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雷霆反击,跟以往有4点不同!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
4月4日,中国对美国的所谓对等关税措施实行雷霆反击。
从2018年到现在,美国多次对中国加征关税,作为反击,中国也多次对美国加征关税。我作为中国网民,也写了多篇文章,谈论对中国反击的感受。
但我以前谈感受时从来没有用“雷霆”二字,今天是第1次。
以我的理解,“雷霆”二字的主要含义有四点:
第一,最高。
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幅度高达34%,这是前所未有的,是历次当中最高的。
但这一条其实并不是我心中关于“雷霆”的核心含义,因为是美国先对我们加征了34%,我们才反加34%。这样的操作,中国在过去也是这样的。
我把这一条作为雷霆含义的第1条,是因为它数字大,比较抢眼。
在我看来,这个34%是起步价,是必须的,也是我预料之中的。就我的心理而言,它还没有以下几条更能引发我的思考和发言。
第二,所有。
对来自美国的“所有”商品都加征34%。
这一条比第1条要“雷霆”得多。因为:
以前美国对中国几乎所有商品都加征某个幅度的关税时,中国反击时往往只对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差不多同样幅度的关税。
比如特朗普第二次上台之后,分别在今年2月4日和3月4日两次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中国也反击了,幅度大体也是10%,但是美国对中国是几乎“所有”商品,而中国对美国只是“部分”商品。
所以,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前两次加征10%的关税的反击,中国的网民很兴奋,觉得有力度。但其实中国国内的有些专家,以及外网评论说,中国还是克制的。我其实还比较赞成“克制”这个说法。
而这一次,美国对中国是“所有”,中国对美国也是“所有”。——不“克制”了。
第三,加码。
如果说第2条仅仅是实现了对等,而第3条就是实现了加码。
美国这一次只是对中国加征了关税,而中国不仅对美国实施了同样幅度和范围的加征关税,另外还有几个大招,每一个大招都是雷霆手段。
如果说美国这一次对我们开了一枪,那么这一次我们对美国就开了n枪,网上有人总结成11枪,有人总结成7枪。
我今天谦虚一点,选个数字小的说,能归并的就归并,就说成7枪(其实不管几枪,都是归纳总结的逻辑有所区别而已)。
除了加征关税这一枪,还有:
商务部、海关总署对七类中重稀土实行出口管制。
商务部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商务部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海关总署暂停几家美国企业对中国输入产品。
市场监管总局对杜邦中国集团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顺便说一句,这提到的这些企业都是特朗普的死党,或者是共和党的基本盘
商务部对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调查和产业竞争力调查。——我为了把数字说小,专门把它归成一条了。
我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加码的六枪,是枪枪致命,不是虚晃一枪。这加码的6枪,每一枪做10期文章,都有话说。
要搁在过去,这每一枪都可以单独作为一次反击手段,但这一次是批发,一起上。
我还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加码的六枪主要针对的是共和党和特朗普的基本盘。对于美国国内那些不希望中美打贸易战的企业暂时都没有直接涉及。比如3月底来中国开会的美国公司高管所在的公司都还没有涉及。
这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更体现了即严厉打击仇视中国的死硬分子,又最大限度团结包括美国国内反对贸易战的人士、最大限度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方法策略。
我在以前多次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但世界上至少两个美国。我们对于不同的美国,应该有所区别,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打击效果发挥到最大。
第四,提前和引领。
以前我们历次对美国的反击都是等到美国的行政令正式生效之后发起。——虽然我们大多数是在他生效之后一个小时之内发布反击的命令。
大概的故事情节是,美国发布一个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行政令,行政令要在美国时间某年某月某日的凌晨00:01生效。
我们这边呢?我们往往是在北京时间当日12点01分以后大约一小时之内发布我们的反击令。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美国东部时间夏令时的凌晨00:01,就是我们这边的12:01。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在他的行政令正式生效之后,我们才发布命令。
而这一次不一样了,这一次美国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的生效时间是美国东部时间夏令时4月9日凌晨00:01,也就是北京时间4月9日中午12:01。
但我们发布反制令的时间是北京时间4月4日下午。
这个时间提前有重要的意思:
首先,自然就意味着我不再跟你谈了,没啥可谈的,所以不用再等了。
朋友们可别小看这一条,即便是中国在过去的历次反击中,中国也是要把谦谦君子的形象做到底,做到位。
而这一次不做了,依据特朗普经常反悔的脾气,即便他在行政令正式生效之前幡然醒悟了,我是啥心思都还两说呢。
其次,这次提前反击对全世界有引领作用。
特朗普这一次对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加征关税,其中10%的基本数是4月5日生效,像中国这样的更高关税是4月9日生效。
全世界都在观望,有的已经说了狠话,比如法国,表示要反击;有的迫不及待地宣布认怂,明确表示不反击,比如澳大利亚。
全世界为什么都在观望呢?
一方面,过去主要是中国在承受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其他国家经历的少,小心脏可能有点受不了,有个适应的过程。
另一方面,特朗普这一次发起的贸易战,对于任何一个单个的国家来讲都是不堪承受之重。
——顺便说一句,中国的压力也很大,这个我们要承认。我甚至在想,正是因为中国的压力也很大,已经退无可退,只能放手一搏。
那么全世界的观望心态中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全世界到底有多少国家反击?
这次是美国一个国家对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家行动越一致,反击美国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就越高。
而在这所有的国家中,中国的体量最大。中国是什么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其他很多国家的风向标,至少是很多国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这次这样做,让我想起了,2019年3月10日,波音737客机在短短半年内第2次坠毁后,第2天,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宣布该机型停飞的国家,然后全球几十个国家迅速跟进。
有意思的是,客机坠毁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最开始还表态说这个飞机是安全的。然后是中国停飞,然后是世界各国跟进停飞,然后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也说这飞机不安全了,然后也停飞了。然后是全世界都把他给停飞了。
所以,中国这一次反击,相比以前任何一次,时间都提前了,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以中国目前的影响力和体量,我猜全世界人也希望中国这一次能够引领一下。
我在以前多次说过,当老大这事儿,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但也不是你想不当就能不当的。
中国这次雷霆式反击的效果非常明显,中国在北京时间4月4日下午发布反击措施,那时候美国是晚上,美国人在睡觉,等他们早上醒来,股市开盘,也就是北京时间晚上9:30,美国股市就开始下跌,下跌,下跌。
本来,4月2日特朗普宣布他的政策之后,第2天,4月3日,美国股市就大跌,而且创了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然后是中国宣布反制措施,4月4日,美国股市继续下跌,两天蒸发市值47万亿美元。
但,我觉得这只是开胃菜。
我的我的新书《你的钱是你的钱吗?》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股票的价格,从长期来看是由股票的价值所决定的,但从短期来看是由市场的心理决定的。
所以,美国股市大跌,目前主要是因为对美国心理造成的恐慌,接下来我们要把这种心理上的恐慌变成实质性的效果。——只有心理上的恐慌,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让美国真真切切地身上知道疼,而不仅仅是心里觉得慌,才可能让他幡然悔悟,迷途知返,才能够让世界贸易秩序回归正常,也就是回归到中国《道德经》里面所说的“道”。
写完这些文字,我坐在小板凳上,使劲的往下顿了几下,确认它真的非常结实,于是我就放心了。因为,接下来,我会在这个小板凳上坐很久,安静地思考中国的未来,安静地见证美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