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楼市还是保三胎?大基建给钱给项目40年一遇的经济转型来了
前言
房价和生育率,这从表面上看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其实背后有些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两年来房价下跌成为比较主流的声音,但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部分。如今中国的经济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尺之际,谋求经济的高发展无可厚非。
而与房价形成反面的问题则是关于低生育率的问题,为了缓解低生育率的问题,就不得不弄清楚问题的本质,房价上升会直接引起生育率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两个棘手的问题面前,到底是保楼市还是保三胎呢?

实际上,有专家指出,为了平衡这两个问题,我国经济迎来40年一遇的第3次转型,大基建给钱给项目则是最好的证明。
为了刺激低生育率所采取的措施
步入人口老龄化,原本以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写照,却没想到为成为了中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虽然在去年的人口普查当中,我国仍然以14.1亿的成绩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与过去几十年吃着人口红利所不同的是,我国的这个优势正面临着消失,低生育率的问题已经摆在眼前。

各国之间为了缓解社会老龄化问题可谓是各显神通,中国除了连续开放二胎、三胎政策,还有其他一系列相关刺激生育率的措施。比如为了刺激三胎,不仅延长产假时间和设置育儿假期,甚至还给出了“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从孩子出生到三岁的这个期间每个月可以领取1000块的津贴。
但这些政策却依然难以刺激和提高社会的生育率,在社会研究调查当中,数据显示适龄男女仍然不会为了诸多二孩、三孩的福利政策而选择继续生养。

房价与生育率
年轻群体之所以躲避生育或者多育的主要原因,一番考察下来,与这近三十年来房价飞涨脱离不了关系。我国权威机构有过相关研究,房价对于社会生育率有着显著影响,房价每上涨1000元,那么社会生育率会下降1.8%到2.9%。
而且这还是对每一个家庭第一个孩子出生率的影响。房价的上涨对于二胎的影响更加严重,房价每上涨1000元,二胎的出生率直接降低2.4%到8.8%。

而在房价涨幅更快更大的一二线城市,生育率受房价的影响更加明显,就拿25-29岁适婚适育的女性来说,房价上涨10%,生育率直接降低1.5%,而这也是国家低生育越来越低的原因所在。
40年一遇的第三次经济转型
生育率下降之后,相关问题也会接踵而来,比如国家劳动力下降而无法继续享受人口红利,以及社会分工的精细。低生育率会直接降低社会生产力降低,继而引发人口负增长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而如果长时间无法改善低生育率的问题,改可能危急一个民族的存在。

有专家指出,为了进一步刺激低生育率问题,我国迎来了40年一遇的经济转型。为何说是40年一遇,主要是因为我国前面的两次经济转型,第一次经济转型是在1999-2008年的人口高增长期所带来的人口福利,从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第二次经济转型则是在2009-2018年期间,是房地产和金融的鼎盛时期。

而今迎来第三次经济转型,专家介绍是“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模式,而从我国对大基建给钱给项目这一点上,则可以看出来。另外,房价方面虽然还没有明显地做出让步,但国家已经从原来的住房焦虑下手,让市场的房源充沛起来。

有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新增了大概748.8万套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在今年达到保障性租赁的住房建设大概是200万套,投资约2100亿元,同比增长约110%。从这一点来说,称为了保障社会二胎、三胎的生育率问题,在大基建方面给钱给项目并不是空口无凭。
结语
在房价疯狂增长而致普通人群买不起房,或者大半辈子都在当“房奴”时,没有房子等于没有婚姻或者生育的保障,而“房奴”则是长时间生活在经济压力之下,生育自然无法成为本性选择,而是不断地被权衡利弊,显然“养不起”成为低生育率最主流的声音。终究能否真正有效改善社会低生育率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但国家致力于改善这个问题的行动却已经无比坚决。
今日话题:楼市和三胎保哪个?春节后基建迎来“新指示”,目的已经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