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楼市”还是“实体”?央行出手,做出选择,房产走势或将明朗
引言
房地产目前仍然是我国不可替代的经济支柱之一,一旦房地产倒地,经济倒退是小事,万千还贷百姓的日子恐怕要彻底毁掉了!
尽管国家、还贷一族都不想让房地产倒地不起,但还是没能拦住这两年房价一跌再跌。南方热门城市在降价,北方小城更是爆发“拦腰斩”式的暴跌。

曹德旺曾经表示,虚高的房价是限制国人消费欲望的原罪,那么降房价是不是就能够救经济了呢?在保“楼市”还是保“实体”这个难题面前,央行已经出手了,选择已定,房产走势也越来越明朗了!
楼市杠杆要“折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经济学者们一再强调楼市是撬动我国经济崛起的重要杠杆,也有经济机构曾经做过精密测算,结论是在房地产领域上升期,只要是向房地产投入1元人民币,就能够带来8.2元的GDP增长。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房地产高速发展时,的确是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杠杆式的正向撬动作用。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岗位,还使得上下游100多个行业跟着“有肉吃”。几乎是打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脉络,让GDP增长把握住了关键的“密钥”。
眼见着有钱赚,谁会不动心?于是地产商加码卖地、炒房族借钱囤楼,房价一升再升,涨价幅度难以预测。

从2000年到如今,我国M2规模从13.5万亿,飙升到了243.1万亿,足足翻了18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更是从0.34万亿猛涨到38.91万亿。
纵观全国,不为房贷发愁的家庭还有多少,没有负债压力的还剩多少。这些在专家看来似乎并不算什么,房改专家孟晓苏甚至认为,房价与老百姓财富是呈正比的,房价高,意味着老百姓有钱。可惜老百姓并不认可这个观点,买房的、租房的都很难苟同。

靠着买房来“攒钱”这事显然不靠谱,尤其是这两年全国房价下行、反弹无力的情况下,“买了就赔了”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单纯靠楼市这个杠杆来撬动GDP增长的话,恐怕会把这根坚持已久的杠杆压折!
楼市与实体,央行到底保哪个?
实际上,我国GDP增长早已经找到了新杠杆,房地产第一经济支柱的地位不再是不可撼动的!

纵览GDP贡献率,会发现前三个季度房地产GDP贡献率同比下降8%,而最终消费支出成为GDP增长的新支撑力,这也是我国反复强调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原因。
官方针对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发布纲要文件,强调“最终消费支出”已经连续11个年头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过半,希望各级地方能够落实扩大内需政策,把促进消费的具体工作安排到位。

央行紧随其后发布消息,强调会针对首套住房贷款的利率进行调整,同时住建部门也提出了降首付政策。这些政策看似是在扶持楼市稳定,建立长效稳定机制,但其实更是为了促经济复苏的关键政策。
表面上看央行对于楼市的关注度更高,但实际上央行早已经给出明确态度,强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将会进一步落实存款准备金下调政策。很明显目前央行把保实体的重要性放在了保楼市之前。

连此前曾经多次表态楼市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百年不变支柱的马光远如今也开始改了口风,表示从目前的行业形势来看,房地产“往下走”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且成为了普遍共识。
与经济学家相比,我国实体商业大佬曹德旺显然更清醒,他在很早之前就奉劝国内年轻人不要过度关注房地产,希望手里有多套房子的人能够尽早卖出多余房产。这些提醒当初被别人认为荒谬,如今看来却是至臻建议。

从央行当前对于实体经济扶持和楼市扶持的态度来看,明显更希望能够促动我国实体经济快速复苏,并且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了更多的福利政策。
小结
细心的人都不难发现,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加速搞实体经济扶持,无论是降低融资利率,还是扩大内需,都是为了帮助我国实体再崛起。当然我们也没有放弃保“楼市”,毕竟楼市关乎到我国大多数家庭的利益,保楼市就相当于保民生,这一点恐怕没谁能够反驳。大家觉得,楼市和实体经济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今日热议:保“楼市”还是“实体”?央行出手,做出选择,房产走势或将明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