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奥纳多·阿图奇:中国外交部援引的这部作品,唤起了拉美人民的集体记忆
【文/里奥纳多·阿图奇】
在一次富有历史与政治象征意义的行动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援引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经典著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有力回击了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的近期言论。贝森特在访问阿根廷时,指责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进行“掠夺性”投资,称北京通过不可持续的债务控制矿产资源。对此,中国严正回应:美国长期对拉美欺凌掠夺,让拉美成为“被切开的血管”,美方无权对中拉合作品头论足、指手画脚。
通过援引加莱亚诺,中国政府不仅捍卫了自身投资战略,还在意识形态层面明确站位,参与到与西方的地缘政治博弈中。林剑的回应超越了技术性辩驳,唤起了拉美人民对数世纪殖民掠夺、美国支持的政变以及美主导金融机构强加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集体记忆。
这一外交举措正值特朗普第二任期,远非单纯的贸易争端,而是一场叙事之战。美国试图以“民主”与“自由市场”的陈旧说辞维持其在拉美的传统影响力;而中国则以战略伙伴的姿态进入全球南方,提供基础设施、技术和能源投资,强调相互尊重、不干涉内政与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援引加莱亚诺具有深远意义。这部1971年问世的著作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揭露了帝国主义如何榨取拉美财富、输送至北方强权。该书曾被军事独裁政权查禁,成为争取主权与社会正义的象征。如今,中国外交将这部作品引入当代博弈前沿,不仅挑战美国的话语霸权,还在政治与文化层面争取拉美国家的共鸣。
在全球资源与影响力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深刻认识到,赢得民心与思想与签署商业协议同等重要。当北京提醒世人,是帝国主义切开了拉丁美洲的“血管”,它不仅在全球南方确立了象征性、意识形态与战略上的领导地位,也迈出了大胆一步。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