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占豪
来源公众号:占豪
微信ID:zhanhao668
美俄很可能会上演“对抗式合作”,从而推动“新冷战”来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和利益。这个概念占豪此前提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是不认可的。但是,现在的形势已经越来越有这样的迹象了。什么叫“对抗式合作”?就是彼此形成“对抗式”的默契,以“对抗之名”合作达到某种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0月6日公开宣布,已就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一事“作出决定”,并计划通过北约框架内欧洲成员国采购后转交,以规避美方直接介入的风险。给肯定不是白给,那都是高价买的!价格多少钱呢?2025年美军宣称的自己的采购价是7.7亿美元22枚,3500万美元一枚。100枚的话就是35亿美元,300枚就是上百亿美元的生意,简直是太赚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则连续发声,警告此举将“摧毁俄美关系中本已脆弱的积极势头”,并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表面看,美俄之间剑拔弩张;实则,双方博弈的焦点,其实早已超越乌克兰战场,直指整个欧洲的安全架构,乃至全球资本流向,以及全球斗争的格局,可能直接关乎“新冷战”是否爆发!占豪此前多次分析指出,俄乌冲突的本质,早已不是单纯的领土争端,而是大国角力、阵营重组、规则重塑的前哨战。如今,这一判断正被现实步步印证——美俄在妥协找不到空间的情况下,那么“对抗”中形成某种“默契节奏”,尔后瞄准重塑欧洲防务体系、撬动全球资本流向,以及推动东西方“新冷战”对抗则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先看美国的真实意图。特朗普政府此举绝非临时起意,而是其“美国优先”战略在安全与经济双重维度上的延续。在俄罗斯的配合下,美国从乌克兰危机中抽身后,美国早已明确不会再为乌克兰战争付钱,未来对乌军援将由欧洲盟友承担主要采购成本,美国提供技术标准、装备与后勤支持。这意味着,美国正系统性推动欧洲“自费武装”,既减轻自身财政负担,又强化对欧洲军工市场的控制权。更深层的战略意图,在于通过制造欧洲的不安全,从而推动欧洲资本向美国回流。当前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突破3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率不断增加,经济复苏高度依赖资本注入。而欧洲,其经济体总规模甚至与美国接近,是全球资本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美国无法割中国韭菜,其它地区韭菜又不够用的背景下,欧洲自然就成为美国“吸储”的首要目标。通过持续渲染“俄罗斯军事威胁”与“中国系统性挑战”,美国正试图制造“安全焦虑+经济不确定性”的双重压力,迫使欧洲资本加速流向美国国债、科技股与制造业回流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近期在数字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人工智能监管等领域对欧盟施压,要求其“与美标准对齐”,实质是削弱欧盟在关键产业规则制定上的自主权,为美国资本与技术标准铺路。若这一趋势持续,欧洲恐将陷入“安全依赖美国、经济受制美元、产业丧失主权”的三重困境。再看俄罗斯的战略应对。自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罗斯经济已全面转向“准战时体制”。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2025年1月发布的《国家经济安全评估报告》,2024年国防支出占GDP比重达6.3%,为近30年最高水平。在西方全面制裁下,俄罗斯能源出口重心已从欧洲转向亚洲。川总:美俄合作,孤立中国好不好?普帝:那不行!美俄合作,瓜分欧盟可以!川总:成交!对俄罗斯而言,在与整个西方经济切断关系后,其在对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贸易中议价权其实是下降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东西方爆发“新冷战”,俄罗斯作为东西方对抗的前沿,其话语权必然增加,如此以来,反而可能在全球性的东西方博弈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与贸易的定价权。因此,从这个视角上看,普京是有动力与特朗普展开“默契”合作的。美俄之间,通过控制“对抗节奏”,从而形成某种“战略呼应”或默契,这难道不是绝妙的一步吗?而且,谁也说不出来什么,这本来就是博弈嘛,本来就是博弈中的一部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对美国来说,他需要俄罗斯维持的“可信威胁”,以巩固自己控制北约的能力。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可以借此不断向西推进战场,占领更多乌克兰土地。乌克兰战场,则成为这场大国博弈的“压力测试场”;而欧洲,则是真正的“成本承担者”。欧盟当前的处境恰如基辛格所言,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在安全领域,美国用赤裸裸的手段达到控制欧盟的目标,欧盟国家已经承诺要在2030年把军费提升至GDP的5%,毫无疑问美国将会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当然,除此之外,现在美国正在想办法让欧盟购买更多美国武器。经济上,欧盟被迫签下明显不对等的欧美贸易协议。根据协议,除接受15%关税率,放宽汽车、农产品等领域市场准入外。欧盟国家还必须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虽然,这些数字都很难完成,但美国盘剥欧盟的格局已经形成了。