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夸张的南海坠机,原因已不重要,而是产生的冲击波会有多大?
原创: 尹国明
来源微信公众号:明人明察
已获转载授权
美军航母在南海坠机这件事,颇具浪漫主义喜剧效果。一掉就是两架,就是印度都不敢这么“奔放”。
尼米兹航母的这次南海之行在全世界面前搞出这么大的笑话,美国现在最应该操心的还不是无法掩饰的尴尬,而是他的盟友会在多大程度上动摇对美国的信心,美国的军事对世界的威慑力会因这次事件产生多大的衰减效果。

美国现在最怕世界从美国军队的糟糕表现中,得出军事霸权正在快速走向终结的结论。
这次南海坠机对美国维持海洋霸权形象的冲击太大了。事件发生后,正在从马来西亚飞往日本途中的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这两次连续坠机事件“非常不寻常”。
这次坠机事件的关键词就是“连续”,两架飞机坠机时间只间隔了半个小时左右。根据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发布的消息,MH - 60R“海鹰”直升机是在当地时间10月26日下午2点45分左右坠海的,而F/A - 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坠机时间是当地时间下午3点15分。
虽然有专家分析认为此类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仅为5000万分之一,属于极小概率事件,但对现在的美国海军来说,这种事件的发生还真不能用偶然、意外来安慰自己。
就在半年前,美国的航母刚创造过一周内两架舰载机坠海的纪录。

4月28日,部署在红海的“杜鲁门”号航母因躲避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紧急转弯,舰上一架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坠海;5月6日,“杜鲁门”号航母另一架F/A-18在夜间坠海。
按美军对事故的划分标准,美国海军最严重的A级事故也在逐年上升。2023财年,美国海军报告了7起A级事故,2024财年则是9起,到了2024财年又变成12起了。
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一个冰冷的事实:美国海军从装备的维护保养、到军人的训练管理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思考:按照这样的趋势,美军还能支撑美国的霸权和美元的地位多久?
军事霸权是美国霸权最重要的基石,美元的地位不过是美国霸权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映射。
欧洲和日韩为什么能一次次忍受美国的经济勒索,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敲诈,都能捏着鼻子接受不平等的贸易条件,说到底,不还是因为受制于美国军事霸权吗?如同黑社会能够挨家收保护费,就是因为还能让人相信他有武力值。
但美军目前的这个状态,确实已配不上美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了。
如果对美军的信心动摇了,投资者会沿着逻辑继续质疑,美国的资产还配得上现在的估值吗?
已经因为严重去工业化而经济空心化的美国,现在就是依靠世界对美国的信心,才能通过虚拟经济的繁荣,延续帝国的荣光。对美国的信心说到底还是建立在对美国军事实力的信心之上。
但现在,特别是在我们的“九三”阅兵之后,恐怕美军对自己都不一定有心了,因为信心是比较出来的。

美国人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能越来越焦虑。
现在的美军和20年前的美军相比,不能说原地踏步,而是稳健退步。
现在的美国从海军到空军依赖的主要军事装备和技术,都还是20年前的。
美国11艘航母有9艘是都是20年前就开始服役的。其中的10艘尼米兹级航母的平均舰龄已经高达38年。
这次在南海掉飞机的尼米兹号航母,服役都满50年了,已到退役时间。第二艘尼米兹航母“艾森豪威尔号”服役时间已经48年(1977年服役),第三艘“卡尔·文森号”服役时间44年(1981年服役),也坚持不了几年了。
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数量一共建了27艘,现在还在服役的只有7艘。根据计划,2025年底还有两艘也要退役。
美国的70艘伯克级驱逐舰,平均服役时间超过20年,其中超过60%的舰龄超过25年。
事实上,整个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艇都不年轻了,舰龄平均超过25年。
美国海军舰龄偏高的原因,是美国的造船业从军用到民用都严重拉垮了,更新能力严重跟不上计划。美国的第二艘福特级“约翰·F·肯尼迪”航母原计划2024年服役,现已把交付时间推迟到2027年3月。第三艘福特级“企业号”也延期到2030年才能交付。
更打击美国人信心的问题是,第一艘福特级航母“福特”号,虽然在2017年就已经服役,但美国到现在也没有玩明白,主要问题是电磁弹射系统的可靠性远远不能达到设计指标:实际每181-400次就发生一次故障,故障率超了20倍,还弹射不了F-35C战机,而且液压系统和刹车系统也频繁失灵。

