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以色列悖论:犹太人终将再次流浪!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7-16 14:08:19 围观 : 评论

来源:鼠妈杂谈
微信号:gh_6186907f13df

图片

巴以、黎以、叙以、埃以,常年是国际政治热门名词。

中东不出点事,大家反而会觉得奇怪。

中东乱局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以色列以一敌多,俨然成了中东小霸王。

犹太人出了很多的科学家、哲学家,遗憾地是出不了一个战略家。

拉宾是鹰派,但他是明白人,他在以色列优势尽显的情况下推动中东和解,可惜被自己人杀了。

以色列往何处去,始终是以色列人需要回答的问题,更是内心深深的恐惧。

是继续当美国人的打手,还是被阿拉伯人扔进地中海?

是成为下一个亚特兰蒂斯,迷失在海洋的最深处,还是改变信仰融入其他民族。

是将阿拉伯人全部消灭自己坐大,还是被阿拉伯人灭国,继续流浪?

这种恐惧,源于其自身的生存悖论,悖论不除,以色列始终无法名正言顺,始终无法求得安全。

悖论一:建国悖论

成立一个国家并不难,拥有土地、人口、一定的组织就行,难就难在被国际社会认可。

大多数国家是历史建国,就是一群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大家也就认可了。

有的是强盗建国,比如英国人跑到美洲建立美国,跑到澳洲建立澳大利亚等。

有的是民族建国,比如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南斯拉夫、苏联被肢解后,根据民族成立了一堆国家,一战前世界只有49个国家,现在联合国成员有193个。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民族概念与西方完全不同,西方的民族概念是指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与他们自古希腊传承下来的小国寡民的思想有关,按照他们的定义,广东的汉族和黑龙江的汉族就不是一伙的,北京的回族和宁夏的回族就不是一伙的。

中国的民族概念是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语言可以不同,地域可以不同,生产方式可以不同,文化可以不同,但大家都认同中华民族,都认同炎黄二祖,这是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

只有以色列比较特别,它是《圣经》建国,问题是犹太人的《旧约圣经》大家都不认,基督教不认,伊斯兰教不认,佛教不认,世俗国家更不认。

图片

你说你们的上帝给了你们这块地,那2000年前的地契呢?你拿着现在印刷的《圣经》来糊弄,谁家还没个神话故事?《聊斋志异》《西游记》《封神榜》《山海经》要不要了解一下?按以色列人的逻辑,中国人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连月球都是中国的?仙界、神界、魔界、人界都归中国管?

现在有美国罩着你,美国倒下呢?你的逻辑还怎么自洽?

不过你别说,以色列1948年建国,1947年就在山洞里发现了写在羊皮上的希伯来语《旧约圣经》,你说神奇不神奇!

图片

咱不说羊皮能不能保存2000年,咱也不说中东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地方哪来那么多羊皮可供书写,咱就说希伯来语中断了2000年,而文字是不断变化的,以色列人怎么就确定是《旧约圣经》呢,欧洲人是看不懂他们的古籍的,我们的甲骨文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论证的,至今,中国文字博物馆仍在悬赏,破解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仍有近3000字等待大家去破解。

图片

真的是犹太人聪明?真这么聪明怎么还四处流浪,到处不招人待见呢?

土地不是自己的,这是以色列的硬伤。

阿拉伯人、波斯人从来没有伤害过以色列人,以色列能建国就是因为欧洲反犹,欧美人有一种补偿心理,欧美想当道德婊让以色列人建国,为什么不在欧洲建立自己的国家,却要伤害从未伤害过他们的阿拉伯人?

实事求是不好吗?非要给自己找这么一个“高大上”的理由,未来必遭反噬。

悖论二:卖惨悖论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然后被新的屠龙少年所灭,这是历史常态,根源是权力的诱惑。

犹太人从未屠过龙,却也成了恶龙。

它能建国的主要原因是卖惨能力了得,并非依靠自己的努力,却也干起了“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春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的勾当。

伊尔贡、哈加纳、莱希是犹太复国主义的三大恐怖组织,他们不仅杀阿拉伯人,还杀英国人、美国人、联合国调停人员,他们不仅屠杀平民,还直接击落民航客机,可以说,以色列就是暴恐立国。

