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客在知名牛舌连锁店用餐后食中毒,竟是吃进了寄生虫
近日,日本知名牛舌连锁餐厅「利久」,被报道有民众到该店内用餐后,出现腹痛、上吐下泻等症状,就医后发现胃中出现寄生虫。
据日媒报导,日本仙台市一名50多岁的女子6月28日晚间7点30分左右,在仙台市泉区八乙女的「炭烧牛舌利久泉本店」用餐,吃了鲔鱼、竹筴鱼和鲈鱼生鱼片。她于29日凌晨3点左右出现腹痛、恶心和腹泻等症状,紧急就医后,胃中竟然发现寄生虫“海兽胃线虫”。
仙台卫生所表示,除了在利久用餐之外,该女子在3天内没有吃过生的海鲜,再考虑到她出现症状的时间,判断是在利久用餐而感染寄生虫。仙台市指出,利久提供的生鱼片未经过防止寄生虫感染的冷冻处理,也没有在处理鱼时仔细除去「海兽胃线虫」,处分店家在6月30日不得调理和提供生食海鲜。
海兽胃线虫是相当常见的寄生虫,进入人体数小时后,可能引发严重呕吐、胃部剧烈疼痛等过敏反应。海兽胃线虫主要寄生在鲭鱼、鳕鱼、沙丁鱼等鱼类上。将鱼肉在家庭用冷冻库(约负18度)冷冻两天以上,或用70度以上热度加热,就能杀虫。
日本人在食用生鲜鱼类时,是如何处理食材的?
那先要了解一下日本从业者在制作销售寿司刺身时,需要遵守哪些规定。为了满足日本人经久以来食用生鲜鱼类的习惯,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寿司店或者超市鲜鱼营业商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1)加工水必须是饮用水,或者是经过杀菌的海水,又或者是可以食用的人工海水。
(2)原料鲜鱼,必须鲜度良好。
(3)加工用场所必须洗净消毒。
在日本料理店,有鲜鱼,也有冷冻再解冻的鱼。为了保证生鲜鱼类的安全性,除了保持低温冷藏运输,在洁净的环境下加工以外,食用海鱼类,以及食用养殖鱼类,会减少细菌和寄生虫污染的可能性。当然如果鱼类经过冷冻以后,必然会降低其口感和质地。比如日料店吃到的金枪鱼冷冻的较多,但是吃的时候却并不觉得像是解冻过的。
日本人在对付解冻鱼类时是很有一套的:保持品质的最好解冻方法是冰水解冻。
具体做法是:盐水洗净(1L水30g盐) 将表面的水滴擦干净放在保鲜袋中 然后放在冰水中解冻 用吸水纸包起来,放在冰箱冷藏层半日到1日,让它熟成。如果您在家里自己做超市买来的冷冻三文鱼或金枪鱼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不去饭店也可以吃到好吃的生鱼片。
第二,芥末,酱油,醋,酒以及生姜和生鱼片一起吃,真能杀菌吗?
答案是,能杀菌。
芥末酱是生鱼片的经典搭配。通过看下面的表格,你会发现,芥末酱的浓度越高,杀菌效果也越强,它们呈正比关系。芥末里含有的抗菌物质是“烯丙基异硫氰酸酯”,这种成分占芥末辛辣比例的50%-90%之多。最神奇的是,这种物质在药理上,不仅具有抗癌、抗氧化的作用,还具有强烈的抗菌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也不在芥末君的话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同样,酱油、胡椒粉、醋、白酒、生姜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效果。但是,在使用这些调味料时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本身这些调味料是卫生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