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选总统,美元为何雄起?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
我必须要承认,作为一个中国普通网民,并没有什么宏大的视野,所以面对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我相对比较着急的一点是,他扬言要对中国加征60%的关税。
因为,如果对这一招我们无法应对的话,意味着中国对美国5,000亿美元的出口归零了。虽然在中国2023年对全球3.38万亿美元的出口中,这只是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可真不算小,而且任何整体都是由很多很多的小部分组成的,不能不重视。
所以,我在11月15日专门发布了一期《破解特朗普加征关税,中国有7招》,列出了7个办法。不管管不管用吧,我这个中国的一介匹夫能尽的心,应该是尽到了。
然而很快就有朋友给我留言说,有一招,最常见,而且,面对美国加征关税时,几乎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会用这一招,为啥我不说那一招?是我疏忽了吗?
不是。还真是另有原因。
这一招就是货币贬值。
用货币贬值的方式应对美国加征关税,是最直接最古老,也是最通行的办法。我在我的喜马拉雅财经专辑《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里面专门讲过这个原理,今天再简要复述一下。
假设某个中国企业的某个商品的成本是7元人民币(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计算,成本就是一美元)——为了表述的方便,我这里所说的成本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既包括我们常说的成本,还包括运费、保险,以及美国进口商要给美国海关缴纳的正常关税转移成中国企业承担的负担等等等等——假设这个商品在美国的售价是1美元,假设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7,那么企业获得1美元之后,兑换成7元人民币到自己的账上,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亏不赚,生意勉强有的做。
假设在这种情况的基础上,美国要加征10%的关税,同时假设这加征的关税通过复杂的运作最终由中国企业负担(我这里料敌从宽这么假设),那么中国企业的综合成本就增加了0.1美元,变成1.1美元,可是他在美国的售价只能卖1美元(假设卖高了就没人要了)。
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亏本,生意就没法做了。
但是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让企业可以把生意继续做下去,而且在美国市场上不提价,还是卖1美元。
你可能会很纳闷,它的成本是1.1美元,他卖一美元亏本0.1美元,这生意还怎么做呢?
好办,把人民币贬值10%,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7贬值为7.7。
这样一来我们算个账:
本来企业的成本是7元人民币,算上美国加征的10%的关税,综合成本变成7.7元人民币。在美国市场上的售价仍然是1美元,但是把这一美元拿回国之后,由于人民币贬值10%,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变成了1美元换7.7元人民币……
那么,有意思的一幕发生了。
企业的综合成本由7元人民币增加到7.7元人民币,在美国还是卖1美元,但由于人民币贬值,他能收到账上的钱也就由7元人民币就变成了7.7元人民币,所以他还是不亏不赚,这生意就能继续做了。
所以说,应对美国加征关税,最简单、最常见、最流行的办法就是:货币贬值。
理论上,你美国加征多少的关税,我货币就贬值多少,就把你这事儿给全部消化了。
而且我还要告诉朋友们的是,世界各国早就摩拳擦掌想好了用这一招,来应对特朗普对世界各国家加征关税。
重复一遍,这一招叫:货币贬值。
现在你应该能明白这件事了:特朗普一当选美国总统,美元指数就走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世界各国汇率就下跌,黄金价格也跳水。当然这两天又小小的反转了一下。
这不是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国经济就一定会走强,美国就一定会更伟大,所以美元指数就走强。而是因为世界各国都准备好了,你只要敢加征关税,我就敢货币贬值。世界各国货币贬值,就意味着美元指数走强。
那为什么我在那一期里面列出的7招当中没列这一招呢?
因为世界各国都可以闭着眼睛货币贬值,唯独中国不能放开手脚这么干,或者说人民币贬值的空间不大。
你可能就纳了闷了,难道中国人胆子小吗?
肯定不是。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5年到1994年,十年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从2块多钱贬值到8块多钱,贬值大约70%。
然而,时移世易,现在真不方便这么大干了。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那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要想国际化,必须保持币值稳定。而这个稳定虽然不能说是一成不变,但是不能大幅度贬值,也不宜大幅度升值。
所以我拍脑袋判断,人民币最多贬值10%,达到8左右,再多就不行了。
理论上,人民币贬值10%,可以应对特朗普加征10%的关税,可是特朗普扬言要加征60%的关税,那还有50%怎么办呢?
更何况,我这里所说的10%应该是个极限,而且最好不要用。
所以,我列出的7招应对特朗普加征关税里面,根本就没写这一条。
由此我们发现一个秘密,天底下最好做的人是谁?是我这样的普通网民。
当我们要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候,我们就扯着嗓子喊一声,人民币要保持币值稳定,不能贬值。
当我们要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扯着嗓子喊一声,人民币贬值,把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措施给他打回去。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铿锵有力。
可是国家不能这样啊,国家既要考虑人民币国际化,又要考虑应对美国加征关税。
我们这些自媒体扯着嗓子喊一声就完了,就可以洗洗睡了,结果如何我们可以不管,我们只负责写作文,可是国家不行啊,国家要对结果负责啊。
所以国家必须要想一个招,把各种要追求的目标都照顾到。
我11月15日应该算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想了7招。不管对还是不对,我站的立场是国家的立场。
而且我还要说,那一天说的7招里面前三招是打游击战,第4到第6招是有来有往,真正最能解决问题的是最后一招,那就是把我们的商品做到更好。
理论上,它加征60%的关税,我如果能够通过我的规模优势、产业链优势,尤其是科技进步,让我的成本降低60%,他那加征的60%的关税的窟窿我就填起来了,他的加征关税的措施就打水漂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2年美国对我们的太阳电池板加征249%的关税,也没有把我们打趴下,我们核心靠的就是这一招。因为我们12年来我们把成本降低了90%。
这一招最难,但也叫天下无敌,比前面六招要管用的多。
有感于此,我最近特别关注11月14日到16日在深圳举行的第26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这个交易会自1999年首次举办以来,今年已经是第26届了。本届交易会由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知名企业与国际组织参展参会,中国参展企业达1500多家,交易会成交金额突破1,200亿元,创历史新高。
这样的交易会,是中国试图占领世界科技前沿的重要阵地。
这样的交易会在深圳举办,也是因为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前列。深圳市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成果我在这里就不重复了,我特别关注一点的是,深圳市科技创新的后劲,在于他建立了一个非常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机制和基础,被媒体总结为“6个90%的创新密码”:
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
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
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
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
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企业。
别小看这6个90%,这是世界公认的科技创新密码,其核心意思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企业。顺便说一句,中国的科技创新领域长期以来有一个痛点没有很好打通,那就是科研在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成果出来了却不容易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那么科研如果变成了以企业为主体,这个痛点就自然通了。这是我关注深圳的这6个90%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应对特朗普加征关税也好,应对中美博弈的总体态势也好,科技创新永远都是无比重要的一环。
应对特朗普可能要加征的高达60%的关税,如果我们把科技创新搞好了,另外的6条要么水到渠成,要么不用也罢,总之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真心地想为中国科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