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对格陵兰下狠手?
作者:李大闲人 虽然是世界第二大岛,可作为地球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且极度寒冷,格陵兰岛在特朗普二任前,受到的关注度微乎其微。 格陵兰2009年通过全民公投,获得了独立的权利,但由于担心失去丹麦经济支持,格陵兰没有这样做。丹麦如今仍负责格陵兰的外交国防和货币政策,并且每年对其提供近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2016年以来,东大不断增加对格陵兰岛的投资,成为该国最大的投资者。 根据2022年的统计数据,东大从格陵兰的鱼类进口量约3.53亿美元,向格陵兰出口的商品价值约7.58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出口商品为600万美元,进口3600万美元。 直到特朗普的平地惊雷,只用几句口炮,就改变了时局的平衡。 特朗普说美国要并入格陵兰的原因是稀土矿,自媒体上关于其矿产也说的比较多。今天不说稀土,说说格陵兰重要的地缘价值,尤其是越来越近的北极航道。 北极地图 如今的全球气温已经失控,不断上升的海水温度,使得更多的北极海冰加速融化,2030年北极可能就没有海冰。即便是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北极也可能在未来数十年内出现“无冰夏季”。 科学预测,2030年有能力穿过1.3米厚冰层的冰级货轮将畅行于北极航道,而北极航道运输货物占亚欧贸易的比重将达1/4。 北极航道示意图 当前我们与欧盟的贸易,需经马六甲、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一旦北极航道开通,这一航线将缩短大约三分之一,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从安全的角度,我们终于能够破除“马六甲之困”,绕开美国海洋霸权的袭扰,为经济外循环找到另一个答案。 我们已经将自己定位为“近北极国家”,参与北极事务。23年国家同意吉林将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意味着未来吉林-海参崴-欧洲将成为我们在北极航道上的常规路线。 通途决定命运。当奥斯曼土耳其雄霸亚欧交通要道,欧洲被困在原地,陷入黑暗的中世纪。而新航线的发现,将欧洲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经济上突飞猛进,政治上浮云直上,文化上文艺复兴。 如今我们与美国的贸易额不断萎缩,还持续被美国制裁,外向型经济被迫重构; 而如果拥有了北极航道,不仅国家安全获得支点,也意味着我们整个外循环迎来彻底的更新。 随着俄乌停战的临近,以及特朗普的上台,俄罗斯对外的实用主义一面在上升。毕竟面对西方持续的封锁,俄希望将更多的潜力发挥出来提振经济,并希望北方航道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回旋空间。 俄罗斯是一个典型的北极国家,其北极海岸线长达两万四千公里。在所有北极国家中,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常住社区数量最多,总人数超过两百万,约占全球北极人口的一半。 当年的日俄战争,波罗的海舰队历时六个月才到达远东,结果在对马海战中全军覆没;而如果有了北极航线,历史的走向可能永久改变。 随着大陆上许多易于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枯竭,俄罗斯保持能源超级大国地位的唯一途径就是向北推进,并在恶劣的气候和天气条件下发挥其海上钻探的能力。 更关键的是,漫长的北极海岸线仿佛俄罗斯柔软的腹部,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这一通道,以确保对北约的核威慑。 如今,俄罗斯投入大量资金,增强和现代化其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包括重启部分20世纪90年代停用的苏联旧设施,并新建了搜救中心、深水港、空军基地和防空导弹综合体等设施。 中俄对北极航线都有深刻的认知,双方在北极的合作不断深化。我们正在帮助俄罗斯开发价值200亿美元的北极液化天然气二号项目,是中石油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的坚守,阻止了该项目的崩溃。 如今特朗普的草台班子把口号喊得震天响,不停用“赢学”发功;但具体能实现多少,有多少改变,能不能忽悠得了玩弄地缘的老狐狸,还未可知。 后俄乌时期来临,地缘重构的关键时刻正在来临。 静看云起。
来源:地安门外一闲人(ID:damyy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