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
作者:盛唐如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
已获转载授权
“过黄河北上一百余里,有滑县,其境内有瓦岗寨,再向北七十里,是汤阴岳飞庙。由汤阴向西北一百余里,就到了大名鼎鼎的红旗渠了。”
道士的手里没有拂尘,而是捏着方向盘。这一次,他和书生准备去拜谒一下岳爷爷的祖居之地,然后再去瞻仰一下当代农民英雄们创造的人间奇迹--红旗渠。
“哦,会经过瓦岗寨吗?我们可以去看看呢。”书生对于瓦岗寨颇感兴趣,他自小没有什么书看,一本《隋唐演义》翻得烂熟,程咬金和秦叔宝的故事更是深入他的血脉之中,如果说爱国教育也有多样性的话,那么他最初的爱国思想有一部分一定是来自这本书。当然,即便后来他读过真正的隋唐史,也还是对这本书里的英雄们心驰神往。
“这个寨子我曾经去过。其实并不像《隋唐演义》中描述得那么险峻,你想啊,滑县处于平原地带,能有什么高山峻岭?”道士心中挂念的是去岳飞庙,还有红旗渠,再者说,瓦岗寨自己以前的确去过。
“咱们又不是去爬山,所游览之处,不过是为了阐发怀古思今的情怀。走,看看去。”书生兴致勃勃,并不在意道士的敷衍。
==========================
“这道口烧鸡再配上这火烧,还真的够劲。这一趟,没白来。”道士一边啃着火烧一边说到。眼下,他们已经离开瓦岗寨,坐在了滑县城关的一家小吃铺里。可惜开车不能喝酒,不然的话,道士今天肯定又是眉飞色舞一番了。
“李密其人,睿智而有决断,奈何格局不够大,心胸又不甚宽,以至于拿到了一手好牌,却打得一个稀巴烂。最终不得善终,这也算是瓦岗寨群雄们的一个遗憾了。正如梁山泊之于宋江,领袖的格局与决断,往往能够决定一支强大队伍的兴衰与存亡。”书生心中所想的还是刚刚游览过的瓦岗寨。当年李密初到瓦岗寨,就发现这里的地理位置并不适合瓦岗军的壮大,劝彼时的瓦岗寨领军人物翟让另寻宝地发展,由此才使得瓦岗军不断壮大。最终成为一支足以抗衡王世充和李渊的劲旅。
但也正是因为李密的聪明有余而格局不足,最终才导致瓦岗军做鸟兽散,李密自己也不得不投身李渊。却又投而复叛,遂被诛杀。
“嗯嗯嗯,你这是在怀古了。那么思今呢?我倒是非常喜欢听你畅谈天下大事,而不是追着历史故事不放。”
“唐太宗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多问题历史故事,或者我们对于当前的天下大事也就能够看得更加明白一点。”书生习惯了道士的揶揄,不以为意。
“那你说说,从这个李密身上,你看懂了当今天下的什么事情?”道士拽了一根鸡腿握在手里,笑吟吟的看着书生。
“最近我瞧着有些人对新一批的免签政策多有腹诽。觉得这是在对日本低头,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儿呢?”书生笑着掰开一块火烧,捡着上面的脆皮放进嘴里。
“可不止免签,之前不还说要放开对日本的海产品进口吗?讲真,国家的事我知道要以格局为重,但如果在宣传方面总是出现反复,这如何能够取信于民呢?让那些有爱国情怀的老百姓无所适从的政策,必定不是什么好的政策。不过,这件事和你的瓦岗寨有什么关系呢?”道士听到书生提起这件事,贪图美食的欲望一下子就降低了下来,严肃地说到。
“海产品进口这件事,我之前不是说过吗。那是需要让中国参与到对核污染水检测工作中去的。只有在中国方面取得相关数据后,才决定会不会放开对日本海产品的进口。这一局,完全就是日本方面的认输,为什么还是有人觉得是我们吃了亏呢?”
“可是我们一直都在宣传核污染水对海洋和地球环境的伤害。如果经过检测后我们最终还是进口了日本水产品,那我们此前的宣传是不是就被打脸了呢?”道士自然有不服书生的道理。
“任何人类的排污行为,都是在地球造成伤害。日本这样做,自然是伤害更大,居心也更坏。但如果检测结果是日本的水产品符合中国的食品安全要求,那也就说明本次日本的核污水排放并没有造成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伤害。而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是在于检测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且这个结果得有我们说了算,按照中方的标准来定义检测结果是否合格,这才是重点。不合格,日本自然也就没话说了,不然的话,它总是在全球宣传中国对它的区别行对待。”
“可是,昨天中国不是已经宣布了恢复对日本锦鲤的进口吗?难道说是数据已经出来了?”
“兄弟,锦鲤可是淡水鱼,并不属于海产品。不过由此也可见当初中方对日本水产品禁运的力度有多大,就连观赏类的锦鲤都被纳入到禁止进口的名单。从这上面,你难道没有嗅到一点点其他的味道吗?”
“你的意思是,禁止进口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日本的政治态度?”
