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考:金融发展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哪些?
引言
经济学思考:金融发展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哪些?总的来说,由于目前没有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概念有明确界定,但科技型小微企业兼具了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特点,所以本文借鉴张东东的界定方法,综合了科技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的认定标准。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界定
(一)小微企业界定
根据国家于二〇一一年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从企业所处行业不同,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数量以及资产总额几个方面为标准对企业进行中、小、微型划分。企业职工人数中研发人员占的比例不低于10%。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界定
浙江省在二〇一八年提出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具有一定科技人员,备先进知识、专业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事高新产品设计、开发和销售的小型微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认定标准。本文根据数据可获得性,结合相关政府文件以及文献观点,总结出以下标准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筛选。
首先,企业的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数、资产总额要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微型企业的标准。其次,要满足依法注册成立一年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知识或专业技术,包括申请或授权的专利、商标、经认定的其他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10%以上。

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3%以上。并且主要从事信息、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产业领域的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本文根据前文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界定从CCER新三板数据库中获取企业财务指标,按照标准筛选出342家符合条件的科技型小微企业。
接着从中选取二〇一一-二〇一九年科技型小微企业数据样本。在对数据进行整理中发现有变量存在较多的缺失值,通过在企业官网等渠道中手动查找;删除掉经查找后仍然存在缺失值的公司;为避免异常极端值对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对相关连续变量进行了1%的缩尾处理。

经过上述处理,最终得到1074个非平衡面板数据观测值。通过对变量定义,结合相关文献,本文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来源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报告,市场化指数从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中获取。由于目前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更新时段为二〇一一-二〇二〇年,市场化指数更新到二〇一九年。
故本文选取二〇一一-二〇一九年数据进行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指标和专利申请数主要从CCER新三板数据库中获得。朱云娜指出管理层规模大小、任职期限长短以及年龄大小这几个特征与企业创新密切相关,规模、年龄越小以及期限越短就越容易把握住创新投资的机会,加大资金的投入,从而加速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赵珊珊等研究发现拥有学术经历的高管在进行创新项目选择时会更加专业和谨慎,注重创新质量而非数量,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和实质性创新产出。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相关研究:首先,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是企业进行创新的动力源泉。
有学者发现企业的创新投入与企业产权保护的程度相关,保护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获得研发投入资金。刘洪德等在研究创新机会与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关系时发现,区域政策法律环境对该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其次,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使得企业融资困难,阻碍了企业创新。

一个良好的金融市场可以降低市场主体间信息不对称,提高资金流通效率,改善信贷配置,进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有学者通过分市场研究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股权市场比债务市场对企业创新更有决定性作用,它是企业创新外部融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张信东和郝盼盼分析了金融市场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R&D投入会受到外部金融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鉴于在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上的局限性,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和可参考文献数量的限制,本文对数字赋能变量的定义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可能遗漏了一些信息。

现有文献对数字赋能的研究主要是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缺乏从微观角度对普遍规律的研究,因此可参考性比较低。本文只是从企业技术创新和投资效率两个方面探讨了数字赋能影响企业价值的机制,对其他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由于本研究存在上述局限,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近一步拓展。
首先,已有文献对数字赋能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可以对数字赋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更全面的研究,深入探讨数字赋能的相关概念。其次,对于数字赋能影响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还存在多种路径有待探讨。最后,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对数字赋能影响企业价值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不同情境下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

企业保持稳定的现金持有水平会对企业价值带来积极的影响,较少的现金持有量可能会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独立董事的作用是监管企业的管理层,引导和监督管理层做出客观公正的决策,从而保障企业的整体利益。因此,提高独董的比例会带来企业价值的显著提升。
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增多,可以降低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扩大,提升企业价值,但是持有水平过高也会导致过度投资等非理性的行为。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水平对企业价值有重要的影响,该指标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期末总资产的比值来表示。

在企业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下,既利于董事会更加快速了解管理层信息,也能够促进董事会决策的有效执行,因而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然而,两职兼任降低了决策的独立性,削弱了对管理层的监督,对企业价值也有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