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新规施行在即 设置是否会让离婚更困难?
离婚冷静期新规施行在即,专家建议:
建立离婚冷静期配套机制 增加社会组织介入干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婚姻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近期出台,规定在离婚程序中增加冷静期。
根据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内地离婚登记将由现行的“初审-受理-审查-登记(发证)”4步程序,调整为“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5步。离婚冷静期满后的30日内,离婚登记当事人双方需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离婚证,逾期不领则视为撤回离婚申请。
新规一出,有网友感叹“离婚太难了”;有网友认为“设置冷静期有限制婚姻自由的嫌疑”;有网友调侃“要离婚的抓紧时间预约”;还有网友提出“既然离婚都有冷静期了,也可以给结婚登记设置冷静期”;也有网友认为“新规有利于让‘闪婚闪离’现象刹车”。
离婚冷静期的设置是否会让离婚更困难?离婚冷静期内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怎么办?离婚冷静期是否对家暴受害者不利?如何理性对待离婚冷静期中的问题?针对这些年轻人尤为关注的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离婚并非“一拍两散”这么简单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晓林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认为,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设立,使民法典施行前原本可一次性、在一天之内甚至数十分钟即可完成的离婚登记程序,从时间上被拉长了30天;由原来的双方到民政局一次即可办理完成,变成双方至少需要到民政局两次才能办理完成。
在杨晓林看来,公民有结婚和离婚自由,但离婚涉及夫妻身份关系的解除及在此前提下的未成年子女抚养、夫妻财产分割、债权债务处理等问题,因此离婚不仅是夫妻二人的私事,这些都可以在30天离婚冷静期内进行认真考量。
杨晓林说,离婚并不是夫妻俩“一拍两散”这么简单,双方须深思熟虑,必要时应听取家人朋友意见,或借助法律专业人士,并妥善处理离婚后的相关事宜,避免因冲动解除婚姻关系,慎重商定子女抚养安排及财产分割方案,甚至避免一方受另一方欺诈而草率离婚,“设置离婚冷静期很有必要,30天冷静期既能减少草率离婚现象,也能让是否离婚有个结果,不会久拖不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