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EA在世界各国推出了哪些「地区限定」料理?
点开IKEA各国分店菜单,仿佛能窥见一个地区的文化缩影。除了固定的北欧基本款,IKEA时常透过在地食材与风味设计,还原各国本土特色餐点,无论在任何地区的IKEA,你都能吃到当地的传统滋味。那么各地区分店,又曾分别推出哪些当地专属的餐点呢?
十月初,台湾IKEA公布秋季新菜单:有办桌冷盘必备「五味酱淡菜」;秋冬进补首选「花雕纸包鸡」;甚至还有台式经典宵夜「盐酥鸡」。
是说,一间卖零售家具的国际连锁企业,居然花这么多心力经营餐厅,每季都还会设计相当在地化的菜单。不禁让人好奇,IKEA 到底为何不好好卖家具,还要校长兼扛钟跨足餐饮?这个来自北欧的品牌,在全球分店卖了哪些特色食物,拢络五大洲人口的胃袋?
抓住一个人的钱包之前,得先抓住他的胃
在揪出各国IKEA特殊美食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切的起源。
IKEA的成立愿景是「为大多数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听起来包山又包海对吧?但其实就是这个理念,让他们大胆从零售家具,直接开始搞起餐饮。
1957年,第一家IKEA门市于瑞典Älmhult成立时,的确是没有餐厅的,顶多就是对开门前排队等候的顾客,分发免费的咖啡与面包。
不过,创办人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渐渐从顾客来店流程中,观察到一件重要的事:大家会在午餐时间饿到转身离开,跑到附近的餐厅或路边摊吃饭。有时候还吃完就拍拍屁股走人,直接放弃虾米都不买。
「卖东西给饿着肚子的人最难。」坎普拉深感顾客空着肚子时,会大大降低购买意愿,甚至影响对这间店的评价,因此决定开始在店内设立餐厅区,牢牢抓住顾客的胃袋,改善消费者对IKEA 的购物情绪,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1960年,IKEA已经开始有颇具规模的餐厅,厨房还设有在当时是新发明的微波炉,能供应各种像是汉堡等熟食或单点食物。随着时间推进IKEA餐厅也逐渐扩张,直至今日,全球多数分店的餐厅空间都相当广阔,还是卖场中通常唯一坐拥大窗户的地方,更成为二次宣传IKEA产品的商业空间。
你眼前的IKEA餐点,早在一年前就开始规划了
至于你在餐厅看到吃到的IKEA餐点,其实早在一至两年前开始,便由强大的食物团队一路研发再研发、测试再测试。
为了让全球遍及五大洲的消费者,都吃得惯IKEA卖的食物,企业在各国分店都配有「本地食品营运经理」(Country Food Manager),透过不定期推出在地美食,让各地区的消费者,能吃到熟悉但又有IKEA风格的美食。
新加坡的食品营运经理Aeson Ong曾分享,他们为了顺应新加坡三月初的开斋节活动,推出了咖喱鸡腿配椰浆饭。虽说是新加坡常见的料理,但过程依旧毫不马乎,Aeson的团队以尝百草之姿,试了一种又一种酱汁和米饭,最后才决定出能平衡口味的菜单食谱。
那么除了在地料理,IKEA的招牌北欧食物,又要怎么让全球人都吃得惯?
