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终究是假的!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
11月20日,兰加·P·迪亚斯,被罗切斯特大学开除。
这个名字你不一定认识,但说起超导你就知道了,这两年超导非常热。动不动就有人研究出“常温超导”,韩国那个闹得最大。
但细究起来,真正的始作俑者却是迪亚斯,2020年和2023年两次声称突破了“常温超导”,于是许多自媒体断言,又一场科技变革即将到来。
殊不知,迪亚斯是有前科的。
2017年,他高调声称制备出了“金属氢”,这是物理学的“圣杯”,你不用理解一系列复杂的科学原理,只需要知道“金属氢”比牛顿三定律还要牛。
别说引发工业革命,连文明飞升都不是梦,要是真的,诺贝尔奖已经配不上他了,应该再设立一个“迪亚斯奖”。
于是接受投稿的《科学》杂志,感到兹事体大,便派人到罗切斯特大学的实验室里,准备一探究竟。
没想到,迪亚斯在调查人员到来后,声称那块“金属氢”因操作失误,不见了。不见了也好办,拿出原来的实验数据和方法进行复现即可。
毕竟在科学界,能否复现是关键。
然而各路研究人员发现,迪亚斯给出的数据和方法根本无法复现,整个过程颇有些“扇贝不见了”的意思。
对于这种人的研究成果,自然应该谨慎对待,但不知为何,罗切斯特大学并未采取行动。
于是迪亚斯的胆子越来越大。从2020年开始瞄准了“常温超导”,先是在《自然》杂志投稿,声称制备出了“常温超导”物体。
但被人踢爆造假后,被《自然》撤稿。过了三年,迪亚斯再次声称成功制备出“常温超导”物体,投稿对象还是《自然》杂志。
对于前科累累、劣迹斑斑、被撤稿过一次的人,本应将其拉黑,然而诡异的是,《自然》杂志接受了投稿,这一次,流量在全球爆炸。
各路自媒体不分真假,大肆宣传。但很快,迪亚斯再次被踢爆造假,其给出的实验数据根本无法复现,再次被《自然》撤稿。
当然,这一波“常温超导”流量并未因此而消失,毕竟韩国人很快接过大棒,把流量推向了更高峰,于是本已疯狂的炒作变得更疯狂。
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
无论各路自媒体如何炒作,所谓的变革并未到来,这些年我们见过了太多所谓的工业革命,“常温超导”不过是无数流量密码中的一个罢了。
如果说AI起码有一些真正的成果,那么“常温超导”就是纯靠炒作,一场民科和流量的狂欢。科学是需要严谨性的,流量永远无法转化为成果。
迪亚斯被正式开除,预示着本轮“常温超导”炒作的结束。
但开除一个迪亚斯是没用的,还有千千万万个迪亚斯,一个有前科的人,一个三番四次造假的人,还能屡次在《自然》上投稿,直到现在才被大学开除,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上有迪亚斯,下有嗜流量如命的自媒体,于是各种所谓的工业革命级成果,会继续“出现”,毕竟“常温超导”只是无数流量密码中的一个。
这个没了,换一个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