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如虹的李在明!
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3月26日,韩国首尔高等法院对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作出二审判决,推翻一审结果,宣布其无罪。
此举为李在明顺利参选韩国总统初步扫清障碍。
之所以说“初步扫清障碍”,是因为检方第一时间表明将继续上诉至最高法院,理论上李在明能否顺利参选总统仍有变数。
按照韩国法律,最高法院应当在二审宣判后三个月内(即6月26日之前)作出三审判决,若维持无罪判决,李在明的政治前途将不受影响;若作出有罪判决,李在明不仅会失去国会议员资格,还将在十年内被剥夺被选举权。
4月4日,备受关注的尹锡悦弹劾案宣判,最高法院裁定弹劾成立,罢免了其总统职务。
不得不说,韩国最高法院的法官们是懂政治的,由于总统被罢免后须在60天内举行大选(定在6月3日),使得大选投票时间发生在李在明案终审宣判之前。
如此一来便可以参考特朗普案的处理方法。

2023年4月4日,特朗普走进纽约曼哈顿刑事法院,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遭到刑事指控的卸任总统。
众所周知,特朗普在大选前被民主党搞了一身官司,但涉及“选举资格”这种重量级的案子法院是不敢轻易判决的,因为会给选民司法干预政治的印象,严重撕裂社会,并惹来一系列争议。
因此美国法院的做法就是把刑事案件一拖再拖,事实上认可了特朗普团队的法律观点,即一旦作为当选总统,应享有与现任总统相同的豁免权。
2024年5月30日,陪审团裁定特朗普34项一级伪造商业记录罪全部有罪,特朗普团队立即提出上诉。
法院将二审宣判时间推迟到大选投票结束后的2024年11月26日,由于特朗普成功当选总统,宣判时间又再度推迟。
当时有拜登政府的司法部高级官员直言:“从各方面来看,这些案件已经过去了。”
2025年1月10日,纽约州最高法院法官就特朗普封口费案作出最终判决,宣判无条件释放,以遵守在任总统不能被起诉的政策。
同样的逻辑其实也适用于韩国法院与李在明案。
韩国检方2022年以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起诉李在明,指控其2021年竞选总统期间谎称不认识牵涉一起地产腐败案的关键人物,在国会作虚假陈述。
这跟特朗普的封口费案很类似,原本就属于“选举罪”,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选民去投,而不是法院来判。
简而言之,把政治案件交给选民去解决,选上了就一笔勾销,选不上再打入万丈深渊。
韩国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下届总统热门人选、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在明以46.1%的支持率继续领跑。
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方面,代总统、国务总理韩德洙以10.6%的支持率位列第二(尚未决定参选),前大邱市长洪准杓以9%的支持率排名第三,前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和前党首韩东勋分别以8.2%和8.1%的支持率排名第四和第五。
目前共同民主党和国民力量党正在举行党内初选,李在明获得内部提名已无悬念,国民力量党的党内竞争则处于“混战”阶段。
根据韩国盖洛普民调数据,无论国民力量党推出任何候选人,李在明领先幅度均在误差范围之外。
在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些保守派人事认为代总统韩德洙是“最大公约数”,他们觉得韩德洙立场中庸稳定,熟悉对美贸易,是个不错人选,甚至有议员公开宣称“希望韩德洙不要逃避时代的要求”。
然而仅就选举层面来看,1949年出生的韩德洙是一个没有政治魅力的技术性官员,如果推他出来选无异于保送李在明。
选举很大程度上是要调动选民情绪的,类似特朗普中枪后高呼“fight fight fight”,只有热血沸腾之人才能把最广大的支持者号召出来投票。
设想一下,即使某位韩国人支持国民力量党,可现在台面上站着的是一位温温吞吞的老头,又怎会有投票热情呢?

