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合伙人最关键是什么?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感觉找合伙人很难,想找对合伙人的话,最关键的是什么呀?”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的确,这两年有一种所谓的“一人公司”的概念。但是绝大多数时候,要做成一件事儿,单单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是想要找到一个合伙人,确实是很难的。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是不太可能找到人品,能力,经验方方面面都符合要求的合伙人。
直播的时候我是这么回答的:
寻找合伙人,第一最最最最关键的其实是“志同道合”,换句话说,你们要一起想做同样的“正确的事”。
合伙人的“人品,能力,经验”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你们做的这个事儿是不是正确的?你们要做的事,是不是有发展前途?
而有了“正确的事”之后,你自然而然会感召到有能力的合伙人。如果你一直觉得你找“人”这件事情不顺畅。大概率是因为你的“事”不好。
举个例子,你今天大学毕业打算创业,说你要去开一个麻辣烫店,还是说你要去搞人工智能,你去找或者说“感召”到的合伙人一定是不一样的。你的发心跟你要做的事情,所感召,影响到的人是不一样的。
我们是不可能找到100%符合我们需求的人的,但是你选择的“事”不同,你找的“人”自然而然也不一样了。
02
这些年,我和许创业者交流过“找人”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抱怨“找不到优质合伙人”,仿佛市场里全是平庸之辈。但若回溯创业史就会发现:真正的事业从来不是“找”来的,而是“感召”来的。
而你的发心与事业高度,决定了你能吸引到谁与你并肩同行。
有人问我:“创业初期最难的是什么?”
其实答案不是钱,也不是人,而是想清楚你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若你的发心仅是“赚钱”,吸引的多是投机者;若你的发心是“创造价值or改变行业”,吸引的必是价值观趋同的同行者。
历史总在重复相似的剧本。翻开《资治通鉴》,我们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明主良臣的相遇,往往始于对天下大势的共同判断。商鞅初见秦孝公,不谈变法细节,先论"帝道、王道、霸道"的路径选择;诸葛亮在隆中草庐,不急着出山,先定"三分天下"的战略蓝图。这种历史深处的智慧,道出了找合伙人的本质规律——先有正确的事,才有对的人。
03
那什么是正确的“事”呢?
正确的事,本质上是对时代痛点的精准把握。
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可能是马云创办阿里。1999年马云在湖畔花园召集"十八罗汉",既没有展示清晰的商业模式,也没有丰厚的薪酬承诺。他反复强调"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愿景,用这个"正确的事"凝聚了最初的团队。蔡崇信放弃百万年薪加入阿里,本质上不是被马云个人魅力折服,而是被这个时代命题所吸引。
马斯克也很擅长这一点。招募SpaceX团队时,常在面试中问:"你愿意为把人类变成多行星物种而工作吗?"这个灵魂拷问,本质上是用事业的崇高性筛选出真正的同路人。数据显示,SpaceX前100名员工中,有78%主动降薪加入,这就是正确事业自带的磁场效应。
而在招募Doge团队的时候,也是这样,在招募令中说:“需要超级高智商的小政府革命者”,要求应聘者具备极高的智力水平,愿意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并专注于“并不光鲜的成本削减工作”。马斯克随后在自己的账号中进一步说明:“这项工作将非常乏味,得罪很多人,并且没有任何报酬。”
但是他说:这项工作将“极大地帮助美国”。
04
当创业者在人才市场焦虑徘徊,不如先问问自己:你掌心的火种,究竟能照亮多远的山河?当你的火焰足够照亮一个时代,自会有万千飞蛾破茧而来,把刹那的光影,熔铸成永恒的星辰。
正如张謇在筹建大生纱厂时写下的:"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找合伙人的终极智慧,或许就藏在这"有用事业"四字当中。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与其焦虑“找不到人”,不如先成为值得追随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