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零售平台交易背景下,用户信任建立在哪些质量基础上?
商品评论质量反映了与商品评论有关的内容相关的特征(如论据质量),是在线评论的基本构成要素。具有阅读评论(即系统性处理)动机和能力的人将仔细关注其他消费者对他们考虑购买的产品的看法。在电子口碑文献中,评论质量通常被定义为信息内容的说服性,其质量高低一般用相关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进行测量。
高质量的商品评论信息清楚地反映了评论人的态度,并且包含评论人如何以及为何形成了对目标的特定态度,用来支持评论人观点的证据往往鲜明而且非常具体;而低质量的评论信息,仅仅包含评论人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有关产品质量的证据。研究表明,高质量的评论比低质量的评论对阅读者的购买意愿有更大的影响。从说服效果角度对论据质量进行了界定:强论据是指那些引发信息接收者更积极思考的信息;弱论据是指那些引发接收者消极思考的信息。
研究表明,高质量的评论比低质量的评论对阅读者的购买意愿有更大的影响。把高质量评论操作化为产品直接相关、易于理解、具有足够事实证据,而低质量评论主要是由评论者主观感受构成,没有任何支持证据,高质量评论比低质量评论对参与者购买意向的影响更大。

评论内容的质量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具有正向影响。可见,高质量的评论信息论据更充分,反映了商品的具体属性信息,更易于被信息接收者釆纳,进而影响购买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论据质量在ELM中的操作化问题时进一步提出,论据质量的判断存在论据效价和论据强度两个维度,并发现高度卷入的被试受到正面论据的影响要大于负面或中立论据的影响。
商品描述信息质量
商品描述信息是由在线零售网店提供的关于商品基本属性、功能、价值等的描述。商品描述信息质量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描述信息满足其需求程度的评价,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全面性、生动性、相关性和准确性等。在网上购物中,消费者不能碰触和尝试产品,除商品评论外,只能根据卖家提供的商品描述信息进行感知、判断。

感知商品质量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优秀或优越性的评价。根据线索理论,当商品内部线索缺乏时,消费者常根据商品外部线索确定商品质量。商品描述信息越丰富、相关、准确,包含的商品的外部线索越多、质量也越高,从而越有助于准确判断商品属性的卓越性以及与自身需求的吻合程度,增强对商品质量的预期,减少购前不确定性。
已有研究表明,多样化的在线产品展示机制有助于消费者的产品感知气在线产品展示越丰富越有助于增进产品理解度,减少产品质量不确定性感知。则通过在线实验发现富媒体展示提高了实验产品的信息丰裕度,增加了购物体验的兴奋度。
参考价格是消费者判断产品价格是的标准,—般认为它是一种预期价格,由消费者个人特征、以前经历和当前购买环境决定的。适应水平理论和同化/对比理论常用于解释这种参考价格的决定过程。

根据适应水平理论,个体行为是指对机体、焦点和情境线索的适应。其中机体线索是影响行为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焦点线索是引起消费者直接响应的线索,情境线索是焦点线索发挥作用的环境中所有其他刺激。个人根据内部存在的标准判断刺激,如价格信息;该内部价格标准即是适应水平价格,可以认为是以前观察到的市场价格的均值。
外部价格信息与内部适应水平价格进行对比,可以被感知为高、可接受或低的。外部提供的参考价格可能会向上调整,甚至取代适应水平价格。同化-对比理论意味着消费者对价格信念具有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卖家提供的参考价格在此范围以内会被消费者认为是合理的,并被接受、纳入内部参考价格范围;外部参考价格若落在此范围以外,将会被消费者认为是不合理的而形成对比,并不会影响内部价格区间。这一理论的主要含义是,外部参考价格可以被消费者的内部参考价格范围同化或与内部参考价格形成对比。
把价格区分为客观价格和感知价格。其中,感知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客观价格的主观感受。消费者不仅考虑他们将要购买的商品的利益,同时也考虑交易感知价值——实际价格是高还是低于他们的期望。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通常将客观价格与内部参考价格进行比较。此外,应用手段-目的链理论指出了客观价格和参考价格对感知价格的影响。可见,感知价格是对客观价格、参考价格的比较而形成,较高的参考价格会促使消费者认为客观价格较低,从而越有价格优势,反之亦然。

感知信任及其影响效应
信任是个人之间、组织之间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键要素,当社会环境不能通过规则和习俗来规范时,人们倾向于釆用信任降低社会复杂性,在经济、管理、技术、社会制度、消费者行为和心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然而,信任的多学科背景特征使得其目前尚无统一概念,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般可以将其视为买方对卖方的一种期望,即卖方不会利用买方的弱势和依赖性釆取机会主义态度,
而会以可靠的、道德的和有益社会的适当方式行事,履行其承诺,由于网络购物的固有特性,消费者总是会遇到一定程度的风险,特别是初次接触某个零售商或产品。信任可以帮助消费者克服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感和风险,是处理在线环境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关键策略。

网络零售平台交易背景下,信任反映了对零售网店履行承诺、不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信赖程度。体验属性难以在线购物前辨识,而信任属性即使购后也很难确认。显然,消费者对某零售网店信任程度越高,就会越认为该零售网店在销售过程中釆取以诚信的、符合社会道德的方式行动,从而增加对于从交易中获得的商品体验和信任属性质量的感知。
在电子商务釆纳研究领域,感知信任对感知有用性(可以视为交易中的利得,感知商品质量与此类似)的积极影响也得到大量实证研究支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