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
来源:大白话时事
微信号:xhdb66
有俄罗斯记者提问,“有一些人担心,近期俄美开展对话,会不会影响中俄战略协作。您如何看待中俄关系?”
王外长则回答:“中俄关系每年都会被问到,但角度每次都不同。我要强调的是,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中俄友好的历史逻辑不变,内生动力不减。”
“中俄已探索出一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站在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前列,树立了相邻国家关系的典范。”
“一个成熟、坚韧、稳定的中俄关系,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变,更不会受第三方干扰,是动荡世界中的
说白了,中俄关系不会受第三方干扰,普京也没那么短视。
其实中国在乌克兰危机的立场,一直都是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我们并没有完全偏袒俄罗斯,要不然我们也不会一直强调我们立场时,都会说“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
1月17日,耿爽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时,都直接说:“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战场的局势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同时,我们也会强调乌克兰危机的复杂历史经纬,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把过错完全归咎于俄罗斯一方。我们顶着美国压力,坚持跟俄罗斯维持正常经贸往来,是俄罗斯能维持经济不崩盘的重要基础,这一点俄罗斯是会记在心里。
但我们也仅仅只是捍卫我们和其他国家正常经贸往来的权利,这谈不上偏袒俄罗斯,至少我们并没有给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这是可以肯定的。
所以,我们在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是比较从容的,是不会受其他国家政权变化而变化。
从个人态度来说,我们很多人是基于对自己国家的支持,才去所谓支持“俄罗斯”,谈不上什么俄粉。
有些人很奇怪,在他们思维逻辑里,要么粉乌克兰,要么粉俄罗斯,总之就是得挑一个粉。
但正常人的逻辑是,支持自己国家利益,怎么对自己国家有利,就怎么来。
有时候看俄罗斯打太顺了,我还会希望乌克兰能给力一些。
我是一直跟大家说,残血的毛熊,才是好毛熊,当然这只代表我个人看法。
(2)
新华社记者提问:您刚刚提到,2024年的中国外交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宝贵的稳定性。2025年的国际形势可能会更加变乱交织,您觉得中国外交又将发挥什么作用?
王外长回答时提了几句话:
“中国外交将坚定不移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将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
谈点我个人看法,中国经济发展是世界最大的确定性,美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特朗普会不会乱搞事情,是当前世界最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一直是世界稳定的压舱石,我们是在用自己的确定性,来对冲美国的不确定性,才让当前世界秩序,还维持在斗而不破的状态。
王外长还提到:“中国人民有着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我们从不惹事,更不怕事。任何极限施压、威胁讹诈,都无法撼动14亿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谈点我个人感想,回顾过去几年的国际局势,我们就能发现,当前国际局势,想要做到自强不息,是多么的困难。
就以乌克兰为例子,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是俄罗斯之外,继承前苏联遗产最多的国家,有这世界第三的核武库,顶级完善的军工体系,还有苏联唯一的航母制造基地,还有占全世界25%的黑土地,是农业大国,不愁吃。
如果乌克兰能走自强不息的道路,说不定还能成为可以撼动世界格局的地区强国。
但就是这样的天胡开局,乌克兰却选择自废武功,走买办路线,最终一路被外部势力干涉,沦落到今天被美国出卖的局面。
不知道的,还以为乌克兰在同时跟美俄对打。
上世纪90年代,当时乌克兰也因为休克疗法,出现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并且国家还直接破产了,这使得乌克兰当时更加依赖于西方国家的援助,这种援助实际上就是抢劫。
而依赖于外部援助的乌克兰,就更加没办法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容易被外部干涉。
随后乌克兰也就彻底踏上了自废武功的道路,不但跟西方国家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来进行主动弃核,包括很多战略性武器,乌克兰也都是逐步的都削减掉。
然后2004年,乌克兰就爆发了橙色革命,也是最早一批颜色革命之一。
在橙色革命之后,乌克兰就变成了完全的亲美,成为欧美放在俄罗斯家门口的一条猎犬。这也让乌克兰为日后的内乱,乃至当前俄乌冲突,埋下了祸根。
外部势力的援助,从来都不是免费的,而是带毒的蜂蜜。
世界上任何国家,妄想依赖于外部援助,而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都是会吃到苦头的。
我们中国在建国初期,可以说是超级困难模式开局,为了走自强不息的道路,我们有一段时间是同时跟美苏交恶,在缺乏外部援助的情况下,我们靠着坚强的意志和人民智慧,才众志成城,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走出自强不息的道路。
因为曾经的历史荣光,再到百年的耻辱历史,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自强不息的道理。
以前一说“落后就要挨打”,有些公知和精美就开始天真的说,落后不会挨打,很多国家落后也不会挨打,会有美国保护。
现在再来看这种言论,何其天真。
特朗普一上来,就撕毁这种虚伪的假象,动不动就说要占领巴拿马运河,占领格陵兰岛。
让国际秩序底层的弱肉强食展现得淋漓尽致。
哪怕是欧洲,也因为长期依靠美国的“保护”,也已经让偌大一个欧洲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成为巨婴的天堂,需要仰美国人的鼻息。
可见,自强不息对一个国家有多么重要,特别是对于大国有多么重要。
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能力做到自强不息,我们也是付出极大的代价,才有当前来之不易的局面。
自助者,天助。
(3)
美国CNN记者提问,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大力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就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已经让美国退出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和机构,同时冻结美国大部分对外援助,与传统盟友关系也陷入紧张。请问您认为这些是否对中国发展有利,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提供战略机遇?
