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的外贸人如何看特朗普加关税?
来源:知乎 作者:冥河淘金
人在装柜,刚下叉车。

作为外贸小老板,中国外贸巨人的神经末梢,从上周末懂王发疯开始,不少朋友私信或者邀请我谈谈看法和影响,但是实在没空。
几个美国合作商紧急要求立刻加班装柜发货,为了赶船期,全员加班生产装柜。
老美合作商也发疯了。
大港如上海宁波船期排满了,疯狂打电话找船,终于找到山东一个小港还有空仓。
没办法连夜装柜,今天终于搞完了,上来吹吹 。
个人认为对于中国外贸人来说美国市场长期看衰,短期分化,有人利好,有人利差。
外贸行业实在太巨大了,几万种商品不是一刀切就万事大吉的。
从朋友圈的反应来看,做大件低货值的对运费敏感的行业很难受(关税直观反应在从中国到美国的运费上),如果是大件低货值的同时含钢铝更难受。
但是如疫情突然来临一样,玩口罩的一飞冲天。
有豪杰正在抓住这次机会梭哈一把,实现财务自由,容我最后再讲。
还有这几天没事翻翻知乎,发现大量的投降论,这些人是不是忘了2018年特朗普的各种操作了?
难道各位2018的时候还在上小学?
要说最愿意看到投降的应该是我。
对于外贸人来说,按部就班赚小钱钱是最好的,没人喜欢变动。
但是我看到34% 出来第一反应就是支持硬刚,因为投降没用啊。
特总这人,我怀疑有印度血统,各种协议跟擦屁股纸差不多。
跟他谈判如同跟印度人做生意一样,一般人还价,你要100,我喊50,最后大概会在75成交。
印度人还价,你要100,印度人喊50,在75达成一致后,75这个价码不会成为成交价,而是会成为印度人的保底。
接下来他会喊价37。
川普这种没皮没脸,签的协议不爽,过几天立马造个牌重新再来一次。
2018年国家签了一个协议购买农产品换取关税降低,结果他又想勒索东西又弄了个牌来敲诈。
所以你投降只会换来更多的报复,毫无意义。
从我外贸圈子朋友反应来看,除了个别常年反贼(老共所有政策都是坏的)支持投降,其他鲜有发布投降论,因为大家都是外贸老炮。
做生意从来不是必须乙方退让才能做成的,舔狗没有好下场。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为什么外贸上就要投降呢。
大家成为合作伙伴,是价格,质量,响应速度的综合平衡,包含了多次的互相扳手腕。
就像我合作了八年的一个美国小商户,他在印度也有一个供应商,价格比我们低30%。
但是这次突发事件,他要求三天内做1000个货做出来并装柜。
印度哥只会告诉他“No problem”,然后三天后两手一摊,虽然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没有按期完成。
那么你完成了多少?300个。
那你赶紧发过来吧。
对不起,没有船期。
如果没有我们,老美肯定选择空运。
等拖拖拉拉到了,发现只到了200个,100个不合格。
以上纯属段子,请投诉我的哥们手下留情。
而且印度的空运堪比我们的船运,所以中国外贸不仅仅是外贸人的努力,还有背后巨大基建的高效率和庞大而辛勤的工人。
这才是中国手里最强的王牌。
就像昨晚装柜,开集装箱的货代司机表示理解。
自己早早就睡了,等着半夜三点起来发车走今天上午赶到港口。
港口高效率的通关和转运,保证今天能上船过几天开往美国。
我写这一段主要说明的是,影响美国通关效率的主要是海关查验放行的问题。
现在加大关税必然会导致低报关,或者虚假报关等降低税费的问题。
那么美国海关必然会加大抽查柜子的力度,这就大大降低了放行速度,造成通关拥堵。
如果中国这边再没有高效率的配合,必然导致美国进口商备货量大,盈利风险高,账期拉长。
进口商必然会提高售价。
所以叠加的其他问题最终在几个月之后形成持续的通胀,那个时候才会真正影响美国人。
同时我不看好川普的这个关税玩法的结局。
因为美国政府实施政策真正的抓手是企业,典型例子就是新疆棉。
这里也体现了民主党的阴狠和老道。
为了搞中国的企业,从野鸡媒体搜罗了一个黑材料炒作一下,给中国设置了一个靶子。
告诉美国企业如果你们使用新疆棉,后果自负。
因为这个新疆棉光靠海关去围追堵截,就海关那点人和工作效率,一点用没有。
但是美国企业就要掂量掂量,万一被查到,我损失的够不够我赚的,所以只能执行。
而且美国企业也是需要具体执行人的,这个理由也不是什么假大空的理由,而是美国人完全感同身受的棉花和皮鞭子。
那么企业在内部动员的时候也好办,就算企业虚与委蛇,消费者也会义愤填膺的举报。
同时美国政府还搞了几个认证棉花的空壳公司方便寻租和套利。
你看,一个简单的黑材料,民主党动动小手,企业全部动员,史密斯专员吃饱喝足,只有中国蒙受损失叫苦连天。
因为这玩意很难自证。
