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支付,为何难产?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
喀山金砖峰会已经落幕,然而相关的讨论仍在继续,尤其是关于金砖支付系统的议论颇多。
然而遗憾的是,如果你打开搜索网站输入“金砖支付”4个字,屏幕上冒出来的文章很多都是有问题的。为此我感慨颇多,还想把原来说过的话重新组合一下,再说一遍。
首先要说,普京在金砖峰会结束之后的10月24日召开的记者会上明确地说:金砖国家将加强银行间交流和金融领域合作,但没有建立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替代系统,而是在使用现有的系统。
这个说法基本上就是我9月7日《金砖支付系统,没有那么快》那一期的意思。
我在那期原话这么说:
“我们可以推理出,10月份应该搞不成(金砖支付系统)”
我不是说普京总统听我的话,而是事情的内在规律使然,而且会前已经放出很多风了。
那么,为什么金砖支付系统搞不成呢?或者说暂时搞不成,我们可以称之为难产呢?
我在以前从多个角度分析过多次,现在如果让我用最精炼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回答,我愿意这么说:
因为现有很多现成的系统可以用,不需要另外再搞一个。
回答完毕。
认真对照一下刚才提到的普京总统说的那句话,普京也是这么说的。他说:“……是使用现有的系统。”
为什么使用现有的系统就行呢?
因为建立新的金砖支付系统,无非就是为了绕开美元和相应的支付系统。
就好比有一条河,我们要过河,现在过的是美国桥,经常被美国拿捏,我们需要另外搭个桥过河。
可问题是,在现有的美国桥之外,已经有几个桥了。比如中国桥,比如俄罗斯桥,都是现成的。
那道理就很明显了:既然有现成的备用桥,何必还要再建一座金砖桥呢?
我所说的中国桥,就是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英文缩写CIPS。这个系统2012年开始建设,2015年正式启动,2018年2期投产试运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500多家机构参与,覆盖六大洲94个国家和地区。
我所说的俄罗斯桥,是指俄罗斯的米尔支付系统(英文缩写是mi r),再加上俄罗斯金融信息传输系统(英文缩写是 Spfs)。
这里要说一下,为什么俄罗斯桥是两个系统,而中国桥只有一个系统呢?
我在以前说过,所谓支付,比如我给你100块钱,并不是我这100块钱长了腿,从我这里跑到你那里,而只是银行在我的账户上和你的账户上改数字:在我的账户上减100,在你的账户上加100。这是支付系统要完成的任务。我在以前把支付系统称之为“改数字”。
但是很明显,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有可靠的依据,比如银行凭什么把我账户上的数字减100?又凭什么给你加100?所以信息的传输非常重要。如果信息传输不靠谱,比如随便谁打个电话就把这个数字改了,那天下不就乱套了吗?
所以这个信息传输要求非常高,非常高,非常高……你怎么想象他的高都不为过分。于是就有了专门的信息传输系统。
鼎鼎大名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英文缩写SWIFT,只是一个信息传输系统,而不是支付系统。我以前把它称之为“送信的”。
我们还要关注一下Swift的中文全称叫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蛮长,但里面没有“支付”二字。由此也可以猜测,它不是支付系统,它只是一个送信的。中文全称里面有“电信”二字。以我的理解,所谓电信,就是用电子的方式送信。
这样说来,一个完整的支付,需要两个系统支持,一是送信的,二是改数字。那个改数字的,才是真正意义的或者狭义的支付系统。
美元有专门的美元支付系统,但是送信靠的是那个Swift。
那么人民币有跨境支付系统,就是我刚才说到的CIPS。送信的呢?回答是:送信的还是它。人民币的这两套班子合在一起了。
但是,俄罗斯的跨境支付系统就分成两套班子,一套班子是专门负责改数字的,也就是米尔支付系统。还有一套班子是专门负责送信的,就是俄罗斯金融信息传输系统,英文缩写SPFS。
俄罗斯的米尔支付系统和金融信息传输系统,都是在2014年受到西方制裁之后开始打造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中国桥和俄罗斯桥。
说到这里有很多朋友可能就纳闷了,大家都想绕开美元,不想过那个美国桥,而备用桥又是现成的,那为啥不用呢?那为啥还要打造一个金砖桥呢?
原因很简单,不想过美国桥,是因为不想受美国控制,那接下来,如果过中国桥,或者过俄罗斯桥,那会不会又受中国控制或者受俄罗斯控制呢?
所以,现在世界上对于绕开美元这事儿,有这么一个难解的难题:大家都不想受美国控制,但难道大家就愿意受中国控制或者受俄罗斯控制吗?