事实上,IKEA全球分店都会依照来店顾客的回馈,弹性调整餐点配料或调味,好能更加吻合各国习惯的口味。不只如此,有时候还会来些好玩的混搭。像是新加坡IKEA曾提供一道麻辣酱义大利面尬小龙虾的料理,「瑞典的菜色很常会出现海鲜组合,而新加坡人很喜欢重庆和四川地区的麻辣风味。我们融合两者精髓,创造出这道受欢迎的餐点。」Aeson如是说。
当然,IKEA研发食物精神,不只在开发季节性产品,他们也把不少歪脑筋动到「IKE 美食三雄」上,尤其是那颗褐色小圆球。
IKEA美食三雄:肉丸、热狗、霜淇淋与各种变异体
你或许听过一个都市传说:「在IKEA逛太久的话,你会迷失在建筑物里,然后被拿去做成肉丸。」当然,这个夸张谣言后来被官方当作噱头,IKEA不只一本正经地严正澄清,还借机引导大家去餐厅吃「真正肉丸」。
不过由此可见,IKEA餐厅的扛坝子,的确是由这颗小小褐色丸子担下了。
也因此,IKEA研发出许多变异的肉丸,满足各国民情与饮食习惯。包括曾在日本推出「咖喱鲑鱼丸」、在某些伊斯兰教国家贩售的「清真肉丸」、顺应素食市场的「植物肉丸」。
而近年,IKEA更设下许多永续愿景,不仅曾在2018年时曾推出「虫虫肉丸」;2024时更有不可思议的「3D列印肉丸」问世,不过目前仅限部分国家招募员工的面试好礼。
既然聊到肉丸,那就不得不提与肉丸并列「IKEA 美食三雄」的热狗与霜淇淋。
热狗的变异体不逊于肉丸,同样十分精彩:日本有澎湃的「马铃薯泥热狗」;希腊则有相当罪恶的「切达起司热狗」;瑞典把面包体进化,变成类似台式面包的「热狗卷心面包」;
至于霜淇淋,创意也是不遑多让,在2023年底时推出哇沙米口味,尽管风味相当冲击,依旧吸引许多勇士前仆后继。
当然,其他地区也有出现不少相当微妙的口味:香港在今年愚人节期间推出「番茄炒蛋霜淇淋」,号称是复刻老妈的家常滋味;一直很用力在过万圣节的日本,去年也推出「暗黑系草莓霜淇淋」;荷兰就有些太凶狠了,直接推出「肉丸风味霜淇淋」,挤完最上方还要再加码一颗肉丸当topping!
世界IKEA分店还有哪些专属食物?
聊完IKEA小点,让我们来看看其他特餐。点开IKEA各国分店菜单,仿佛能窥见一个地区的文化缩影。除了固定的北欧基本款,如同新加坡的食品经理Aeson Ong分享,IKEA时常透过在地食材与风味设计,还原各国本土特色餐点,无论在任何地区的IKEA,你都能吃到当地的传统滋味。那么各地区分店,分别推出哪些当地的专属餐点呢?从香港开始:美食小站今年有港式经典小吃咖喱鱼蛋拼烧卖;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分店的早餐时段,都有提供不一样的星马料理,米粉、咖喱面、面线、捞面、卤面、炒萝卜随你吃。
泰国也有九层塔打抛猪肉饭、海鲜鱼粥、绿咖喱肉丸,精准捕捉东南亚街头的迷人气息;日本则是有极具代表性的猪排咖喱饭,每一口都是大家熟悉的日式滋味。
往西一点来到中东地区,科威特的分店有经典鸡肉沙威玛,以及虾仁香料饭、烤羊肉饭等各种充满中东风味的米食料理。
横跨欧亚大陆的土耳其,有一道相当厉害的早餐拼盘,摆满义大利腊肠、好几种起司与沾酱,甚至还有橄榄!不只如此,土耳其还有一道名叫「蜜糖果仁千层酥」的道地甜点,中间塞满满开心果碎,相当过分。
镜头来到欧美地区,西班牙分店提供海鲜饭、火腿三明治等地中海料理;瑞士分店曾在圣诞期间推出烟熏火鸡腿,充满浓厚的节日氛围;英国分店少不了各种尺寸的炸鱼块、被英国歌手Adele封为宿醉神器的英式早餐盘。
至于澳洲地区,则有羊肩肉排、澳式植物肉派......肉派?没错,就是演员玛格罗比(Margot Robbie)上脱口秀玩快问快答,第一个想到的派口味,满满的澳式风情。
实际逛完一整间IKEA,到底要走多少路?
身为跨国企业,IKEA在各国分店餐厅,相当用心地做足市场调查、研发试菜、勤劳更换菜单,成功让这间来自北欧的家具品牌,走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日常生活。
曾经有国外网友在reddit上询问:「实际逛完一整间IKEA,到底要走多少路?」有网路里长相当热心,透过计算IKEA建筑物占地面积后,得出一个粗估的数字「2公里」,加上乱逛乱绕、迷路或是折返等各种变因,一趟下来可能上看3公里。
走了这么长的路,不难想像大家有多容易脚酸嘴馋,背后衍伸出的市场又有多庞大。也难怪卖家具出身的IKEA,如今不只站稳世界最大的家具零售企业,更已经摇身成为全球第6大餐饮连锁品牌!
有趣的是,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去IKEA是专门吃饭的。
下次去IKEA时不妨留意一下,看你第一件事情是先去逛陈列区,还是去餐厅装鸡翅买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