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保守与开放!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10-28 16:43:09 围观 : 评论

作者:卢克文
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
已获转载授权

2020年我去到大凉山金阳县打古洛村做扶贫调研时,是当地扶贫干部吉布带我去的。

我们乘坐他那辆已经十分破旧的手动挡赛欧,从西昌出发,在山路上歪歪扭扭走了七个小时,才到达这座偏远的小山村。

傍晚时吉布送我回西昌,路途遥远,走到一半天已黑透,大凉山浓雾升起,前方只能在灯光下看到七八米处,四下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汽车孤独的引擎声和轮胎碾过地面的沙沙声,而山道旁就是悬崖,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

看着眼前那一片茫茫深雾,我突然感受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恐惧感,那是与世隔绝又遍布危险的深深压迫。

在这样的深山里定居,乘车出入一次,至少都要十小时,那如果有人生个急病怎么办?收个大件快递怎么办?出门看场电影怎么办?卖点农产品怎么办?就算能开车出门,时刻要挨着悬崖行走,心里头总不由得紧绷,精神一直处于高压状态。

我自己出身于湖南贫苦农村,自以为已熟悉艰难困苦的环境,但大凉山带给我的压迫,那种与现代文明深深隔绝的无力感,使我第一次知道,人困守于自然环境时,内心深处会多么多么绝望。

同样为了写扶贫调研,那年我在贵州遵义一处深山小村见到杨光玉,他靠种植烤烟为生,以前烤烟5元一斤,他要用马和人将烤烟背出去售卖,山沟沟里的路极难行走,每次来回4小时,只要连跑两三次,“人和马累得站都站不稳,马都快压瘸了。”

而跨山过河之时,人和马又极容易摔伤蹭伤,冒这么大风险劳苦,那时一年也只能挣一万块左右。

之所以说起四年前在大凉山和贵州经历的往事,是因为前些天,我又遇着了同样的人和环境。

2024年10月下旬,我在甘肃定西岷县,再次亲眼目睹了自然环境对普通人的深深压迫。

我们从兰州出发,乘车5.5个小时才到达岷县,后又乘车40分钟,爬到一处高山上的小村,了解这里的中药种植情况。

这种深山高海拔的遥远距离,给村民们在生活、生产上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如果不是因为2000年后普及中药种植,又通了公路、电力,这里的生活极其艰难。

村里的人以前主要种植大豆、小麦、当归,2000年后才普及了黄芪和党参,村民们才普遍从粮食作物替换成经济作物。我问起当地一位农户的经济情况,他们家在山上刨出约20亩地,2000年前一年挣不到两万块钱,现在主种药材,一年收入十几万,扣掉所有成本,六口人可支配收入能到7-8万元左右。

我问他们,那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他们说,以前村里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啥没啥,缺水缺电,啥地方也不能去,为了卖一点当归,他们当时常常要扛着麻袋出门,靠驴车或双腿走到陇西,在那里把当归卖掉。

陇西是陇海铁路的一个站点,陇西铁路天兰段1952年铺轨到陇西,这是连接甘肃、陕西、河南、江苏的重要交通线,陇西便自然形成了最早的药材集散市场。

从岷县到陇西,现在的公路距离是137公里,开车需要3小时,在没有公共交通前,靠双腿或驴车慢慢走,至少得花两天时间。

我想起从兰州开车到村里,路上共花掉了6个多小时,便问当地老人,那以前去兰州要多久?

他们说以前根本不可能去兰州,兰州对他们太遥远了,许多当地人一生最多到过岷县县城,通常去过最远的地方是陇西,只有发生了不可想象的事情,才会有人去一趟兰州。

我站在他们村的山顶极目远眺时,只看到一重又一重光秃秃的高山,将他们的村子牢牢围困住,想想以前要是有一个人生在这里,每一座高山就意味着一道艰难的物理关卡,这么多关卡叠加在一起,确实是一生一世都走不出去。

当我乘坐高铁离开岷县后,发觉高铁一直在各种大山的隧道穿梭不歇,窗外才刚明亮了几分钟,嗖一下又钻入隧道黑了下来,有时甚至连续只亮了十几秒,高铁便一次次闯入了漫长的黑暗。

