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抢外贸订单,真的开始把中国人的工资和泰国印度越南人来相比
春节过后,在我国实行放开政策的前提下,各行各业都开始逐渐步入正常的轨道,三年疫情的影响对我们也越来越小,百废待兴的经济也在极速地恢复。外贸作为我国经济的一大项,起着带动经济发展的重任。外贸大省例如广东、浙江等地都开始了出海抢外贸订单的操作。

为了让企业重新正常运转起来,外贸城市的企业必须尽快的获得更多的订单,进而消除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可以说是飞速发展,人均GDP增长迅速,员工的基本工资都得到提升,但是却出现了把中国人的工资与印度、越南等地区相比的言论,这是为什么呢?
一、企业现状
我国的民营企业虽然众多,这些年来,确实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订单的取得与否,对我国来说基本上是靠抢,而这也就意味着对于甲方的趋炎附势以及讨好。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自己本身的生产技术不够硬,在你争我抢的环境下没有绝对性的竞争力与独特性。由此,便产生了内卷的现象,不断的压低成本以实现自身经济的最大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廉价的劳动力。
其次,我国的制造业首屈一指,但是在创造方面却仍有待提高。也就是说相对于海外的一些企业,比如微软和英特尔公司,我们的不可替代性太低。这就造成了我们要想要赢得海外的订单就必须要靠抢、靠争。反观他们这样的公司因为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使得他们拥有自傲的资本,并且拥有自己的专属标志。

我国的服装行业,制造水平确实相当不错但是却还没有达到独有的水平。我们所生产的商品,是即使像东南亚地区这样的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也同样能够完成的。
二、低薪循环
按道理来说,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GDP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大,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不是与之呈正相关,令人不进困惑。其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发展与工人的薪资并不同步,劳动者的待遇还有待提高。
工薪阶级的利益需要维护和得到保障,想要实现就必须有一定的依靠和支持。企业家的心怀工人,体恤工人以及工人联合起来为自己争的利益都是能够保护自己的办法。显而易见,目前这两种,我国工人都不具备。

反观英国大规模的罢工活动,是劳动阶级为自己争得权利的最大反抗;马斯克“心怀星辰大海”般不醉心于功名利禄的良知企业家,都是我们应该看齐的榜样。因为没有背后的支持,我们没有足够的底气,因为没有远见的企业家,我们只能被一次又一次的压榨。
要知道,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久的经营下去,靠的是良好的营业额和效益。如果公司的利润不高,那么就连正常的运转都无法进行,更不要说是给员工更多的福利待遇和假期了。他只会变本加厉的从工人身上获得更低成本,更高效益的好处。

纵观国内的企业,心浮气躁风气盛行,比起花费时间,投入精力去积累自身的实力和技术,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公司的发展,他们更愿意去做炒房这样来钱快的生意。
尽管我国拥有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但是仍然不能够做到绝对完善,有许多企业会想方设法的钻空子。劳动者就算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也无法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这边是使得我国劳动力越来越低廉的另一原因。

三、挽救
要想改变我国外贸目前的境遇,就必须从自身做起。
第一、沉下心来,发展事业。能者居之,这句话绝对不错,想要争取到国外订单,最终靠的还得是自身的实力,如果没有过硬的实力,即便机会降临到你的头上,也无法胜任这项订单。不必,尽心机的去和别人抢订单,反而它会主动来找你。
第二、提高劳动者的待遇。企业的发展还得是靠人,只有提高薪资,提高工人的幸福感,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企业付出和奉献。

结语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拉动GDP的增长,而它也反应了工人的直接利益,如果一味地抢订单,而损害了工人的利益,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