是农业工人手中吗?兜兜转转这钱最后都在谁的兜里?
多少日韩的留学生回国才能有西瓜自由,苹果自由,葡萄自由。。。总有人说日韩对农业的补贴是把农民当人,是转移支付。如果真是这么简单的话为什么不补贴农产品价格,为什么要普通居民为高昂的农产品付费。前段时间就有新闻,韩国旅客从中国背大米回家。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这就是套利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你以为他背的是小米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不不不,人家背大米这样的原生态农产品,这样能赚到钱。自古以来大国有大国的活法,小国有小国的应对。天生万物,就像生态链一样,自有自己的道。从来不是说小国就一定没有活路的,但是重要是在于审时度势,万万不能一根筋。斗争本身是为了利益,为了发展,可不是为了宗教式的使命或者是洗脑。但是日韩模式就不一样,只要中国这面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差一点,野生基督教立马大开花,有名有姓的教主多如过江之鲫。教义之丰富,花样之繁多杨秀清看了都要摇头。不过这些人没什么大出息,就想搞点钱、乱搞两性关系,哪有咱们洪天王裂土封疆的大志。之所以无法从集体的角度获取最优解,都是由于反动的残余势力在国家内部作妖。原来朝满清当宗主磕头,现在朝美国当宗主磕头。什么发达国家?这是典型的半买办半封建主义国家。三座大山,一座没搬。反而是这些山头由于新自由主义体系的赋能,人家抖起来了。逮着蛤蟆攥出尿,就有能耐欺负老实人,还上赶着让国民喊“忠诚”,倒是不怕折寿。天下间欠的债,反倒是钱最容易还上,其他的就算是可以推脱一时,最后总也是逃不了。东亚的集体文化主义天然就更加适合大型组织的制造业。但由于美国的外部施压和日韩内部的封建、买办盘根错节,外有美国驻军,内有封建残余,缺乏彻底革命洗礼的日韩很难和中国接轨,中日韩的自贸区始终难以落地。导致东亚一直缺乏有效整合。日韩模式普遍是从土地起家,然后变成资本,又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从资本进化为买办。垄断了国家对外贸易的渠道,人为的制造了一个落后的生产关系,这一点非常不利于东亚地区整合为一个世界的超级生产基地。中日韩合作虽然有很大的潜力,有不错的前景,但目前的日韩社会结构很难维持这样的“自贸区”。东亚的集体主义文化圈,其实都有闹事的传统。平时可能看不出来,但一旦闹起来动静很大。日韩欠上了革命的债,一时之间的经济增长可能掩盖矛盾,但最终还是要解决的。集体主义一旦走形了,就会催生出各种奇奇怪怪的“主义”来,什么女拳,什么服从性测试,什么小团体文化。既在职场上打压女性,要他们回归家庭;又要鼓励消费主义,去耗费家庭财富。与其说这些女拳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不如说背后的形势将他们推向了异化的深渊。1992年,女性杂志上刊登了《平成女性的四名男友》的文章,文章以第一人称记叙了东京女性的日常生活,并提出了新名词“恋爱资本主义“。将男人分成了四类:“跑腿男、买单男、礼物男和本命男”,当然了,这么完美的男性不存在,所以个个都是时间管理大师,讲究的就是一个各司其职,互不打扰。咱先不做标准评价来说对错,就一点,把你捧的这么高,你想没想过怎么下来?所谓的三思,思危思退思变,天下间的得失没有那么容易看透的,踩你的人可能是帮你实土,让你一步一个台阶;捧你的人会让你德不配位,他再下手收割。有时候西方社会的口号细究起来都想笑,一群奴隶主庄园主的后人在主张黑人的权利;基督教宗教战争的受益者声称特别看中穆斯林的权利;一帮地主、资本家、财阀、买办信誓旦旦表态为“人民”的利益服务。(截至2023年1月3日的美国政要的家族史。报告发现,5位在世的美国现任和卸任总统、2位最高法院大法官、11位州长和100位国会议员都有奴隶主祖先。消息来源路透社)就好比台湾地区蔡某的父亲蔡洁生,给日本人修过飞机,帮国民党卖过情报,背景之复杂绝非三言两语说得清,堪称是台南小斑马,正经的黑白两道通吃。
这样不择手段敛财往上爬的人,是不太可能出于公心的,至于他们的子女在没有背叛阶级之前,也是很难相信他们为选民服务的承诺的。这种情况下,本质来说日韩模式的统治力度是很弱的,谁会真心为买办资本和封建地主们拼命呢。而且大搞唯心信仰、封建迷信,和东亚这块的特征不符。个顶个的统治其实都是风雨飘渺,唯一撑着他们的就是美国的域外势力。可一旦美国这儿要是出点事,那么当日韩这些“半封建半买办资本”的经济殖民地政权面对着经过彻底革命、迸发出全新生产力的新中国就必然面临从国家到社会的大变革。随着中美力量的此消彼长,东亚地区一定会迎来较大的社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