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漂白》编剧学,怎么理直气壮的搞抄袭
01
看了《漂白》电视剧,跟着编剧学了一个新技能——怎么理直气壮地搞抄袭。
最近爱奇艺热播剧《漂白》被指抄袭,整个故事的主干部分、许多经典语句,同多年前南方都市报的深度调查报告《漂白》高度相。
两个《漂白》都讲的是2011年震惊全国的“杨树斌团伙911杀人碎尸案”被破获前后的全过程。
南都《漂白》的作者叫王猛,是一名记者,这篇报道发表于2012年,是当年第一个及时、深度还原杨树斌团伙911碎尸案的报道,在当年就引起了不小地轰动。
爱奇艺《漂白》来自小说《漂白》,作者叫陈枰,一名职业编剧,出版于2022年3月,后来改编成同名电视剧。
同一个案件,同样的故事,几乎雷同的关键对话,一个报道在前,一个出版在后,现在面对洗稿抄袭的指控,陈编剧的回应堪称精彩。
给了我们写字的人好好上了一课,以后还写什么原创,洗稿多快啊。
02
比如题目,人家叫《漂白》,你也叫《漂白》,这不是抄袭么?
陈编剧是这么回应的:“漂白”是公有领域的概念,并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一句话,你能用,我也能用,这不算抄袭。
要不说人家理直气壮呢,只有《著作权法》没保护的,就不算抄袭,按照这个逻辑,就如王猛说的:
“活着”也是公有领域的词汇,可余华之后,哪个作者还用《活着》来当书名写同样的剧情和故事?
再举个例子,陈可辛当年拍《投名状》,故事剧情和以前的老港片《刺马》比较像,都取材自满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
要是图简单,直接叫《刺马》多好,还更有知名度,可陈可辛最终还是要改成《投名状》。一句话,要脸啊。
人家南都的标题《漂白》怎么来的,是王猛深挖和还原了当年给911碎尸案犯罪分子提供修改户籍,漂白身份的警窝案,这也是他们能逃逸多年的关键原因,所以标题才用了非常凝练的“漂白”二字。
你陈编剧的“漂白”怎么来的?恐怕只有你自己清楚吧。
03
还有对话也是高度雷同,抄袭实锤了吧?
比如人家王猛这样形容几人的逃逸:四名犯罪嫌疑人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全无踪迹。
陈编剧是这样的:四个罪犯,会以最快的速度鸟兽散。四滴水融入大海一般,无处打捞。
“水滴入大海”,这是关键的比喻,相当精确的形容出了罪犯逃逸的情况,写文章的都知道,很多时候,这样一个恰到好处的形容,不知要想多久,可你拿来就用,你想了多久啊?
还有像王猛采访到了当事人的弟弟了解到一个情况:杨树斌有个倔强的岳父,两人经常吵架,一度到了要跳楼的地步。
这是王猛的独家采访,也被陈编剧原封不动的拿来使用,案子是同一个案子,可人家当事人的弟弟,你去采访了吗?你去挖掘了吗。
还有很多关键信息、独家内容的高度类似,大家可以看王猛的文章,一一列出了:实锤!爱奇艺《漂白》抄袭!!
而最搞笑的是陈编剧的回应:
她的《漂白》在只有1%的字数和南都的《漂白》大致雷同,所以不算抄袭。
看,陈编剧定义是不是抄袭是按字数占比来算的,只要字数不多,就不算抄袭,真的很难绷,你这1%雷同是关键地方雷同啊。
举个例子,杜甫的《登高》全诗50 个字,人家杜甫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你也写句“无边落林萧萧下”,然后标上原创,杜甫来维权,你说只约 有1%的雷同,不算抄袭。
要不要脸啊。
04
陈编剧你也是写字的,一句《著作权法》不保护,一句雷同字数不多就能轻飘飘的洗劫人家的作品。
人家王猛的《漂白》是历时两个月,走访了黑、吉、晋、豫、蒙等数个省市近百人,最终形成的6万字一手稿修改而来,可以说字字心血。
可你的《漂白》是怎么来的?到底是不是在白嫖,当真心里没数么?
写文章的时候才知道,陈编剧原来是白嫖“老手”了,随便上几个图吧,是是非非大家心里就都有数了。
右边是格十三《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除非结婚》里面形容的家庭夫妻关系,可谓戏谑又精准,2018年发的
2021年陈编剧的《北辙南辕》就几乎原封不动的拿来了。
还有这个,人家原创夫妻感情深化是从第一次开门上厕所对方视而不见,你也这样形容,白嫖成瘾啊。
陈编剧的白嫖历史和证据在网上随便一搜一大把:
但我最服气的还是她这次回应里说的:
作为一名三十年的老编剧,深知原创的不易,剧本的每一个字都凝结着众多工作人员的心血……
你看,她还知道原创不易,要我说,白嫖才是最不容易的呢,还要辛苦您去看那上万字的深度报道,多费体力啊。
直接复制粘贴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