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苹果、辉瑞总裁,将计划下个月访华!想赚更多的钱?
在美方高喊与中国脱钩的今天,有一些企业却反其道而行选择了拥抱中国。1月份欧盟包括大众、巴斯夫、宝马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跟随德方代表来到了中国,并且都表示了在中国建厂的意愿。

在欧盟企业行动之后,美国方面也坐不住了。根据外媒报道,苹果、辉瑞两家企业的总裁计划在3月份访华,要知道苹果可是刚刚宣布要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那么这两家美国企业到底是为何而来呢?
一、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美国企业
在国际形势日渐微妙的今天,美国企业对中国没有什么好感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就拿辉瑞来说,这家因为新冠特效药而被中国网友熟知的企业,在我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却不肯降低他们的报价,最终辉瑞特效药没有被纳入我国医保集中采购目录。

而苹果的“黑料”就更多了。库克一方面大举缩减给苹果链中国企业的订单,让这些企业市值瞬间蒸发上千亿;一方面则把苹果去年第四季度的亏损甩锅给中国,口口声声说要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度。在中国经济复苏最需要信心的时候,苹果却成了唱空的人。

既然辉瑞和苹果都不怎么喜欢中国,那这两位总裁还来中国干嘛呢?处理自己的在华业务是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自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辉瑞和苹果的总裁一直没有去过他们各自的中国分部,所以这次出访也算是老板对员工们的例行巡视。
不过相比处理在华业务来说,美国企业从中国谋取更多利益的可能性才是中国人更应该关注的。

二、病急乱投医的地方
为了振兴地方经济,招商引资已经成了很多省市的重头戏,辉瑞和苹果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良机。根据外媒报道,辉瑞和苹果的总裁此行很可能会与一些地方的领导会面,而他们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招商引资本是好事,可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却会产生负面效应。
首先,过度优惠的条件会损害国家利益。俗话说“上赶着的买卖好不了”,外企来华我们张开双臂欢迎,但是他们也必须是在和中国企业同样的条件下开展经营。

然而根据我国四十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来看,很多外企简直成了“上等公民”。很多外企不仅可以低价拿地建厂,并且坐等土地升值赚钱,而且他们还能获得税收返还、贴息贷款等多项真金白银的政策。这无疑是对我国利益的一种损害。
另外,外企涌入还会加重国内企业的困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特斯拉,这家当初被寄予厚望的外企,如今却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了一股“降价潮”。要知道特斯拉的单车利润远远超过国内车企,他们有实力用价格战击败同行,而我们的造车新势力只能是越卖越亏。

三、如何招待辉瑞和苹果
虽然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是面对明显不怀好意的“朋友”我们就必须提高警觉。为了不让中国的利益受损,我们有必要在辉瑞和苹果的总裁到来之前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1. 明确招商引资的原则
如今的中国不再是20世纪80/90年代的样子,我们现在需要的不光是外企的投资款,我们更加紧缺的是外企的高端产业。以辉瑞为例,它的高端产业部门是药物研发中心,而他的生产车间则是产生污染的中低端产业。

如果我们不能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把紧质量关口,一味地引进一些不利于我们转型升级的项目,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2. 加强对灰色利益链的监管
过去我们总是觉得,喜欢用人情世故做生意的只有中国企业,但无数的案例却告诉我们,外企同样精通此道。在辉瑞和苹果的总裁来和地方洽淡业务时,我们必须注意利益输送的问题,否则等待我们的很可能就是一场里应外合的阴谋。

结语
不管苹果和辉瑞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明确:全球经济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在中国全面解封之后,2023年经济加速增长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但是我们同时也不应该放松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中国当然需要外企的投资,但是我们更需要一个健康向上的中国经济。
那么,你觉得外企来华投资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