美国海军现在连维护保养能力都很离谱,导致很多舰艇都锈迹斑斑,会严重影响到实际使用寿命。
美国最先进的五代机F-22最早服役的时间也有二十年了,但F-22的生产线在其开始服役的五年后就被拆了。重建生产线已经不可能,很多配套的厂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F-22属于用一架少一架了。
美国的F-35成为美国保持空中力量的主要依靠,也是事故频发,美军称存在276个缺陷。
美国不只是装备制造能力不行,先进装备的研发能力也落后了。中国的六代机都已经亮相快一年了,美国的六代机还在PPT上改来改去。
美军的辉煌,已经停留在过去,基本止步于二十年前。
而美国人眼中最主要的对手、那个东方大国的军事装备与科技,却在这二十年里,实现了突飞猛进的飞跃式发展,特别是经过最近十年的磨剑,现在已经到了集体突破、全面爆发的阶段。
一个在加速后退,一个是飞速提升,再经过几年的此消彼长,就会在军事实力上彻底完成逆转。
美国的军事霸权和他们锈迹斑斑的海面舰船一样,已经老迈不堪。
很多人的认知,也包括美国人自己,对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变化,还比较迟钝,意识不到现在的美军不但已经无法跟巅峰时期相比,而且和自己的主要对手相比,能保持优势的的领域也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在西太平洋,攻守之势已经易位。
只是世界普遍认知的改变,是需要一些重大事件作为催化剂的,比如,西班牙的霸权终结于1588年与英国的那场海战,英国的霸权则止步于一战和二战。但21世纪已经不大可能发展这样级别的军事战争,作为主导力量新老交替的标志,因为战争的传统策源地已经失去了发动这种规模战争的能力,而具有这种能力的东方大国却从骨子里爱好和平。人们只能根据多个事件,甚至要借助印巴空战这样的事件进行间接推导,才能做出综合判断。这会导致世界对于中美实力对比的认知,远远滞后于现实的变化。

美国不肯正视这种变化,更不敢承认这种变化,还要通过媒体话语权的优势极力否定和淡化这种变化,因为这会影响到投资者对美国货币和资产的评估。
美军此次南海坠机,就是一个可以具象观察和判断美军实力已经衰退到什么程度的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而这次事件发生的特定时间和场合,也很适合通过美军的目标与实际的落差,对美军的实力衰退情况做一个更准确的评估。
其实美国最近是派了两艘航母到中国边上,刚结束大修的华盛顿号“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也来到了中国附近水域。
华盛顿号刚大修完还没有完全恢复状态,尼米兹号服役时间最长,已经到了退役时间,美国的这两艘航母更像是为了配合特朗普的亚洲之行,过来表演的。特朗普的这次访问行程的第一战和中美贸易谈判的地点就是马来西亚,所以这艘出事的尼米兹号航母就出现在了马来西亚大纳土纳岛东北约239公里处的海域。
表演给谁看呢?一是演给并不真正了解美军现状,又沉浸于“老大帝国”心理的特朗普看,因为特朗普最喜欢排场;二是演给需要不断打气的美国盟友看,让他们相信美国还行;三是演给东南亚的那些在中美之间观测风向的国家看,让他们以为美国还是实力独一档的世界大国。
美海军以前也不是没有在南海掉过飞机,2022年1月24日,卡尔文森号航母一架F-35就在甲板降落时坠入南海,7人受伤。
美国与南海有关的事故都可以拉一个单子。从2017年算起,就包括:
2017年8月1日,美军“斯特塞姆”号驱逐舰一名水兵在南海失踪。
2017年8月21日,闯入过我美济礁12海里主权范围的美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在新加坡附近海域被一艘利比里亚邮轮相撞撞出一大洞,10人死亡,5人受伤。
2021年10月2日,美国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与一不明物体相撞,损伤严重,11名水手受伤。
美国军人一来到南海,不知道会条件反射出多大的心理阴影,难免会因为心理紧张,导致动作变形。
前面的那些事故对美军霸权形象的冲击都没有这次严重。严重到这次事故的原因其实都不那么重要了。不管具体是哪个原因,都是美国从工业到军事实力严重衰退的表现,都说明美军的实力与美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已经严重不符。

不知道特朗普团队是否能通过这次事故,对美国真实实力有了清醒的认识,接受美国实力已经严重衰落的事实,知道继续派航母来中国边上表演是多么不理智的行为,从而在今后少做点超出自身实力、炫技不成却满世界丢人的事。
现在的美国也不只是军事实力出了问题,而是多种疾病缠身。
睿智的网民搞了一个段子,看似是在玩梗,其实是对美国问题和危机的现实主义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