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自己受损时,才反对爹味!
来源:大树镇巡抚 “如何让女生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生孩子?” 人民大学王宪举教授对哈萨克斯坦官员的提问迅速蹿红,又掀起一股批“砖家叫兽”的狂欢。 我曾说过,有时新闻没说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 现在生育率比我们高的国家有很多,为什么不见报道体制内专家向其他国家取经的新闻? 为什么以前不见有新闻说要学北欧美国甚至日本来提高生育率,偏偏只在问到哈萨克斯坦时才出热点新闻? 苏联时期,苏共在哈萨克斯坦强力打压宗教推行世俗化,作为报答,哈萨克斯坦生育率达到了2.0左右,略低于时代更替线。 苏联解体后,宗教势力回潮,新世纪生长在宗教保守氛围中的年轻一代哈萨克女性成长起来后,哈萨克斯坦生育率达到了3.3。 各位觉得体制会从这个例子中得到什么结论呢? 报道材料的选择本身已经能反映体制内至少部分智库的思路变化,与此相比,拿“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玩梗没多大意义。 本来网友群嘲不靠谱的专家是一项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直到有网友指出: 这位教授是第一位公开把生育率的责任归咎于女性的体制内人士。 之前体制对于结婚率生育率下降的看法是:年轻一代男性缺乏社会和家庭责任,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沉迷于游戏和动漫等娱乐。 对此给出的措施,是进一步收紧男性娱乐活动,对游戏动漫网络小说再进行一波整改。 在这个过程中,多次“给游戏动漫女性角色加布料”的整改,绝大多数来自年轻女性大规模有组织的举报。 这和刻板印象完全不同。媒体常说的“保守的老干部一个电话”和“愚昧的学生家长控诉孩子学坏”只是个例,甚至纯粹是编造一个保守落后的靶子来迎合以思想进步开放为荣的受众。 昔日种因,今朝得果。当有人指出风向变化,哪怕只变了一点点时,舆论立即逆转,开始有很多网友为这位教授叫好: “优待早该停了,越惠越蹬鼻子上脸。” 当另一波网友提醒他们这位教授的思路是拿人当工具牛马时,他们回应: “难道我们之前没被当做工具牛马吗?那时你们在做什么?” 有聪明的网友提醒大家不要中了爹味专家的转移矛盾“挑动群众斗群众”的计,但也被质问: “前几年你们去哪了?你不能只在爹味让你受损时,才想起要反对爹味。” 甚至有网友表示:“我不想赢,我只想要你输。” 几句话就能让群嘲专家的联欢变成骂战,社会氛围如此。 网络是虚的,但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改变了现实: 今年11月,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11月增长3.0%的大背景下,化妆品类消费比去年11月暴跌26.4%,而家电音像器材大涨22.2%。 11月有双十一购物节,消费更集中,更能反映战线变化。 骂臭一个爹味教授容易,但用真金白银改变消费结构很难,而社会趋势被改变后,更是难以阻挡。 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但没办法,战争可以随你的贪婪而起,但不会因你的恐惧而止。
微信ID:dashuzhen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