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的条件》25周年:菜菜子不过是被困在重重监狱里的重刑犯
当《魔女的条件》结局,松嶋菜菜子长长的睫毛缓缓升起,睁开眼睛……你听到那四个音符响起……你知道这又是另一个俗烂的老套,但仍然很难抗拒影音合体的强大情感能量。
1998年一月的冬季档,清纯玉女松嶋菜菜子首度主演民间电视台日剧《甜蜜的季节》。
许多观众未必真的认识松嶋。她首次主演的作品,其实是1996年NHK的晨间剧《向日葵》。但松嶋的美不由分说,超过170公分的长身,端正的气质脸孔,是标准的正统派美人。
不过,《甜蜜的季节》却打破了松嶋在《向日葵》的清纯形象,她饰演一位为爱不惜一切的小三……而且,小三还扶正了,在天团南方之星的经典名曲《LOVE AFFAIR ~秘密约会》的歌声中,松嶋与椎名桔平完成了禁断之爱。
细数松嶋菜菜子那些「女神坏掉」的时刻
美女,特别是正统派美女,似乎不需要走这种偏锋路线搏眼球。虽说20世纪末的日剧圈,已经随着全球迎接新世纪所产生的不安躁动情绪(别忘了那时大家都怕恐怖大王预言与千禧虫),而跟着流行起颠覆怪奇类型作品。
例如1999年冬季档的收视王者《继续》,比好莱坞的《X档案》更黑更怪异。但对于才刚刚获得民间电视台主演机会的松嶋来说,演不伦小三是一种不同思维的挑战,而《甜蜜的季节》收视成绩算不上漂亮,似乎代表市场对这位新人的大胆选择还没准备好。
但是有趣的是,这却提示了松嶋菜菜子日后成为日剧天后的几个转折:只要这位正统派美女剑走偏锋,扮小三、演拜金女、做一个面无表情的机器人女仆,那么,这些松嶋主演的作品,就会大受欢迎。似乎,观众就喜欢看到完美女神的不完美阴暗面,期望感受女神原来与我们并无二致的时刻。
那么,如果我们要细数这些「女神坏掉了」的时刻,首先要提到的,当然是今年庆祝播映25周年、电视台很难重播、引爆师生恋不伦话题、一位歌坛神秘超新星主唱主题曲、由松嶋菜菜子与泷泽秀明主演、以及制作人八木康夫、导演土井裕泰、编剧游川和彦等一票TBS台新生代菁英制作、大结局收视率当年冠军的话题日剧——《魔女的条件》。
从《青鸟》到《魔女的条件》:禁断感满满的90年代纯爱故事
90年代末期,虽说日本电视圈都在努力搞怪,TBS台自己也推出了《继续》或《圣者的行进》这类异色作品,但有趣的是,这间电视台却同时也在经营另一条截然相反的戏剧路线:纯爱系。
一如1997年由野泽尚编剧、丰川悦司与夏川结衣合演的《青鸟》,描述一位车站职员与人妻陷入不伦关系的故事。虽然《青鸟》主题是不伦关系,剧情也牵涉到诱拐未成年人与家暴等等敏感元素,但是,《青鸟》本质上仍然是无可救药的纯爱作品,与野岛伸司以猎奇衬托纯洁纯爱的风格相似。
《魔女的条件》也是一脉相乘,描述一位出生在监狱、工作在监狱、感情在监狱的高中女教师「广濑未知」(松嶋菜菜子饰),与班上一位同样身处监狱的转学生「黑泽光」(泷泽秀明饰)陷入禁断之恋,然后两人试图逃狱的故事。
什么,你说《魔女的条件》的剧情大纲不是这样?怎么可能,《魔女的条件》极力模仿的《青鸟》就是这种故事,《魔女的条件》当然也是:
未知父亲是高中校长会会长,是至高无上的老师中的老师,连在家里也是至圣先师,未知看向他的姿势永远都必须微低着头,讲话必用敬语,而且态度必恭必敬(未知对妈妈就没有这份恭敬),出门晚归会被念,饮酒会被念。只要爸爸在家,未知在家中犹如学龄前的囚犯。
未知男友强硬随便地进行求婚,擅自决定两人终身大事的进程。未知没有说不的可能,甚至连考虑的时间都没有。男友说东,她不能说西;她想说西,男友说什么我听不到,尽管两人尚未成婚,未知却早已经是被豢养的宠物。