建墙、断水、断电、断粮、断油、使用白磷弹,这是要将巴勒斯坦人赶尽杀绝的节奏,这是逼着所有加沙人只能以死相拼,究竟谁是恐怖分子,明眼人一看便知。

以色列的悲惨人设呢?这种国家恐怖主义值得他们的苦难。

现在,犹太人依靠自身在媒体领域的优势控制舆论,逼着大家站队,结果在中文网络惨遭打脸,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受害者”成了加害者,典型的病态心理。

图片

悖论三:宗教悖论

世界三大一神教是一个祖宗,他们都认亚伯拉罕,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认为他们的神能救世人,也就是什么人都救,只有犹太教认为上帝只救以色列人。

你以色列人长两个脑袋,八个屁股啊,上帝只救你们,那我们不是人?

是的,犹太教就是这么想的,其他人的死活跟他们没有关系。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以色列能暴恐立国,什么人都敢杀了,反正上帝只拯救他们。

原本土耳其还曾与以色列做过“朋友”,结果,2010年5月31日,以色列海军突袭土耳其籍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只“马维·马尔马拉”号,造成8名土耳其籍人死亡,从而引发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外交局势,这下好了,以色列跟所有邻国都成了敌人。

一神教的排他性造就了三大一神教的千年恩怨,这是一神教的尖锐对立,以色列跟所有世俗国家也不对付,做不了朋友。

一神教都不能与时俱进,现在都处于极端保守的状态。

基督教的宗教改革是回到保罗时代;

伊斯兰教的瓦哈比主义是梦想回到阿拉伯帝国时代;

犹太教则是一直没有变过,他们固守自己的那一套极端想法,无法真正融入世界,是没有未来的。

同时,犹太教义认为,犹太人流浪是上帝对犹太人的惩罚,并不支持犹太人建国,正统犹太人哈瑞迪人天天跟着其他人反对他们的政府。

悖论四:地理悖论

中东连接亚非欧,是世界地理的十字路口,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地中海五海环绕。

不管哪个方向出现强权,都会控制中东,以中东孱弱的资源条件,是扛不住大国冲击的。

中东位置很重要,资源却很贫瘠,所以三大一神教都强调不吃猪肉,因为猪光吃草是养不活的,就存在与人争粮的问题。

网络上总有人吹嘘以色列的农业水平有多高,其实粮食自给率只有5%,真正水平高的是荷兰,4.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年的农业增加值达到了1000亿欧元。

强大如阿拉伯帝国,在其壮大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资源。

西面,伊斯坦布尔城高墙厚,打不进去,只能调头从北非进攻欧洲,结果遇到了比利牛斯山。

北面,遇到了欧洲最高的高加索山脉,打到现在的车臣打不动了。

东面,打通了中亚,但在帕米尔高原面前,阿拉伯帝国也打不动了。

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况且如此,何况只有2.5万平方公里的以色列,自己是养不活自己的。

以色列能不能自己做大呢?不能,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出现一个超级钉子户,大国还怎么控制中东呢?一有想法就会被掐灭。

中东国家天天吵吵闹闹,才符合大国利益,在以色列拥有绝对优势的时候,也不敢对外呲牙,只能对巴勒斯坦搞蚕食政策。

中东很贫瘠,更是四战之地,以色列人到美国找块地,也许更好,那里是北温带,有50%的平原。

图片

悖论五:打手悖论

美国控制世界有三大抓手:欧洲、中东和东北亚。

欧洲对付俄罗斯;

以色列作为中东打手对付阿拉伯世界;

韩国作为计划战场,日本作为后勤基地,用来对付中国。

做打手,是不能有朋友的,不然的话就会有羁绊。

以色列做打手,有着天然的优势,犹太教传内不传外,与其他人天然不同,本就不想有朋友。

但做打手有两个致命的问题,一是黑老大不能倒,老大一倒,打手第一个当炮灰。

二是打手不能做大,大到老大控制不了,老大第一个就会灭了他。

这就尴尬了,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不了主,关键是老大倒了,会被所有敌人食其肉、饮其血、寝其皮。