我打开手机地图一查,发现附近这一块属于青藏高原余脉,跟川西差不多一个意思,目光所及皆是高山,只是山上没啥树木,黄土裸露、天气干燥,比川西更显荒凉。

从岷县向北到兰州,全程258公里,从岷县向南到广元,全程367公里,茫茫一片全是险峻高山。

如果一个人生在这里死在这里,倒也会没什么感触,但如果他去到远方看过别的花花世界,那必定会对他造成极大的认知上的震撼。

当我看到那些层层叠叠的山峦时,猛地想起一些细节,便问村里老人,那以前去陇西这么远的地方,是不是只有男人才会去?

老人说对,以前一般只有男人出远门,因为路途太辛苦,扛那么重的东西,女人身子骨吃不消;家里有牲畜要喂养,一天不喂饿得嗷嗷叫,家里还有老人小孩,得有人留在家里照看,所以家里至少要留一个成年人,一天都走不开;另外以前不太平,女人出门怕有意外,而且女人月事来了也麻烦,所以都是男人出门,女人守在家里。

我听完这些叙述,回头跟他们年轻人聊天时,我说我好像明白了一些道理。

他们说什么道理?

我说,以前村里的女子,是一直呆在村里不出门的,最远去到县城,见的不多,所以她们也过得坦然,但我问你们一个事,如果村里年轻女子去到兰州,看过兰州的世界,你们说,她们心动不心动?

当地年轻人想了想说,会心动。

我说,那如果她们去到更远的地方,去过西安和成都,见过更多的繁华,她们会不会更心动?

年轻人说,确实会更心动。

我又说,那如果她们去过深圳和上海呢?到这种地步,你们觉得她们还会留在这个山村吗?是不是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尽早走出去?

年轻人纷纷点头,说那一定会跑的。

我说是啊,这个村的自然经济,需要男女协同合作才能维持下去,一旦年轻女性见过外面的繁华,她知道自己可以拥有这种繁华,那她会毫不犹豫头也不回地冲出去,那这个村的经济平衡就会马上破产。

为了防止经济破产,本地人就会尽量阻止女性外出,在古代还会阻止女性多读书,就是因为本地经济模式太脆弱,主导社会的经济主体,想要守住生产要素,就会故意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

我们常常说,是愚昧导致了贫穷,或者是贫穷催生了愚昧,其实在极端的地理经济环境下,当地主导经济的人群,会主动采取最保守的意识形态,以保证本地生产要素不接触发达的外界,维持本地经济在低生产效率下不破产。

最后我总结说,一个区域内如果普遍思想保守,那其实是为当地落后的经济情况所服务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这里的人,天生顽固不可救药,归根结底,是希望当地落后的经济循环不破产。

而一旦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保守的意识形态,就会自然而然迅速瓦解。

2023年我去到丹东时,想了解朝鲜这些年的变化,便特意找到当地一些老人聊天。

据老人们回忆,1970年代朝鲜富足时,常常组织当地青少年来丹东旅游,顺便炫耀一下朝鲜人的富裕生活,可是进入1990年代后,朝鲜那边就再也没有这种公开活动,只有政府精心挑选的歌舞演员,或者偷渡过来的朝鲜人了。

我问道,以前有传言,逃到丹东的朝鲜人被抓到后,要被铁丝穿过手掌心拖回朝鲜,这事是不是真的?老人们听到这话,都只是情绪复杂地朝我笑一笑,然后都说自己也只是听说过,并没有亲眼见到。

朝鲜真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富裕时就开明,他贫穷时就保守,保守到现在已完全自我隔绝封闭,不跟其他国家大大方方来往,就是为了防止他们人口大量外逃。

其实伊斯兰世界也是这样。

伊斯兰世界富裕之时,是多么磊落开明,艺术和科学肆意发挥,奥斯曼帝国皇室和贵族女性,从来不会用黑袍裹身,他们会穿着丝绸衣裳和高跟鞋到处跑,帝国内喝酒抽鸦片放高利贷啥都干,而伊斯兰世界近现代陷入贫穷后,就有人不让女娃娃读书受教育,逼她们穿袍子裹身,一个个争先恐后搞原教旨主义。