“多半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可是,免签呢?要知道,我们现在放开的免签政策可都是单方面的,以前我们总是说不对等的免签我们不会去做,但如今。。。当然,大道理我们也明白,如今的中国需要对外开放,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承认中国的发展成果,然后颠覆它们此前被西方媒体宣传而误导的对华印象。所以,即便对韩国放开了免签,让那些棒子们来中国背点大米和大白菜回去,我都觉得无所谓,但是对日本,我总是在情感上难以接受。”道士越说越郁闷,连吃烧鸡的胃口都给自己说没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免签的主要目的是让别人了解我们。了解我们什么呢?了解我们的发展成果,了解我们的生活现状,了解我们国家的强大与和善。而在这些我们想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人群中,我们最希望谁更了解我们?谁更因为这种了解而尊重我们?明白这些,或者你就知道我们为什么最终还是放行了日韩这样的国家。”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所以我才说韩国可以放行,但日本,日本,日本这个玩意儿,它不是一直好鸟啊。它选择美国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自保,而是有着自己的贼心思在里面。”
“所以,我就要说到李密这个人了。”书生嘿嘿一笑。
“李密怎么了?他不过是历史中一个失败的争胜者罢了。”
“你说的是他的宿命,我说的是造成他宿命的使然。”书生并不理会道士的白眼,而是接着说
“当初李渊于太原起事,非常看重李密的宗族身份,认为李密既然已经在瓦岗成事,且实力不逊于窦建德,如果能够共襄盛举,合击王世充于洛阳,那李氏的大业可成。但李密却自视甚高,非常自负的要求李渊附从于自己。而李渊是怎么做的呢?”
“这个我知道,李渊给李密写了一封极尽谦卑的信,表示大家都是老李家的人,谁胜了那也是老李家的胜利,李渊愿意尊奉李密为义军之首,成就反隋大业。”道士自然不是白丁,对于历史典故他还是通晓一二的。
“但最后呢?”书生问、
“这还用问吗?李密最后不但投降了李渊,最终还因为背叛而死于非命。唉,我当时读到这段历史,并没有为李密感到遗憾,而是为了那位忠于朋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王伯当感到不值。”当年,李密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受到李渊的重用,决定反唐自谋出路,他以前的所有部下与朋友都没有跟随他,唯有王伯当明知此举是自寻死路,但却依旧跟随,最终被伏击而死。后人对于王伯当之忠勇,往往都是慨叹歌颂不已。
“日本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所以它无论是跟随美国,还是投靠我们,其实都并非自己心中所愿。正如你所说,它有自己的心思。这也就是为什么石破茂一方面反对美国驻军日本,另一方面又邀约北约进入亚洲的原因,所为不过是想要让日本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罢了。但如今中美双雄并峙,遥遥领先。并没有其他国家趁机崛起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站队,别无它途。这也是失败之后李密的选择。”
“除了站队,别无它途?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不能让日本站队我们,那就尽量不要让日本站队美国?可是以日本的贼心思,他不站队美国才怪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如果李密这样的人才投靠了隋朝,那么对于李渊父子的大业肯定是一种极大的阻碍,别说投靠隋朝,就是和王世充或者窦建德相依为命,李世民想要快速统一中原,那也是阻碍重重的。所以,李渊才给李密写了那么一封信,告诉李密,你行的,你可以的,我一定会在你大业可成时成为你的助力。”
“于是,李密就从骄傲自大,带着瓦岗军对各路反王以及隋朝政府军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虽然并没有直接给李渊父子帮上大忙,但却间接地为李渊父子扫清了不少障碍?你的意思是,如果能够让日本产生自信,从而能够主动反美,那对我们无疑是好事一件?”
“想要让日本主动反美,显然是不可能的,虽然李密不济,但日本想要出现李密这样的人才,却也很难。所以,我们也并不指望日本会主动反美,但在我们和美国博弈的时候,它能够稍微犹豫一下,摇摆一下,那对我们都已经构成很大的助力了。”
“所以,我们才不想着对日本逼之过甚?”道士问。
“日本这样的国家,虽然近些年衰败的有些快,但那也只是相对于中国而言。把日本的国力放到全球,那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存在。这样的国家,我们纵使不能让他臣服,但也最好不要让它乱咬。在最终的对决之际,对手哪怕只是产生万分之一秒的犹豫,说不定就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但我们对日本的开放,如果为它所用呢?”道士不无担心。
“如今的世界,我们最担心的还是核心利益的受损。至于普通游客所能够采集到的情报,意义并不大。要知道,当今世界新旧势力的决战,要么不打,一旦打起来,那就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在前期密集的对攻之下,所有的非核心利益都有可能会受到对方的打击。并不在于人家有没有掌握你这方面的情报。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和谐而完整的世界蓝图,如果我们连身边的日本都不能让它低头,那又何谈完整而和谐呢?而且你知道,会咬人的狗如果具备了自主意识,那对于牵着狗绳的主子是更为不利的。毕竟我们已经对这条狗有了足够的戒心。但牵着狗绳的那位,是很难提防这条狗的回头一咬的。”书生说罢,嘿嘿一笑,撕下了另外一支烧鸡腿,放到嘴边,大快朵颐。
“依照日本人的本性,这个倒真的是有可能的。”道士这次终于觉得书生说的有些道理。他接着说
“你这样说,我的心情就好多了。其实吧,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对日本的观感还是不错的,那时候,日本政府对侵华战争的态度虽然暧昧,但不像如今这样死不认账。且那时候,为了吸引西方资金,我们对西方乃至日本的宣传也多为和缓。只是如今的世界,新旧势力的博弈已经到了一触即爆的地步,所以,人们不免都敏感起来。而政府自然也知道这种敏感的存在,所以,在很多时候,我觉得还是要多照顾一下民众的情绪,对外的措施最好也柔和一下,不要转变得让我们无法接受。”道士在为自己的激动情绪开脱。
“你应该这样理解,我们对外政策的实施是国家需要的,而民众的不满态度也是国家需要的,左右手互博的道理你应该明白。再者说,家国大事,岂能一一剖析清除后再行实施,这样的话,不但会错失良机,也会让所行之事失去意义。这些剖析的事情,就是我们这些自媒体需要去做的事情了,这大概也是我们这些人存在的意义吧。历史的选择,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这种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书生说罢,站起身来
“走,我们看岳爷爷去,那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红旗渠的老少爷们和奶奶大姨们也是。”道士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