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并村庄、合村并镇、小田并大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明确要求
此前,中国一直致力于城市发展,导致城市发展速度快,而农村逐渐跟不上了,城乡差距逐渐拉大。近几年,国家也开始逐步将农村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实行乡村振兴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让我们再次聚焦三农问题。撤并村庄、合村并镇、小田并大田,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怎样波折呢?
一、撤并村庄、合村并镇
由于城乡差距大,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城市生活,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多是中老年人愿意守着老家,导致农村有大量的宅基地闲置,这本身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另外,现在也有年轻人愿意放弃城市的繁华,回到乡里助农,但他们却没有宅基地可分。

进行撤并村庄、合村并镇策略,为的就是将空置的宅基地利用起来。另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乡镇建楼,百姓移居到拆迁房内,也能改善居住环境。但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不少矛盾冲突,还折损了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每个家庭的想法都不一样,有的愿意住楼房,有的就愿意住平房,有的愿意拿着补偿金到新地方住,但有的就像守着自己原来的家,众口难调。许是为了尽快完成搬迁,腾出宅基地,部分工作人员采取较为偏激的措施,甚至还威胁老百姓,这不是给政府抹黑吗?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表示,严禁违背农民的意愿撤并村庄。要不要离开原有的住房,搬迁到别处,这是农民的个人选择,决不能用不法手段来实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坚持以民为本,所以要顺应老百姓合法的意愿。
至于搬迁工作的进展问题,也不能过于着急,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对于不愿搬迁的家庭,需要派专门人员进行突破,了解他们的想法,也表达我们意愿。只要方法得当,大多数老百姓还是愿意配合工作的。

二、小田并大田
该项政策涉及农业,近几年农业发展越来越困难了,农民们根本不赚钱。农业本就是看天吃饭的生意,随着极端天气增多,农业收成越来越不好。另外物价上涨,肥料、农药等农资的价格都上浮明显,反而农产品的价格没怎么涨,利润越来越低了。
所以大多数农村家庭不愿意在家务农,宁愿租房来城市工作。留下来的都是老人,种一亩地就足够吃喝,所以很多土地都被荒废了,这是耕地资源的浪费。我国的耕地面积本就不足,如果大面积耕地被荒废,日后我国就只能严重依赖粮食进口了。

小田并大田就是将土地规整起来,由某个家庭统一承包,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尽可能的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这种经营模式国外早就开始了,为何我国迟迟未有进展。主要原因是我国此前的土地政策导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户。
家庭的盈亏自给自足促使农民鼓足干劲搞农业生产,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只是将土地进行划分后,各家的土地比较分散,所以农业生产还是依赖最原始的人力模式。另外,由于各家的土地挨在一起,为了区分修建了田垄和小路,这也是耕地资源的浪费。

小田并大田,地与地之间的间隔就能取消,耕地面积也会增加。另外,采用机械化生产效率更高,节省大量的人力,劳动力投入其他行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农民有偿放弃土地,用废弃的土地换钱,也能增加收入,这本是一箭三雕的买卖,但现实生活中实施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主要是对补偿金不满的问题,尤其是部分山区,土地的情况不同,很难进行统一定价,彼此之间一对比就引发了老百姓的不满。不仅一个村的,相邻的村镇都会进行比较。只要一户不满其他户也多半不满意,都不愿做第一个放弃土地的,生怕吃了亏。
三、小结
农村改革建设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面对的一些中老年人,思维方式固定化,跟他们打交道可不是易事。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乡当村官,用更为创新的工作方式来开展农村工作,希望在他们的带领下,农村会越来越好。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