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病中惊坐起,拜登竟是我自己!
来源:大树镇巡抚
微信ID:dashuzhenzhang
人都有“相信后人的智慧”的习惯,例如疫情期间拜登通过印钱大发债,创造了4年美国GDP增长30%的统计学奇迹,给自己刷政绩的同时还向美国群众大撒币,狠狠地拉了一波好感。
凡事有得必有失,放水是要通胀的,欠债是要还的。
今年美国国债就有近10万亿到期,特朗普作为“后人”没什么智慧,只能不顾吃相要求盟友购买美国100年无息国债,简直明抢。
我们和美国的节奏正好反过来。疫情期间美国是通过货币宽松和发钱来促消费保内需,而我们做的是促生产保外需。
当时,在国外产能因为防疫躺平受到冲击时,只有我们维持了生产能力,有了非常耀眼的出口成绩。
而我们的代价,则是牺牲了消费和内需:很多没获得现金流救济的小微企业和小店没能挺过来,城市购物广场至今没能恢复19年的繁华热闹。
如今,被拜登透支了钱包的特朗普搞收缩开源节流和制造业回流,也就是从促消费转到促生产,在内需和出口之间选择出口。
作为应对,我们有可能继续逆着美国的节奏操作。
刘备曾说过,“行事每与操反,事乃可成。”展示自己鲜明的立场的方式就是直接反过来。
波尔布特也曾经说过,敌人反对我说明我做对了,朋友支持我说明我做对了,如果朋友反对我,那他就变成敌人了。
在疫情期间,我们对宽松十分克制,是因为当时国外产能形成了巨大空缺,我们无需通过汇率提高出口竞争力。
而且当时美国保持着较高的利率,我们如果降息有引起资本外流的风险。
如今,美国如果继续保持高利率,就要面临偿还更高的国债利息。现在高利率吸引外资的优势已经低于抬高债务利息的风险,美国很可能启动一轮降息。
同时,特朗普从对全世界加税改为对中国重点加税。然而因为转口贸易的存在,中国完全能通过中间商绕过美国的关税,加税不完全就是完全不加税。
在有中间商和竞争者的情况下,必须考虑促进出口了。
没了美国高息吸引资本的顾虑,有了继续保出口的需求,我们很可能在美国降息后也进入宽松的节奏。
除了外贸的考量,提升内需也需要宽松。
因为长期的路径依赖,我们提升内需的方式还是更注重供给端,如国补和消费券。
不久前终于有了新的方法,却是降低门槛鼓励消费借贷。而且低息大额度消费贷只开放了很短的时间,让人感觉是定向专供“自己人”置换高息贷款和证券用(《只给部分人放水,等于给其他人加税》)。
如果说现在特朗普是在效仿疫情期间的我们控内需促生产,那未来我们很可能效仿拜登,在美国降息的消息敲定后采取宽松的政策保内需促消费。
垂死病中惊坐起,拜登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