做了打手,就回不了头,这是打手的宿命。

图片

悖论六:强硬悖论

以色列在中东立足,一直执行强硬原则,属于睚眦必报的类型。

以色列打过所有邻国,而且都打赢了,这给了以色列人一种虚妄的霸王心理。

但你逼得巴勒斯坦人活不下去,巴勒斯坦人就跟你拼命,正面对抗打不过你,那就化整为零,跟你打“零敲牛皮糖”。

一个人就能搞一次人体炸弹,你怎么防?你就必须对所有人群进行检查、筛分,这种代价是巨大的。

你对加沙实施封锁,十几米就建一个岗楼,就像当年鬼子建碉堡一样,你要派人值守吧,得轮换吧,得有后勤保障吧。

以加沙为例,三面周长70公里,按15米一个岗楼,三班倒,哪怕一个岗楼只派一名士兵,也需要14000人,加上后勤和机动部队,至少需要20000人,这还只是平时。

图片图片

你把约旦河西岸蚕食得像马蜂窝,要守不连贯的点状目标,你得派人常态化巡逻吧,这要多少人?得轮换吧,得有后勤保障吧,兵力远高于加沙地区。

图片

加沙海面还要封锁,得有几千人吧。

图片

北面的真主党是以色列真正的“敌人”,他们的能力远非哈马斯能比,以色列不得不重兵防范。别以为用寻呼机摧毁了他们的指挥系统,他们就投降了,重建需要时间,好戏还在后面。

以军一共不到18万,还有人可以调动吗?

这就是以色列军队越来越不行的原因,正规军队变成了治安警察,天天从事盘查工作,作战能力下降,人手不够,以色列不得不一下子动员36万预备役。

图片

能不能一劳永逸解决哈马斯和真主党呢?不能,要是能的话,以色列早就干了。

但是不对哈马斯进行报复,又没法向国内交代,于是,以色列喊出了准备两线作战的豪言壮语。

这种强硬看起来很爽,其实是色厉内荏,不可持续。

但以色列不能输,输一次就会输掉所有,所以,必须强硬到底,直到支撑不住,轰然倒塌。

悖论七:和平悖论

1979年,埃及跟以色列签订了《埃以合约》,埃及收回西奈半岛,以色列可以通行苏伊士运河。

没有埃及,就没有战争,没有叙利亚,就没有和平。

中东国家中,埃及人口最多,埃及不参加,中东战争就打不起来。

和埃及签订和平条约,老老实实过日子不好吗?

1982年,以色列以其驻英国大使被暗杀为由,主动发起了第五次中东战争,发生了著名的贝鲁特大屠杀。

以色列太欺负人了,但中东大国都不敢跟以色列正面对抗,不敢出头,阿以矛盾就变成了巴以矛盾。

正面打不过,可以打游击战,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跟以色列周旋,并与拉宾于1993年签订了《奥斯陆协议》,这份协议中,巴勒斯坦是作出巨大让步的,本质上,这是一份自治协议,巴勒斯坦不能有军队,只能有警察,事实上,法塔赫放弃了建国的梦想。

结果,拉宾被以色列极端分子枪杀,拒绝执行《奥斯陆协议》,法塔赫成了绥靖派,单方面执行协议。

以色列极端分子不干,巴勒斯坦人也不干,他们认为这就是一个卖国协议,于是,哈马斯就成了抵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哈马斯现在跟以色列谈判,争取的也是时间,你不让加沙活,我们就斗到底。

哈马斯正面对抗打不过以色列,打游击战吧,自己也会损失惨重,哈马斯说,干脆我们也不建国了,我们全部并入以色列,成为以色列人,只要享有公民权就行,以色列又不干。

没办法了,只能拼了!

2006年黎以战争中以军的窝囊形象,哈马斯的屡次得手,早就打破了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以色列嚷嚷着要两线作战,明眼人都知道以军无法彻底消灭任何一个方向的“敌人”,除非以色列将所有加沙人全部杀光,但那样的政治代价谁也承担不起。

和平是双方的,利益全都要,不给别人出路,和平就没法谈。

犹太人终将再次流浪

骑墙是小国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门,就是安全抱最粗的那根大腿,跟着大哥投个票、表个态支持一下就行了,但不轻易得罪其他国家,更不轻易出卖自身核心利益。

像以色列这样政治、经济、军事全部绑定美国的不多见。

所以,有人说,美国霸权存在一天,以色列就会存在一天,但美国已经不敢在任何战场全情投入了,沙漠里莫名其妙冒出来的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机让美国人很头疼,万一戳破了军事霸权的窗户纸,还怎么收割盟友呢?