所以,尽管替代美国桥的中国桥和俄罗斯桥是现成的,但大家还是不太愿意过。
于是俄罗斯就想起来还要建一座桥,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比如俄罗斯很想建的金砖桥也是前一段时间舆论上热议的一座桥。顺便说一句,俄罗斯想建的那个桥的正式名称就叫金砖桥,英文表述是BRICS Bridge,看来我今天用桥打比方还是很贴切的。
可问题是,金砖桥名义上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说你可以说它是属于金砖国家这个集体,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名义上不属于哪个国家,背后一定还是由某一个或几个国家是主要控制。
就说那个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吧,那名义上也不是美国的呀,他们还是股份制呢,可是我们已经视同它就是美国的,因为美国实际控制他。
如果新建一个金砖桥,所有的参与国家就会悄悄的想,使劲的想:名义上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谁知道这个桥会被谁控制呢?目前来看,俄罗斯要强力推这个东西,那将来会不会被俄罗斯控制呢?
当然也会有人还会这样想:在金砖国家里面,经济实力和货币实力最强的是中国,那这个金砖桥将来会不会又被中国控制呢?
所以,大家一谈起不过美国桥的时候,那都是义愤填膺,举双手加双腿表示赞成。但是,一谈起不过美国桥之后要过哪座桥的时候,大家就心不往一处想,力不往一处使了,顾左右而言他。
由此,我们发现,要替代美元支付系统和国际同业银行环球金融电信协会,替代的东西是现成的,关键是人心啊,人心不往现成的可替代的东西上想啊?
所以我们在讨论金砖支付系统的时候,可能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从一开始就误认为因为过河缺桥,所以才要去建一座桥。我们始终盯着那个要建的桥而实际上要建的桥是现成的,都已经建成了,或者是现建也很快很简单。关键是建成也好,将来要建的桥也好,人们愿不愿意过?
这是金砖桥难产的第1个原因。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当然有。我们假设现在人心齐了,队伍也好带了。大家决定用中国桥或者俄罗斯桥或者金砖桥,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
没有,不仅没有万事大吉,反而是问题的开始。
弱弱的问一句:你觉得美国会任凭你们一伙人在一起叽叽咕咕之后不过美国桥,就专门过你自己的桥吗?
美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你可能会说,我不过你的桥,我过另外一座桥,你能把我咋滴?
这就牵扯到第2个问题:即便你自己又建了一个桥,大家也一致同意想过这个桥,但是暂时你要想彻底不过美国桥是不可能的。
你没听错,我说的是不可能,话说的绝对。
为什么不可能呢?
你想一下,金砖国家跟俄罗斯做生意的时候可以不过美国桥,跟中国做生意的时候可以不过美国桥,可是你跟美国做生意的时候,你还可以不过美国桥吗?你和美国的那些铁杆狗腿子做生意的时候,还可以不过美国桥吗?
你总不至于说,不跟美国做生意了,也不跟美国的铁杆狗腿子做生意了吧?毕竟,美国和欧盟的经济体量加在一起,就占全世界经济体量的40%以上,如果再算上英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外围狗腿子,差不多是世界经济的一半的分量。
你活在这个星球上,你跟一半的经济体都不打交道,你还能发展好经济吗?
所以,即便你有了自己的桥,而且你过自己的桥,但那个美国佬的桥你暂时必须要过。
那么只要你过美国桥,美国就可以拿捏你。因为他可以说:你昨天过了你自己的桥,我很烦,所以今天我就不让你过我的这个桥。
那你就抓瞎了。
请原谅我这样实话实说。我也不想给出这样的答案。我做梦都想脖子一硬腰一挺硬邦邦的说一句粹话:不管他!
可是不行啊,我只能很不情愿的说事实,这叫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啊。我们不能自我麻醉,或者叫掩耳盗铃。
由此我们发现,金砖支付系统迟迟建立不起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美国的实力摆在那里。
同时我们还要发现,金砖支付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个支付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金融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不是人心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实力的问题。
倘若反美的力量足够强,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理:我们过我们的桥,我们该过美国桥的时候照样过美国桥,如果美国打我们,那么我们用各种手段去反制他,于是他就不敢打了,这事就ok了。
所以这事应该怎么做呢?应该不断的积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外交实力、文化实力、金融实力等各方面的实力……
等你这各方面的实力可以让美国不敢胡作非为的时候,中国桥也好,俄罗斯桥也好,金砖桥也好,或者别的什么桥也好,要么用现成的,要么新建,如果是新建我敢说最多一年就建起来了,技术上根本没有问题。
当你这方面的实力不够的时候,你即便日思夜想,天天搬砖,也建不起来,或者建起来了也没法用。
美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不可轻敌,也不可轻视他现在仍然是个胖子。
我们要做的,恐怕不是要急于建一个什么桥,而是要把桥之外的事情先做好,做到一定程度了,桥这玩意儿,简单得很。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