CNN就是CNN,提问都是带有陷阱的。
但这点小伎俩,在久经舆论沙场的王外长面前,显然是不够看的。
王外长回答:“一百多年前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人就发出历史之问,究竟是“公理胜强权”,还是“强权即公理”?新中国外交坚定站在国际公理一边,坚决反对强权、霸权。”
“历史应当向前,而不能倒退。大国应承担起国际义务,履行好大国担当。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恃强凌弱。”
“西方有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在中国看来,朋友应当是永远的,利益应当是共同的。”
谈点我个人感想。
在巴以冲突爆发后,我们经常说这么一句话。
我们曾经被雨淋过,所以见不得别人淋雨,会帮人撑伞。
而以色列是被雨淋过,就去抢别人的伞,让别人也淋雨,甚至主动给人浇开水。
中国的外交,向来都是有极强的延续性,不像美国这样,这一届极左,下一届极右,让美国就像一辆疯狂左右摇摆的汽车,一会向左打满方向盘,一会向右打满方向盘,这样不翻车才怪。
而我们一直都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整,反对强权、霸权,帮助弱小,站在国际公理的一边。
因为我们曾经的百年耻辱,让我们更加痛恨强权、霸权,也更明白霸权是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
所以,我们走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是让大家一起共同发展,一起做大蛋糕的道路。
跟美国这种靠掠夺收割他国的霸道模式,显然是完全不同的。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也是当前新旧国际秩序更迭的过程,从美国那套霸道模式,更迭成我们这套王道模式。
美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搞霸权收割,整天也觉得我们要搞霸权收割。
美国污蔑我们的所有事情,都是美国历史上曾经做过的事情。
有印尼记者提问:“世界越不稳定、不确定,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国家就越容易沦为牺牲品”。
王外长回答最后一句话是说:“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员,因为我们有着反殖反霸的共同历史、也有着共同发展振兴的共同使命。”
所以,我们当前和美国对抗,核心就是号召更多国家,共同反抗霸权。
刚好特朗普是那种不加掩饰展现帝国主义逻辑的人,这只会让更多国家加入到反霸权的行列中。
(4)
CGTN记者提问:“DeepSeek异军突起,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也有人说,美国无法接受中国科技的创新领先,有可能会“比不过就抢”、“得不到就毁”,这是他们对中国科技崛起的本能反应。您如何看待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
王外长则回答:“这段时间,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了人们的想象。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神舟”、“嫦娥”,再到5G、量子计算,DeepSeek,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从未止步,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
“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暴风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哪吒闹海”、“一飞冲天”的舞台。”
王外长这个比喻是恰到好处,因为正好也是哪吒2刚取得惊人票房。
美国越封锁,我们科技反而发展越好。
美国给我们的压力,最终只会转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中国人的智慧是美国封锁不住的。
这个DeepSeek才刚出来不久,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已经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美国在科技的打压封锁,反而在加速我们发展。
正如王外长所说:“小院高墙挡不住创新思维,脱钩断链最终将孤立自己。”
(5)
路透社记者提问:“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就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新一轮关税。与此同时,他也表示希望同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与特朗普第一任期相比,中方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与特朗普政府打交道的方式将有何不同?”
王外长第一段回答就很精彩。
王外长说:“相互尊重是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前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幻想一边对华打压遏制,一边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这种“两面人”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双边关系的稳定,也无法建立起彼此的互信。”
这里实际上就是指特朗普这种一边说“希望同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一边不断加关税的双面人行为。
这是特朗普经常干的,比如特朗普之前还说他喜欢泽连斯基,结果下一句就要转手把泽连斯基卖了。
当特朗普说喜欢谁的时候,往往就是想宰人。
当特朗普说跟谁关系好的时候,往往就是要坑人。
王外长还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美国应该复盘一下,你们从这些年的关税战、贸易战中得到了什么?贸易逆差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制造业的竞争力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通胀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民众的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中美经贸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如果选择合作,将实现互利共赢;如果一味施压,中国必将坚决反制。”
王外长这些反问都相当犀利,直戳美国痛点。
特朗普2018年开始打贸易战以来,美国贸易逆差从2018年的8913亿美元,上升到2024年的9184亿美元。
中国的贸易顺差,从2018年的3517.6亿美元,上升到2024年的7679亿美元,翻了一倍。
这7年过去了,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上升了吗?显然没有,波音飞机这两年频繁出事,就是美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通胀好转了吗?美国在经历2022年的高通胀后,虽然去年通胀率一度回落到2.4%,但最近连续4个月上升,又回到3%的水平。
(6)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有一种论调,认为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不等于一个中国原则,没有明确台湾主权归属,没有阻止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您对此有何回应?”
王外长回答:“这种论调是在公然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战后国际秩序,十分荒谬和危险。散布这种论调的人,首先应该补一补基本常识。”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既是历史,也是事实。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台湾重回中国版图。主要战胜国当年发表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要把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日本也宣布承认《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这些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一决议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彻底杜绝了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任何可能。”
王外长这里还提到:“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
王外长这个说法其实不是现在才这样,长期以来,联合国秘书处法律事务部门针对所有涉台问题的法律意见均明确指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
联合国官方文件对台湾称谓也是“台湾,中国的省”(Taiwan,Province of China)。
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可以被美国模糊的空间。
王外长在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也有一段精彩的回答。
王外长说:“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台湾回归中国已经80年了,日本仍有人不思反省,与“台独”势力暗通款曲。我们要正告这些人,与其鼓吹“台湾有事,日本有事”,不如谨记,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
过去几年,日本一直有政要鼓吹“台湾有事,日本有事”,王外长则很简明扼要的说:“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
说白了,就是这些日本政要,甘心充当美国的炮灰,来没事找事,配合美国拱火东亚罢了。
反正这些跳梁小丑也蹦跶不了几年。
我个人估计,可能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