权力动物内塔尼亚胡已经成为美国的负面资产,美国在中东有大量军事基地,他想收拾中东各国并不需要以色列,只是以色列更便宜更好用而已,如果支援以色列需要的政治和经济成本远远大于自己动手,那还要以色列干吗呢?

指望美国永远强大是不现实的。

指望美国永远无条件支持以色列是不现实的。

不给别人出路,还指望别人不反抗,是不现实的。

指望其他大国对美以胡作非为没想法也是不现实的。

以色列人如果还看不清形势,一味玩强硬,犹太人将不得不再次流浪。



相关文章

  • 极限施压!
    极限施压!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就在一周前,欧盟外交官员还乐观地表示,预计不会像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美国盟友那样收到来自特朗普的关税信函。然而7月12日,特朗普在自家社媒平台贴出了发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信函。信中列明欧盟将面临的30%新关税——明显高于4月初所宣布的20%,同时提出“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准入,不向美国商品征收任何关税”等激进要求。至于墨西哥,特朗普用语更加不客气,除宣布30%关税外,还表示“须制止毒枭将整个北美洲变成毒贩乐园的企...

    2025-07-16 14:08:23
  • 以色列悖论:犹太人终将再次流浪!
    以色列悖论:犹太人终将再次流浪!

    来源:鼠妈杂谈微信号:gh_6186907f13df巴以、黎以、叙以、埃以,常年是国际政治热门名词。中东不出点事,大家反而会觉得奇怪。中东乱局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以色列以一敌多,俨然成了中东小霸王。犹太人出了很多的科学家、哲学家,遗憾地是出不了一个战略家。拉宾是鹰派,但他是明白人,他在以色列优势尽显的情况下推动中东和解,可惜被自己人杀了。以色列往何处去,始终是以色列人需要回答的问题,更是内心深深的恐惧。是继续当美国人的打手,还是被阿拉伯人扔进地中海?是成为下一个亚特兰蒂斯,迷失在海洋的最深处,还是改变信仰融...

    2025-07-16 14:08:19
  • 躲不过的敲膏吸髓!
    躲不过的敲膏吸髓!

    作者:李大闲人来源:地安门外一闲人(ID:damyyxr)8月1日,特朗普将把日本输美汽车的关税提高到25%,还威胁说如果日本胆敢反制,日本涨1%,美就追加1%,看谁先撑不住。日本汽车极为依赖美国市场,对美出口占产业的34%,支撑全国558万就业人口。之前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已经让丰田2个月损失了1800亿日元,而本田的全年预亏将高达6500亿日元。日本首相石破茂豁出去了,高呼 “即使盟友,也不能跪着谈判”,但谁都知道他只是最后的倔强。现在自民党因为政治献金丑闻和国内米价高涨,已经支持率低得离奇,月底马上就迎...

    2025-07-16 14:08:18
  • 此时曝光佩泽希齐扬险丧命,有何深意?
    此时曝光佩泽希齐扬险丧命,有何深意?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怡见已获授权每一条新闻的曝光都有其目的:科普教育,传递信息,吸引流量,引战,制造性别对立等等。可是这两天伊朗的一条新闻倒是让我有些看不懂了。7月13日,根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的报道:在上个月爆发的以伊冲突期间(6月16日),以色列曾试图在一次空袭行动中暗杀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以及伊朗议会议长和伊朗司法部长。当时,这场会议正在德黑兰西部的一栋政府大楼内举行,伊朗总统、议会议长、司法部长和其他高级官员都在大楼底层出席会议,以色列瞄准该建筑的出入口,发射了六枚导弹或炸弹,以封锁逃生路线并切断空...

    2025-07-16 14:08:06
  • 金融时报:美日关系面临划时代重塑,在2025年做美国“朋友”意味着什么?
    金融时报:美日关系面临划时代重塑,在2025年做美国“朋友”意味着什么?

    七月初,在美国即将对价值1500亿美元的日本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的前几天,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向美国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最大的海外驻军东道主以及最大的美债持有国——日本——宣泄了他的不满。当历时数月的谈判未能达成双方最初认为可实现的一份快速、友好且具有示范意义的贸易协议后,特朗普对电视访谈主持人表示:“我本可以(给日本)发一封信。‘尊敬的日本先生,情况如下……’。”对于东京的高官而言,这句“ 在对日问题上,特朗普的策略或许难以预测,但其理念却异常地一致。在1987年一次后来广为人知的采访中,当时还是地...