如此下去,欧盟无疑左割一城右割一城,无穷尽也,直到虚脱崩溃。所以,未来欧盟非常不乐观,这个联盟完全可能被美国抽干崩溃!而且,欧盟如果崩溃了,欧元立刻就没了,结算货币立刻变成美元。欧盟跌倒,美俄吃饱,美国得到财富,俄罗斯得到领土。不要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看看一战和二战的历史就知道了,这些都不是事。想当初,苏联和德国还合作瓜分波兰呢!后来,还不是彻底决裂你死我活?答案清晰:稳住阵脚、深化合作、强化内功、前瞻布局!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套路,千万不要被他们带偏了!因为,就时间和空间而言,中国都明显优势,只要能争取出时间和空间,我们就能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就会不断增长,那实力就是此消彼长!为啥占豪不赞成去和美国直接争抢?就是因为以我们的生产力,我们根本不用特别争抢,那利益就会往我们这喷涌而来,既然如此,何必冲到前面消耗自己呢?看看俄乌战争一打,咱们赚了俄罗斯的市场,赚了国际油价和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看俺我们的CPI和PPI,虽然有产能过剩因素,但还有就是我们是当前形势的受益者。既然是受益者,咱们慌什么呢?中国当然不希望“新冷战”爆发。东西方若彻底脱钩,中国出口市场将受冲击,全球供应链亦将重构,短期内必然面临调整阵痛。所以,咱们但凡有一线办法,都不会走“新冷战”这条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了维持不爆发“新冷战”被别人欺负,尤其是“新冷战”爆发最先死的是欧盟,我们着什么急呢?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是否走向阵营对抗,主动权不在中国,而在欧洲——尤其是德国、法国等核心成员国能否在美俄夹缝中保持战略自主。欧洲的家如果都让美国当了,那我们不想打“新冷战”也没办法,我们只能决定我们自己,决定不了欧洲。对我们来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尽最大努力延缓“阵营固化”进程。一方面,要继续深化与欧洲的务实合作,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人工智能、绿色金融等领域,用“技术+市场+标准”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增强欧洲对华经济依赖的“不可替代性”。如果欧盟还能听我们劝的话,我们还是要为此努力的,这是大局,我们这么做就能为我们争取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坚决反制任何无理“脱钩断链”行为,同时扩大“朋友圈”。RCEP生效三年来,区域内贸易额增长较快,今年1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一带一路”倡议已覆盖全球152个国家,并且经贸与投资都在稳步增长,这些都是中国抵御外部风险的“压舱石”。军事上,中国早已未雨绸缪。福建舰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全科目训练并形成初始战斗力;歼-20应该已列装超300架甚至更多,歼-35进入批量生产阶段;055型驱逐舰第8艘已下水,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开工。这些不是“秀肌肉”,而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中国能有效维护海上能源通道、海外利益与区域稳定。未来,中国海军不仅要守护西太平洋,更要保障印度洋能源航线,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甚至在大西洋沿岸建立常态化存在——这不是扩张,而是责任。更重要的是,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成为动荡世界中的稳定锚。当西方因内部分裂、债务高企、社会撕裂而步履蹒跚时,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与中国合作,才能获得增长红利;与“一带一路”对接,才能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采用人民币结算,才能规避美元潮汐风险。未来某个时刻,人民币的全球贸易投资份额必然暴增。说白了,我们虽然坚决反对“新冷战”,但我们需要为“新冷战”爆发做好准备!说白了,我们是全球主要生产国,我们海空军如果能再扼守东亚咽喉,到时候中国用军力覆盖住该覆盖住的地方,“新冷战”随便打!谁用人民币谁能买到物资,谁能和中国消费市场和产业市场对接。试问,到那时,没有物资支撑的西方金融资本靠什么生活?所以,我们不怕摊牌,真到那时,“新冷战”爆发痛苦的是美西方。到那时,美西方要不屈服,要不打仗,打仗又打不过中国,他就玩不下去了!战友们,历史的车轮正在加速转动。美俄的对抗博弈,欧洲的战略迷茫,中国的稳中求进,都将在这一轮百年变局中写下关键注脚。我们不主动制造对抗,但也绝不畏惧任何挑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来不是靠别人施舍,而是靠自己打拼。当风暴来临,我们早已备好风帆;当时代召唤,我们必将勇立潮头!真正的战略定力,不是盲目乐观,也不是消极避战,而是在看清大势后,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我为主、久久为功。中国,正在这样做;未来,也必将走得更稳、更远。我们永远要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要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基础上,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放开这样的格局,才能理解当下中国的决策,才能不会被当前全球局势变化所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