而世上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城市,它们都会无时无刻不突出开放两个字。

我在上海见朋友时,他们会告诉我上海人多么熟悉欧美生活和品牌,许多极小众的品牌都如数家珍,喝咖啡穿西装都讲究腔调,甚至现在上海很多名校的中学生,能说一口极流利的英语法语。

香港也是一样的,香港街头啥人种都有,啥语言都有,你问香港人为啥,他们会告诉你那是因为香港开放。

其实新加坡、伦敦、纽约、洛杉矶都是这样的。

他们标榜自己开明,其实是因为经济基础更占优势,他们需要吸收。

而凡是不由自主采取保守姿态的城市,其实是因为经济基础更占劣势,他们需要防御。

是保守还是开放,并不是他们形成今天局面的原因,而是他们产生局面后的结果。

2024年10月下旬,当我乘坐高铁从甘肃岷山驶向四川成都时,连绵不断的隧道群震惊到了我,我赶忙掏出手机,查看四下地形。

在那一刻,人受制于地理的困境,具像化地表达了出来,深深冲击到了我。

我忽然想起自己遇到过的那些富裕地区的人,他们总是说,我们这里富裕,是因为我们重视教育、我们思想开明、我们有浓厚的商业文化积累,所以我们一代代富裕。

同时他们会指向远方,说起那些贫穷的地方,他们说:那些人贫穷,是因为他们愚昧,是因为他们保守,所以他们一代代贫穷。

哪里有什么保守与开放?人只是在服从自己所处的地理经济环境而已。

人都是一样的人,富裕的人并不一定高贵,贫穷的人并不一定卑微,如果不去理解各自的生存环境,就对别人妄加贬低和指责,那才是真正的保守和愚昧。




相关文章

  • “外卖战”背后,东哥的“权力游戏”!
    “外卖战”背后,东哥的“权力游戏”!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微信ID:yflooklook012025年的春天,当刘强东身着骑手服亲自配送外卖的照片刷屏社交平台时候,当东哥有了新的一起吃火锅的“兄弟们”的时候,当京东举起了“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大旗的时候。这场刷屏的“外卖战争”,早已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今天我们一起换个视角,去看看可能存在的一场关于权力重构的剧本:离京东决策层两年多的东哥,或许正以“对外战争”为名,重演着历史上君主收拢权柄的经典戏码。02翻开人类组织史,对外战争始终是重构内部秩序的最短路径 。拿破仑通过意大利远征将雅各宾派...

    2025-04-24 14:08:26
  • 聊聊国际油价!
    聊聊国际油价!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这几天气温反复,一夜降个十来度,但你能说降温意味着冬天来了吗?气温反复,但整体的趋势还是逐渐升温,慢慢步入盛夏。天气如此,油价也会如此。别跟我说什么国际油价暴跌,什么美国破坏全球化,导致需求下滑。真正让全球原油需求下滑的是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看看最近五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就知道了。看出来了吗?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经停止增长了。别跟我说什么OPEC+联合起来控制产量,笑死了,你们把产量控制下来了,美帝可没有,既然美帝不肯控制产量,那...

    2025-04-24 14:08:25
  • 那位西方大佬去世,让人想起一位东方大佬!
    那位西方大佬去世,让人想起一位东方大佬!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舆论界,美国副总统万斯被调侃为“有毒”。因为他嘴巴毒,做事风格也激进。前几天出访意大利,又尝试着扯下几块欧洲的遮羞布。他此次意大利之行,之所以会成为舆论界焦点,并非是因为国事访问,而是见了一位大佬。4月20日复活节当天,万斯从意大利跨国到梵蒂冈,去会见了教皇方济各。就这件事本身而言,非常乏味。因为整个会见过程只持续了几分钟,刚好够摆造型拍照。随后万斯的车子又返回意大利。从意大利跨国去梵蒂冈,会见教皇,再从梵蒂冈返回意大利,万斯一共用了17分...

