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牛逼的港股!
作者:卡夫卡很忙
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
今天港股继续大涨,涨到很多人都开始怀疑市场。
毕竟在HK这个市场里,外资永远掌握了话语权和定价权,以前大投行们给个看空的预期,各路资金就跟屁股着了火一样,一下子窜老远,那跑的叫一个快。
我写过很多次HK金融,HK大资本,大英帝国跑路前的各种埋雷骚操作。
直到现在,汇丰还手拿港币的发钞权呢。
被碰得老高的HK传奇李黄瓜,就是汇丰一手捧起来的白手套,不过用了这么几十年,白手套已经发黑破洞了,再也上不了主子们高贵的手,戴着都嫌寒酸,于是开始各种被收割了。
有意思的是,以前每一次都能顺利躲过紧急危机的李超人,现在已经丧失了超能力,钞票当然还在,但你这美元、英镑、欧元户头上的各种自由的钱,真的敢说是自己的吗?
被人捏着命门了,直接下达命令,再会避险,别人不许你避险,要的就是你去当接盘侠,请问又有什么办法?
让你出来混,给了个爵位,不是真看重你本事通天,而是瞅准你好操纵,帝国主义不会馈赠礼物,但它会放笔高利贷,骗你是馈赠。
所以啊,润人也好,国人也好,得明白一个道理,金融必须去殖民化,你的财富才能算真的,否则随时镜花水月。
人总是要吃点亏才能长记性的。
以前,HK是资金外逃的中转站,那是因为在白手套,传声筒们的带动下,大家还真信了财富自由的那一套,真以为钱弄到海外了,才算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现在很多人慢慢发现,自己想多了。
赵小兰家族算牛逼吧,美国顶级老钱了,横跨政商两界,当了很多年的部长,那又如何?钱被人看上了,妹妹的特斯拉还能开到水塘里去,死的那叫一个凄惨。
赵长鹏牛逼吧,币圈第一人,老美直接抓过来,企业拿走,隔三差五罚款一把,罚完了再关,出来以后,还会继续给你罚款;
Tik Tok牛逼吧,掌握了流量,拥有话语权,那又如何?人家直接就给你下命令,要么廉价卖了,要么被嘎,至于所谓的上诉打官司,笑死了,你还真以为有什么独立的司法啊,立法权在手意味着按照从前的规定你是对的,但我必须保证我永远是对的,法律至上也挺好的,随便立个法,我就正确了,还能追究你历史违法责任,但凡能让你带走一毛钱,都算是对法律的不重视。
还有润人在那里辩解,我咋没被针对?
亲,有没有可能你钱太少了,单独针对你成本太高,集体针对一下,亚裔细分法案现在只不过是登记,登记完了还得策划怎么高效收割,中间总归是要扯皮一番,毕竟抄家怎么抄,决定了抄家后谁能多分点,这是个大事,那不得好好博弈一番?
华人骨子里都藏着攒钱的基因,手上的动产不动产,那是相当的多。
从前争着润到欧美人那边去,现在看到危险了,就要想办法润回来。
来来去去,中间一个大通道就是HK。
我记得卢麒元一直对HK搞RMB国际化相当不满,认为给出去的优惠太多,吃了亏。
其实我一直认为,占大便宜永远是从吃小亏开始的。
当年大家都在用现金,信用卡,为啥后来那么快转手机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用的飞起?
各种红包拿到手软,慢慢培养出的使用习惯,等你用惯了,还有优惠吗,还有红包吗?呵呵,人家现在手续费收到手软。
所以当年人家出钱培养你的消费习惯真是钱多人傻吗?
信用这玩意本来就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信的人多了,才有价值。
正如信用货币,背后啥都没有,等同于裸奔,但用的人多了,大家都在用,慢慢的,信用就起来了。
RMB国际化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之前许多年里,我们实力不够,因此自然就没有金融话语权,现在实力上来了,但金融方面的话语权显然跟我们的真实实力是不对等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养成了那么多年的美元习惯,一时半会还没转过弯来。
所以你要怎么去改变?
当然是给大家搞点好处啊,用RMB有红包拿,培养一波消费习惯,慢慢习惯成自然,这事就成了。
记得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后,RMB国际结算量大增以后,我还预言过,未来港股会有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很简单,国际上的RMB多了,人家也有理财的需求,买股票,买基金,买债什么的,肯定不会都放银行,未必能第一时间来内地,但在HK,肯定愿意试试。
香港国安法生效以后,金融控制权逐渐回到了我方手中,我一直都在说,金融就是一种征税权,主权在手,别人哪里有什么力量来操控你的金融?
所以以前喊夺回定价权有点像个笑话,现在说这个话,你就得认真听听了。
港股11连阳以后,大摩为啥喊话唱空?
因为资金往东的趋势如果不打下来,华尔街的压力就太大了。
美联储加息的目标没达成,美元的蛋糕越做越小,倘若港股中国资产又表现出色,那么必然对全球资金有个虹吸效应,此消彼长,美国资产是不是就危险了?
更要命的是这次犹太资本避险,华人资本回归,真正属于昂撒的,大约负债更多,这不就搬空西方成就东方吗?
这他们能忍?
但趋势就是趋势,以前你喊话,给的是赚钱指南,大家肯定给点面子,现在首要是避险,人家第一想要的是保住本金,其余不过是搭头,
需要避险的趋势变了吗?最近美国政府给的对华政策只能算是步步加码,一点缓和的迹象都没有,还有诡异的反犹法案,想想就头皮发麻。
一方是摆明了高估的美国资产,一方是在低位的中国资产,还有富豪们急切的避险需求。
所以港股趋势这才到哪呢。
你猜港股大涨是不是RMB国际化的红包呢?
4月底我看到了趋势,早早的给大家提醒过,趋势不是短短几天就走完的,把握住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