未知用心在教学上,但班上学生对她的努力毫不珍惜,批评她只是靠爸,才能那么年轻就成为导师。校长对未知态度和善,却漾着笑脸把苦差事都丢给她。资深老师批评未知不管好班上女同学,连带批评她没有做好榜样,才会上梁不正下梁歪。在班上,在教师办公室,未知犹如四面楚歌的败兵一样无援。
工作、家庭、感情私生活,一个成年人时时面对的三大环境,对未知来说通通都是密不通风的监狱。对黑泽光而言,状况也差不多,即便未成年的他没有工作也没有感情,但他的家庭也让他同样窒息。
这两个同样不自由的囚犯,因为一场差点相撞的车祸而相识。物理上的撞击没有发生,但这仅是编剧的隐喻,他们确实在孤独一人时猛烈地互撞了,那一刻没有工作、家庭与感情,赤裸的两个囚犯们发现,这世上并非只独我一人被囚。
用不合理的剧情破口,强调两人身上「枷锁」的重量
《魔女的条件》是爱情剧,但你不能单从寻常爱情剧的套路去思考它,因为如此,你会发现这段师生恋太不合理:
黑泽光明明已是17岁,如果两人真心相爱,那么只要等待一年(这一年内师生仍然可以暗波流转),等到黑泽成人,两人之间就没有FBI介入的空间;男女痴缠爱恋到迷茫之境,难免想要肌肤之亲,但为什么未知要与光,偏偏在图书馆如此神圣的地方亲热?
为什么? 《魔女的条件》有太多奇怪的为什么,对原本就讨厌禁忌或不伦题材的观众而言,或是对那些喜欢站在道德高位批判(但却偷偷紧追每一集)的观众而言,这些看似剧情上的破洞,是批判《魔女的条件》最好的话柄。但那都不是重点,相反的,这些破口,都只不过是再度强调在未知与光身上的枷锁,有多么沉重的设计。
未知与光被重重道德所绑架,而他们的身份与他们相处的场所,是传统道德感最强烈的「圣地」,也就是学校。如果今天未知是工厂主管,光是未成年的工厂员工,这个故事便失去了相对道德的背德感。
图书馆可以说是校园最神圣之处,它的轻声细语告示,在紧绷的校园道德价值之上又外加了一层行为上的限制,在此交合是一种强烈的反动,是人性欲望要强烈打破道德规范的表态。
所以师生恋确实是稳稳的不伦、稳稳的禁忌,但《魔女的条件》原本就是一场反伦理、反道德的革命行动。未知与光头上没有绑上红布条,没有举起汽油弹,他们的反抗手段朴实与无害地令人惊讶:他们相爱。
正如《超时空要塞》里的外星人,看到地球男女接吻便吓得如丧考妣。未知与光就是日剧版的早濑未沙(看看她们甚至连姓名都如此相像)与一条辉,他们就是要吓唬这个社会,这是他们非暴力的抗争,他们以不伦自豪。
所以,《魔女的条件》的师生恋可以爱得这么义无反顾,爱到彼此遍体鳞伤,爱到怒犯天条与法条,那是刻意的冲撞,是编剧想要制造对立感的企图,而这一点早在《青鸟》就立下前例。
男主角丰川悦司遇上了逃离悲惨婚姻的少妇夏川结衣,他们在哪里相遇?在车站。铁路运输系统同样是日本社会高度制度化的骄傲,不允许一分钟延迟与一公分停车的偏差。丰川饰演的正是一名车站职员:身负高度职业道德之人,在严格要求道德之地,一见钟情地陷入了彻底违法又违德的不伦地狱。
死亡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游川和彦与野岛伸司的不同
我们请野岛伸司先生登场,而他手中的最后底牌一定是死亡:死亡对野岛来说,是完成这种背德之旅的必要压轴,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高校教师》的结局便如此自由:两人坐着火车前往未知(行动上的自由),双眼紧闭相依着,似乎双双死去(心灵上的自由)。