    2025-04-24 14:08:23
  • 马斯克熟读中国历史!
    马斯克熟读中国历史!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最近马斯克公开表态和特朗普的分歧,主要是因为看了点历史。 在特斯拉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说他希望看到更低的关税,但决定权在特朗普手中。 还有就是,从五月开始,他在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DOGE)投入的时间将显著减少到每周用“一两天”处理政府事务。 当然马斯克还是表态了,说自己对特朗普的支持不会改变,尽管今年特斯拉股价下跌超过40%,他将继续支持特朗普总统通过DOGE来遏制浪费。 这段时间的马斯克从了政,遇到了攻讦,也有内阁的争吵,搞了...

    2025-04-24 14:08:19
  • 要把几件事放一起看,别错判川普真认怂!
    要把几件事放一起看,别错判川普真认怂!

    作者:肖仲华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在川普公开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并宣布对东南亚光伏板加征最高达3521%的天量关税后,美国再次迎来股债汇三杀以及美元指数大跌的惨象。面对这种惨象,川普公开说,“美元正在崩溃,很快将不再是世界标准,这是美国200年来最大的失败”,同时强调这是拜登政府造成的后果,也是美联储不作为的结果。然后,川普通过记者会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似乎又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一是宣称他不会对中国强硬,将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他不仅不提已经公布的245%关税税率,还说1...

    2025-04-24 14:08:18
  • 特朗普要降关税?这是他的更大阴谋!面对美国,中国死抓一点就能赢!
    特朗普要降关税?这是他的更大阴谋!面对美国,中国死抓一点就能赢!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特朗普要降关税?这是他的更大阴谋!特朗普真的要大幅降低对华关税了?谁说的?特朗普说的!据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到与中国的关税战时表示,我们与中国相处得不错,同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在特朗普发表这些言论后,美国股市应声大涨,道琼斯指数两天涨幅一度超过2200点。基于特朗普的这些言论,以及美国股市的表现,于是就有不少人有了乐观情绪,认为特朗普可能顶不住了要跪,他自己要主动...

    2025-04-24 14:08:16
  • 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俄国或许不愿停战!
    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俄国或许不愿停战!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4月2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如果俄罗斯首先同意全面停火,基辅准备与莫斯科直接谈判结束战争。这标志着乌克兰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出现了重大转折。自俄乌战争2022年2月全面爆发以来,乌克兰一直拒绝与克里姆林宫进行任何直接对话。泽连斯基说,我们在复活节再次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减少空袭……如果俄罗斯人准备好完全停火,那么在完全停火之后,我们准备好与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荒谬的是,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永远不会承认被占领...

    2025-04-24 14:08:12
  • 特朗普称美对华关税或将大幅下降,认怂的艺术!
    特朗普称美对华关税或将大幅下降,认怂的艺术!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从4月7日开始,持续升级的贸易战,以及特朗普近期说要撤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言论,让美国金融市场持续经历股债汇三杀,这给特朗普带来巨大压力。于是,昨天特朗普开始认怂。(1)认怂的艺术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4月22日,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145%关税是非常高的。不会有那么高的……它将大幅下降,但不会是零。”此外,据美联社报道,4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与中国的持续关税对抗是不可持续的,他预计中美贸易战将出现降级。他还提到,目前两国谈判...

    2025-04-24 14:08:10
  • 特朗普“认怂”了?
    特朗普“认怂”了?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顾子明说在引发了本周一美国的债股汇三杀后,万税帝君似乎终于“怂”。当地时间本周二,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表示,在关税谈判期间他不会对中国采取 “强硬手段”,并“乐观”认为能够“相当迅速地”与之达成一项协议,“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145%巨额关税。在被问到是否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时,特朗普否认说:“不,我不会说‘我要对中方强硬’。我们会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友好相待,然后我们拭目以待会发生什么。”与此同时,鸽派代表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在当...

    2025-04-24 14:08:08
  • 打都不怕,怕和你谈?
    打都不怕,怕和你谈?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称,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 美财长贝森特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 关税加了这么久,特朗普现在觉得有点高了,想要降低关税,但是说不会降低到零,贝森特也说不想和中国脱钩,前倨后恭的样子实在是给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丢人,大有把美国信誉当非洲国家来玩的态度。 但是我们不能被这两人虚情假意的表态蒙蔽,他们所谓可以谈,一...

    2025-04-24 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