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令”出台,超过60岁民工一律“禁止雇佣”,他们将何去何从
我国从90年代开始进入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城市里有大量基建项目,这也促使更多农村朋友来城市里务工。根据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人数将近3亿,就连人大代表中也有超过50名农民工代表。

这么多年农民工不仅通过城市建设赚取了丰厚酬劳,同时也是现代化城建的参与者和保障者。很多农民工来到城市做工几十年,家里的土地早已荒芜,如今国家出台“清退令”,超过规定年龄的农民工将不被任用。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推行新政,往后这些高龄民工又该何去何从?
一、农民工现状
人们口中所谓的“农民工”大多数是建筑工人,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腾飞阶段,大量城市基建项目开始兴起。这些工地需要人手,但明显光靠城市里的常住人口难以解决。当时农村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人只能依靠种地卖菜为生,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多少钱。但是工地里干一天就能得几十甚至上百块,于是越来越多农民朋友选择进城务工。

距离90年代已经过去20多年,当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如今也已经到了中老年阶段。根据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平均年龄在41岁左右,50岁以上的农民工比重将近30%。很多工地的熟练工年龄都在50岁左右,这些人从很早就加入了农民工队伍,这些年基本在全国各地的工地上奔波,哪里有工程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二、“清退令”出台
全国农民工人数如此之多,涉及范围到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农民工相关的新闻出现。很多用工单位欺负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不是本地人等等,就恶意拖欠或侵占他们的正常权益。这些现象已经存在多年,必然需要相应的法规进行保障。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民工用工法则,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清退令”。

该法令总共有5条保障规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超龄农民工将被强制辞退的条例。根据条文规定,法定年龄超过60岁的农民工不能再在建筑工地从事相关工作。如果一旦被发现,用人单位会被警告以及处罚,而超龄农民工也会被清退出工地。

这条规定的出台实际上是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众所周知现在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为60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普遍认定6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退休安享晚年。农民工大部分工作在建筑工地,这里日常需要在高处作业、搅拌水泥搬运砖块等高强度工作。就连年轻人可能都吃不消,更何况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三、高龄民工何去何从
“清退令”出台之后上海首先响应,派遣专业监管人员到各个工地进行查看,发现超过年龄的农民工一律给予清除处理。两会即将召开,其他城市也逐渐跟上脚步,比如天津、江西、深圳等地也开启了“清退”行动。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加入,未来60岁以上的农民工将会集体离开建筑工地。

很多人都有疑问,农民工普遍没有缴纳过社保,60岁退休是针对缴满15年社保的人存在的,这些农民工清退之后后半辈子怎么生存呢?目前规定要求的只是不能从事建筑行业以及高强度工作,对于保安、保洁以及快递员等职业并没有强制规定,所以认为自己尚有余力工作的农民工们依旧可以选择其他职业。
除此之外,国家还在进一步推行乡村振兴计划,未来会有更多新兴产业回归乡村。高龄农民工们在老家普遍都有自己的宅基地,如果未来村里搞旅游业、民宿或者农家乐餐饮业务,也可以将自己的老宅“变废为宝”,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总结:
中国仅用了几十年就实现了别的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成果,上层依靠英明果断的决策,下层则依靠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而农民工们无疑是勤劳的代表人物,有了他们的努力才有今天各个城市高度现代化的呈现。
为了保障高龄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制止建筑单位使用高龄工人从事危险工作,我国这才出台了“清退令”。本质还是希望上了年龄的农民工们选择更轻松、安全的工作,毕竟大家辛劳工作了一辈子,还是希望过一个更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