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会晤后的AI大爆发!
原创: 顾子明
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顾子明说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厂立方的一个真空解,当星球的密度超过一个界限时,会形成一个联光都无法从起周边逃逸的天体,后来,人们将这种星体命名为黑洞,将成为黑洞的临界值称为史瓦西半径。
一百多年后,中美那场举世瞩目的釜山会晤,伴随着停战协议的签订,世界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局面,中美将各自全力汇聚资源发展人工智能,不断投入资源,形成两个超级AI的黑洞。
AI会不断的吞噬数据、算力、芯片、稀有金属、能源、电力和资金,贪婪的侵吞一切他需要的物质,就像大航海时代的欧洲殖民者贪婪的侵吞每一块殖民地,就像工业时代的美国国家机器贪婪的出兵每一块石油产区,就像互联网时代的垄断平台不计成本的收购每一个能带来流量的应用。
资本与统治者不计成本的往黑洞里砸能够砸的一切,寄希望于率先进入史瓦西临界点,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被对手率先突破,就很可能会对手的黑洞纳入引力范围乃至吞噬掉。
唯一的机会,就是赶在对手突破临界点之前,将自己汇聚足够多的能量汇聚成黑洞,迅速将周边的资源吞噬,形成能够与之对抗的力量。
双黑洞系统,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大航海时代争夺殖民地,两超是英法,工业革命时代争夺石油,两超是美苏,互联网时代争夺流量,两超是中美。
一旦进入到这个贪婪的吞噬阶段,巨大的利益,与时间的赛跑,会让两超之间的冲突反而会变得相对可控。
英法不会再继续打百年战争,而是会通过有限战争联手瓜分美洲、非洲和亚洲广袤而富庶的殖民地,于是有了印度VS印支,英属加拿大VS法属加拿大,英属北美VS法属北美,英属西印度VS法属西印度,英属圭那亚VS法属圭那亚,南非VS北非,东非VS西非......
美苏不会再继续打二战,而是会通过冷战热斗联手瓜分欧洲、亚洲和中东等工业和能源主产区,于是有了东欧VS西欧、东德VS西德、印度VS巴基斯坦、朝鲜VS韩国,伊拉克VS伊朗,埃及VS以色列,大陆VS台湾......
甚至中美互联网时代,也同样会发现中美两超之间,存在着一条明确的分界线,AmazonVS阿里,PaypalVS蚂蚁,FacebookVS腾讯,GoogleVS百度,WallMartVS京东,AppleVS华为,UberVS滴滴,TwitterVS微博,YahooVS新浪搜狐,YouTubeVS爱优腾,DoorDashVS美团,QuoraVS知乎,LinkedInVSBoss直聘......
釜山会晤后,世界秩序的走向会是明确的,中美都会暂时结束高烈度的对抗,可以尝试如中方所述的“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各自汇聚全力打造一个生态圈,打造一个不断吞噬资源的AI黑洞。

因此,在发展AI的关键领域,中国绝对优势的东西,美国一定也要有,譬如稀土的供应链,譬如抖音Tiktok,譬如造船业,譬如稳定的电力供应。
同样,美国绝对优势的东西,中国也一定要有,譬如AI半导体芯片的产业链,譬如大模型,譬如人才与资本的生态系统。
釜山会面是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信息,如小平同志在改开之初提出的战略机遇期所判断的,“世界大战至少还有10年打不起来”,中国可以全力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是四中全会释放的重磅信号。
中国,将以体制优势举全国之力去推动AI黑洞快速达到史瓦西半径,将东亚、东南亚、中东、中亚、南亚等一系列距离我们更近的地区吸引到我们的周围,会修复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哪怕是五眼资源国的关系。(美国亦然)
广大的年轻人也将迎来一个大航海的冒险时代,每一个美国牛逼的AI技术,中国都会有一个相似的替代品,马斯克的每一个突破,也有一个国产化的替代方案,这些中国的AI技术与产品,都会拼命的出海,尽力抢在美国前占领全球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