韩德洙是一位老派技术官僚,他的崛起跟现有国民力量党候选人支持率下降有很大关系。另外,近日美韩元首通话期间,特朗普曾询问韩德洙“是否会参加大选”,这被部分国民力量党人士认为是“良好信号”。
接下来重点谈谈韩国两大政治力量对于朝鲜以及其他周边国家的态度立场。
为了方便表述,不妨就把共同民主党及其支持者称为李在明派,把国民力量党及其支持者称为尹锡悦派。
我们首先问一个问题:李在明派和尹锡悦派谁更像是韩国的民族主义者?
答案是李在明派。
尹锡悦派看似对朝鲜很强硬,但他们事实上已经放弃了统一半岛,主张默认现状,联合美国与日本共同施压威慑朝鲜。
李在明派看似对朝鲜温和,但心中其实念念不忘大韩民国的三千里江山——三朝鲜里合一公里,朝鲜半岛南北总长1100公里,约合3000朝鲜里,因而又称“三千里江山”。
设想一种场景,假如今天朝鲜同意跟韩国合并,那么尹锡悦派未必会接受,而李在明派则将欣喜若狂。
简单来说,尽管过去几年尹锡悦激烈批评李在明等人“从北”“亲朝”,但作为一个选举制下的政治人物,李在明的任何一项重要主张都不仅仅是个人看法,其背后是有民意支持的,即韩国内部存在很强大的亲朝鲜力量。

韩国总统金大中访问平壤,2000年6月。后来有消息指,在金大中访问朝鲜前不久,其办公室曾敦促现代集团向朝鲜支付4.5亿美元援助款。

2007年10月,金大中的继任者卢武铉前往平壤会见金正日,而此前一年朝鲜刚刚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文在寅时期的朝韩高层聚餐,场面十分和谐。根据2022年4月22日的民调结果,韩国民众对文在寅的支持率为44%,而对候任总统尹锡悦的支持率仅42%。行将卸任的总统支持率高于候任总统,这是十分罕见的。
纵观韩国政坛的历次轮换,总体上存在两种外交政策框架——“亲美+亲日”VS“亲美+亲朝”。
尹锡悦为第一种框架的代表,过去几年的外交事迹大家很清楚,此处不再赘述。
文在寅、李在明是第二种框架的代表,他们主张“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自主均衡外交”。
所谓“均衡”也就是不一边倒,不搞“美日韩VS中俄朝”的阵营对抗;所谓“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最根本的一点即推动半岛统一。
按照规律,韩国的朝鲜政策高度受美国的朝鲜政策影响。
比如:“亲美+亲朝”的文在寅在相对亲朝的特朗普任内把南北外交搞得很好,但到了拜登任内就左支右绌;而“亲美+亲日”的尹锡悦在拜登任内风生水起,特朗普一上台又遭遇危机……
与前人相较,李在明的反日立场更为鲜明,他公开主张废除朴槿惠政府与日本签署的《韩日慰安妇协议》与《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
2016年11月14日,李在明曾就日韩两国签署《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在社交媒体上发言:
“日本不仅曾经侵略过朝鲜半岛,还在独岛问题上不断挑衅,日本实际上是韩国的敌国,朴槿惠如果签署协定、无限制向日本提供情报,那么她就不是我们的总统,而是日本间谍。”
2019年日韩矛盾升级、日本对韩做出口限制之际,韩国民族主义者频繁使用“土著倭寇”一词来攻击国内的亲日派,一度引发网络热战。
很多朋友会感到奇怪,通常情况下民族主义者对外是持强硬立场的,特别对于跟自己有直接军事威胁的邻国,更不会主张怀柔,为何韩国的民族主义者却亲朝鲜呢?
这里面有两点叙事逻辑。
第一,许多韩国民族主义者认为,亲日派其实就是日本殖民时期的既得利益集团,1945年后他们打着反朝、反苏的旗帜维持了财富和权力,用半岛分裂与阵营对抗来保障自身既得权,朝鲜是被他们妖魔化了。
第二,韩国民族主义者普遍认可金大中、卢武铉、文在寅执政时期绘制的和平蓝图,即通过帮助朝鲜经济开发、推动朝美建交来解决朝核问题,把实现半岛统一和民族复兴作为终极目标。
政治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描绘愿景的游戏,与美国的其他盟友相比,韩国两派的愿景最为南辕北辙,也最为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