但是,当年曾经与野岛伸司在90年代前半,联手建立了日剧史上的「NN时期」(以两人姓氏首字母命名)的编剧大家野泽尚,可没有那么崇拜死亡(尽管他本人选择了自杀) :《青鸟》里的死亡,并非发生在结局,后续还有一段漫长的故事。
《魔女的条件》在结局效法的却不是一路照抄的《青鸟》,而是非常野岛式的:爱到不顾死活的未知,坚持要生下两人爱的结晶(这是两人革命成功的证明)。
在两人抛开师生的称谓后(解开最后一层道德束缚),未知陷入了昏迷,光甚至在她床前这样说:「果然……什么自由的国度是不存在的……只要活着,就不可能到那里去……一起去吧,到只有我们两人的自由之国去……」这完全是野岛主义胜利的一刻……不过,编剧游川和彦毕竟不是真正的野岛伸司,他最后还是选择了不同的结局。
《魔女的条件》另一个很有野岛主义风格的部份,是对纯洁与美的追求。松嶋菜菜子的美在此输出最大能量。松嶋无法像隔年的《大和拜金女》里那样花枝招展、穿上各式各样华服,但是,天生衣架子的她即便在名为校园的监狱,一身简洁套装仍然能衬托她的优雅气质——甚至比《麻辣教师GTO》里同样的教师角色更美。
相对的,泷泽秀明也同步输出了国宝等级美颜,第一集他初次入学时,甚至坐在花瓣翩翩的樱树下,举头望着满天花舞——这当然是导演刻意要求的美感。而外表稚气的泷泽,登场时竟然骑着重型机车,狂野与童真在他身上碰撞出绝妙的魅力。
每部逃脱道德枷锁的作品,男人总要骑着机车,华神如此,鬼冢如此,泷泽秀明亦如此……而他秀气的脸,让这种反差感更大,魅力也更大。
当《First Love》的琴音响起,你无法拒绝另一个俗烂的老套
许多人会有个迷思:宇多田光的单曲《First Love》是因为日剧《魔女的条件》而走红的,事实并不然。
宇多田首张专辑《First Love》是在1999年3月10日发行的,而《魔女的条件》是在4月8日才在TBS台播映的(《First Love》单曲则是在日剧播映后的4月28日才独立发售)。因此可以说,在松嶋菜菜子与滝沢秀明在高中校园爱得甜蜜蜜的前一个月,《First Love》就出现在日本的街头巷尾了。
它发售当周就爆出了202万张的惊人天量,所以,与其说《First Love》是因为日剧而走红,其实应该反过来说,《First Love》反而是让《魔女的条件》能够如此成功的功臣之一。
歌好听,但导演土井裕泰如何在戏剧里使用这首歌,则与宇多田无关。但你可以说,是宇多田的《First Love》前奏写得太好,当这首歌前奏的四个钢琴音响起,观众的心弦立刻激烈地震动。土井精准地选择最扣人心弦的桥段结尾,放进《First Love》的四琴音,然后宇多田的呢喃传来,画面立刻满溢了浓浓的浪漫。
当《魔女的条件》结局,松嶋菜菜子长长的睫毛缓缓升起,睁开眼睛……你听到那四个音符响起……你知道这又是另一个俗烂的老套,但仍然很难抗拒影音合体的强大情感能量。
这个结局不需要有人插嘴,全交给《First Love》就好,它尽管是一首逝去爱情的歌曲,但却不影响它美化这整个结局,让它歌颂一段爱情的重生……相信观众们早已在此热泪盈眶。这可不是野岛伸司会干的事,看看他那些作品残酷的主题曲。
25年过去,人事已非,师生恋题材很多时候甚至变成喜剧(《君主老师》),泷泽已不再是幕前主角,野岛伸司也不再事业得意,TBS台的残酷纯爱系路线也早早告终。 《魔女的条件》在这年头,甚至失去被烧死的资格,也失去被称为魔女的资格。
但这是一份时代的永恒印记,在那个已没有大战的时代,「止战做爱」(make love, not war)战胜的是世俗道德框架。但是,这年头有这年头的新道德框架,也许,完全不同的新魔女,终究会再度于道德圣地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