    2025-07-16 09:11:38
  • 安东·尼尔曼:你看不出,特朗普是亲俄还是反俄,是亲乌还是反乌?
    安东·尼尔曼:你看不出,特朗普是亲俄还是反俄,是亲乌还是反乌?

    在预告了4天之后,特朗普所谓“对俄重大声明”终于公布: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50天内没有达成协议,美国将向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并对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俄乌问题上态度反转,自从俄乌和平协议陷入僵局后,特朗普就屡屡施压变卦,不只是对俄罗斯,对乌克兰也是极尽“交易的艺术”。就在宣布加大对俄制裁的同一天,特朗普同时宣布,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包括“爱国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尽管特朗普在诸多问题上有自己的立场,但他从未深入研究细节,也从未认真思考过严肃的外交政策,尤...

    2025-07-16 09:11:26
  • 陈弘:改善对华关系之际,澳大利亚是否依然延续“双重战略”?
    陈弘:改善对华关系之际,澳大利亚是否依然延续“双重战略”?

    7月12日至18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开启其第二次访华之旅。此行是他今年5月胜选连任后的首次访华,行程覆盖上海、北京、成都三地。引人注目的是,代表团中包括了力拓、必和必拓、福德士河、麦格理银行等澳大利亚主要工商界领袖,彰显了对中澳经贸合作的高度重视。在行前新闻发布会上,阿尔巴尼斯高调宣称:“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就意味着澳大利亚的就业机会。”他援引数据指出,澳大利亚出口的四分之一销往中国,这一...

    2025-07-16 09:11:21
  • 米尔斯海默:特朗普指望俄乌50天内停火是痴人说梦
    米尔斯海默:特朗普指望俄乌50天内停火是痴人说梦

    编者按:当地时间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终于宣布了对俄乌问题的“重大声明”。与执政初期的乐观态度不同,他在白宫公开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达“强烈不满”,并威胁称,若俄乌双方无法在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将对俄罗斯施加100%的关税。从去年大选期间到今年1月就任总统以来,特朗普都把迅速结束俄乌冲突、恢复美俄关系作为重要的竞选承诺。为何如今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这对俄乌冲突、美俄关系将产生怎样的冲击? (插播视频:当地时间14日早些时候,泽连斯基同特朗普政府乌克兰问题代表基斯·凯洛格会谈。泽连斯基:“感谢将军(...

    2025-07-16 09:11:08
  • 曹丰泽:同样是种大豆,为何中俄一江之隔,产量却差近一倍?
    曹丰泽:同样是种大豆,为何中俄一江之隔,产量却差近一倍?

    同样是种大豆,为什么中俄一江之隔,产量却能差近一倍呢?今天这一期我来讲讲,在远东这一块大豆要怎么种。种大豆,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豆种。目前网上看到一些说法说,俄罗斯远东强迫农民必须在当地购买种子。这个我不知道真假,但是就我自己观察,大部分的农民都是自己留的种子,并没有被强迫在当地购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农民们用的大豆种子各种来源都有,你可以去跟农业公司买他们培育的比较优良的大豆品种,也可以从国外倒 所谓的耙地,其实就是把过了一冬天已经密实的土地给它翻起来,让它蓬松。耙地有什么用呢?首先,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中经...

    2025-07-16 09:10:34
  • 北约秘书长宣称: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若继续与俄罗斯做生意,可能会受到“二级制裁”
    北约秘书长宣称: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若继续与俄罗斯做生意,可能会受到“二级制裁”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放话称,若在50天内无法达成俄乌和平协议,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实施所谓“二级制裁”。如今,疯狂拍马屁、不断叫特朗普“爸爸”的北约秘书长吕特竟又跳出来帮腔放狠话。据路透社当地时间7月15日报道,特朗普前一天宣布最新对俄制裁时就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现场的吕特,当天在会见美国国会参议员时宣称,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如果继续与 英国《独立报》报道指出,虽然特朗普经常动用“关税大棒”作为打击对手和盟友的手段,但由于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此前...

    2025-07-16 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