但是川普对全世界开关税战,搞了个烂理由,首先就师出无名。
中国这边反击理由完全立得住,还争取了全世界的民心。
美国企业蒙受损失,大企业也会被中国敲打,美国消费者对通胀那必须骂娘。
企业和人民完全站到对立面,那么必然企业有冲动去搞一些小动作。
川普的兵只有8小时上班的海关和缉私队,这点人手面对人民的汪洋大海,完全不够看。
最终千疮百孔,只能惨淡收场。
川普希望制造业回归美国,我个人认为很难 。
因为19年的时候本人尝试过去越南开厂。
没搞过工厂的人,很难想象开厂的困难。
工厂从来不是简单的买个机器找几个黄毛然后框框就开工了。
开工厂最首要的条件是有足量的稳定的订单,而且这个订单是要赚钱能覆盖掉很多风险的。
如果你有100的订单,只能开30的配套工厂。
因为客户随时会跑路,机器随时会宕机,员工中随时会刷新一个搞瘫全厂的野怪,就连食堂大妈都能玩一次团灭全厂的食物中毒。
如果你把订单全压在自有工厂上面,那你就等着完蛋吧。
所以工厂老板见客户,首先问的是你有多少量,其次才是价钱。
只有足够的量维持生产,持续的发工资,保养机器养熟练工。
哪怕这个单子不赚钱,其他小单子上面赚一点钱,如果遇到风口赚个大的就发了。
所以沃尔玛的单子,为什么利润被盘剥的很死,还有老板愿意做。
无它,量大,养工厂。
中国的伟大之处在于外发。
我接了单子,分发给下面的小作坊,分摊风险。
100的单子我分给几家做,每家一点点,就算存在质量问题其他方面也能覆盖掉。
由此就慢慢形成了产业集聚,配套的上下游产业也会过来。
其他地方机器需要螺丝可能要等几天时间,而这里只需要骑个电瓶车去村口五分钟就拿到。
这样形成了高效配合的产业带就把中国其他地方的同业态都挤死了。
越南那边啥也没有。
你去开厂只能是像三星这样的大企业先过去慢慢形成产业带。
沃尔玛作为一个渠道企业,只能用巨量的订单倾斜软硬兼施让企业过去。
企业也会算账,这个量必须覆盖掉所有风险才能跟过去。
因为当地响应很慢,配合效率很低。
沃尔玛等大企业采购的品种包罗万象,并不是每个品种都有很大的量。
所以最终导致只有最基础款的量大的品才能在东南亚落地,其他的品只能在中国做。
那么美国要回归制造业,首先要能搞定的也就是基础款。
你没看错,美国要首先抢的是东南亚的生意。
如果美国说对不起我要中高端的产业,这一块的肉中国就算死了也不会让。
你看比亚迪,恨不得拉爆贷款半价倾销。
国内的同行都被打出了狗脑子,哪能轮得到美国人。
最近印尼最大的纺织企业之一PT 破产重组。
如果东南亚人工便宜,为什么服装这种简单的活都干倒闭了呢?
我自己也做服装,出口到印尼的服装属于敏感货,包括清关的海运运费是到美国的两倍以上。
你没看错,即使印尼更加接近中国。
即使在这种保护下,印尼的本土服装业也被中国服装同行打的满地找牙。
因为中国同行在高工资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组织效率和管理降低综合成本。
而且中国的疯子敢于为了挤死本土同行搞低于成本的倾销。
更别提上游面料织布机厂商前年研发突破,把织布效率又提升了一倍。
还有各地疯狂扩建运河等基础设施未来会更加降低成本。
所以从商业打法、工厂管理、底层研发、基建等各个方向的疯狂内卷造就了如今的恐怖产业巨人。
就像上面我提到的织机突破,这个新闻在电池研发都要变成落后科技的中国能溅起一点水花都算是成功。
所以很多变革发生在无人的角落而我们根本不知道它的巨大能量。
剧烈的竞争让我们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感到苦不堪言,却忘了它也在悄然之中甩掉竞争对手一大截。
这是人民的洪流,最根本是中国人自强向上的精神。
下面这个图是一个随身听,在二十五年前的时候绝对是个时髦的东西,科技含量满满。
我当年攒了很久的零花钱,才买了一个知名品牌日本品牌爱华的。
我当时注意到这个东西MADE IN INDONESIA,当时还感叹印度尼西亚应该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
那么二十五年前就能生产随身听的印度尼西亚现在应该很多高科技产业了吧?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即使是印度尼西亚二十五年前就掌握了黑科技,也没有诞生一个哪怕是随身听的产业链。
另一个跟中国很像的大国——印度放开了吹,取代中国,短期内都很难撼动中国的地位。
向上攀爬的每一步都很辛苦,包括无数次试错的失败。
中国今天的成就包含了无数的偶然,不能因为第五个包子吃饱了,就说前面四个包子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