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家最好别招惹精神小妹
没看《再见爱人4》之前,我真的很难相信,李行亮作为一个有一首传唱度极高的歌手,居然会娶一个中专毕业的素人,而且素质还这么低。
虽然,他们相识时李行亮还未成为歌手,但也有985学历。
不过,就我个人的见闻而言,现实中985配中专甚至初中毕业的,虽然比例不高,但不能说没有。
并且,这种精英做题家和精神小妹的结合,其实不是随机的,有着深刻的社会学规律。
很多做题家不知道,麦琳这种年轻时有点颜值的精神小妹,杀伤力有多大。
首先,很多精神小妹都是初中毕业就出社会,相比于985211毕业的做题家,多了4-7年不等的社会经验。
这种差距,直接就可以拉开专家和小白的级别。要知道,邓肯14岁开始打篮球,21岁就成了NBA选秀的状元了。
麦琳那时做的是什么工作?销售和前台。前者正是接触三教九流,并靠嘴皮子讨生活的,属于培养人精的行业。很多销售甚至可以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所以,等到你大学毕业后遇到她们,非常类似于遇到一个29岁的职场老油子,跟大人遇到小孩没区别,段位上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一万小时定律,在社交领域其实也是适用的。
与此同时,底层人士很早就开始了社会挣扎的生活,游走在生存边缘的他们,没有那么多道德的戒律,往往都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动物本能。
所以,精神小妹发现优质目标,大概率会主动出击,而不像很多女大学生一样,受了多年淑女教育的规训,觉得自己就算遇到沙特王子也应该矜持。
更可怕的是,有些精神小妹其实很早就开始研究怎样拿捏男人,对于男性的心理,以及各种套路,可以说了如指掌。
这种丰富的社会经历加上积极主动的动物本能,是可以很大程度放大颜值的魅力的。
它其实就是现在很多情感博主提到的“攻击性”。虽然大部分是用来教育男生,但实际上对女生也很适用。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情绪模仿,意思就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人的表情,动作,声音。
所以,气氛其实就是情绪的相互传染。如果跟很闷的人呆在一起,你也活跃不起来,两个人都会格外尴尬难受,简直想找地缝钻进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开朗、积极、主动的人,因为他们能把这种能量传染给我们。
至于她们比女大学生更早学会打扮化妆,更懂得怎样散发自己的性魅力,就更不用说了。
这就是精神小妹在两性接触中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实践加上半专业学习,优势可以用碾压来形容。
我大学毕业前也很少接触这类学历较低的女生,因为确实生活就局限在校园里,想接触也接触不到。
但大学毕业后,社会接触面广了,自然也就接触到很多不同阶层的人。
精神小妹接触多了,就感叹她们怎么能够那么有松弛感,那么大方,刚认识说不到五句话就打开了我的话匣子,自来熟了。
相比之下,我们学历比她们高很多,却显得羞涩拘谨。
工作的时候,办公室有个实习生。他有一次遇到我,居然跟我鞠躬,把我吓了一跳。也有一个网友告诉我,他刚上班的时候,见到领导简直想给他下跪。
刚入社会战战兢兢,就是很多做题家,尤其是80后做题家的真实写照。这种畏缩和不自信,会极大削减一个人的性魅力,无论你有多高的颜值和学历光环。
可你看麦琳一个素人家庭主妇,颜值、智商、才华等在三个女嘉宾中绝对垫底,但面对大明星、大富豪、大网红,居然一点都不怯场,反而比他们还hold得住。
如果用一个多啦a梦的时光包袱机,把麦琳变回二十多岁时颜值巅峰的样子,我相信她有可能正向爆红。
想来,过早进入社会,每天接触各色人等,跟人打交道就跟呼吸喝水一样自然,自然就不怯场。
而我们在高中学习最紧张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到一天到晚只对着课本,不跟一人交谈。
所以,我毕业后玩得好的异性,好多都是这种低学历的,早出社会的女生,哪怕是有读过大学的,也是那种性格开朗活泼有松弛感的。
说白了,一起玩无非就是放松娱乐,又不是一起研究量子力学,专业知识高其实没有太大助益。松弛感以及沟通能力带来的情绪价值,才是社交的核心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涉世未深、异性接触较少的优秀做题家,反而成了两性关系中柔弱又肥美的羊,而精神小妹则是伪装成猎物的高端猎人。
很多人总以为,做题家智商高,而精神小妹大字不识一个,前者怎么可能会被后者拿捏。
但很抱歉,人际交往和你学的专业知识,完全就是隔行如隔山。可以说类似于让一个律师去当会计一样,大概率就是一窍不通。
如果,你是一个在16年的求学生涯里几乎就没怎么跟女生有过客套寒暄以外的接触的好学生,那么,你面对这种有颜值的精神小妹的主动出击,是不可能有抵抗力的。
相比于你这种接近处男的零经验,她在近10年的社会经验中,可能接触过的男人都比你接触的多,广度也比你广得多。
你可能会说,话虽如此,但这两类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相遇,毕竟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但实际上,精神小妹想要阶层跃升,而异性接触少的做题家又贪恋这种松弛感和攻击性放大的性张力。再加上精神小妹总是会主动出击,自然就容易捷足先登,所以,两者只要有机会相遇,实际是很容易勾兑到一起的。
而现代社会虽然有阶级,但又是流动的,不同阶层的人不可能像印度的不同种姓一样,老死不相往来。
李行亮恰好就是在金融危机后,工作不顺利所以干了一段时间销售,跟麦琳在同一家公司,所以才认识。
我在现实中看到这种案例其实不少,为了异性颜值以及松弛感带来的性魅力,很多本科以上学历男生或者小老板是愿意大幅度向下兼容的。
而如果遇到那种过早在社会摸爬滚打却没有磨灭善良底色的,其实关系是可以非常幸福的。
因为她们虽然缺乏知识,但人情是真的达练,情商是真的高,提早出来社会,所以很早就学会怎么跟人合作,这种特质其实是很适合亲密关系这种带合作属性的领域的。
但是,如果遇到的是麦琳这种在底层互害中进一步激发动物本能并击穿人性底线的,则往往是女的拿捏男的,日子过得像李行亮一样,在300平的大平层里哭,且这300平还是自己买的。
所以,说做题家最好别招惹精神小妹,不是因为整个群体都是糟糕的。
最根本的在于,这个群体的整体经验值高,但个体下限比较低,你一个新手村出来的,直接就挑老手比赛,风险过大,万一遇到麦琳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可就搭进去一辈子了。
哪怕要刷经验值,这样跳阶也太大了。
认识一些老实本分的做题家,要么跟初恋同学结婚,或者没有任何恋爱经验,通过相亲跟同等学历档次的异性结婚,对象虽然可能没精神小妹那样有性吸引力以及激情,但也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肥羊跟肥羊结婚,大概也是一种平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