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会晤前瞻分析!
来源:大白话时事
微信号:xhdb66
也就是会晤结果,大概是周末才会出来。
本文就先做个前瞻分析。
乌沙科夫称,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将在翻译陪同下,以“一对一”形式进行。随后,双方将举行“5对5”模式的代表团级别磋商。工作早餐期间仍将继续进行会谈。
乌沙科夫表示,俄美元首将在会谈后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乌沙科夫说,两国元首此次会晤的主要议题是解决乌克兰危机。他称,双方还将就进一步发展包括在经贸领域内的合作交换意见。
从这段介绍看,没有说这次会晤要分多天时间进行。
再看看特朗普方面的说法。
8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表示,他15日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会晤将是“试探性会晤”,会谈结果可能好可能坏,但相信双方会进行“建设性对话”。
特朗普称他将在会谈中弄清楚普京对俄乌和平协议的“参数”是什么,并声称自己在“两分钟内”就能知道会晤是否能取得进展。特朗普表示如果进展不顺利,“我可能离开,然后说一声‘祝好运’,然后就结束了。我可能说无法解决。”
特朗普同时指出俄乌达成和平协议的条件:
显然,特朗普之前的“领土交换论”,也就是所谓俄罗斯撤出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换乌军撤出顿涅茨克的说法,并不是威特科夫误解普京意思,这压根就是特朗普自己的意思,是欧美期望的停火条件,只是以威特科夫故意误解的方式来投石问路罢了,这是特朗普团队一贯的谈判前先制造一些假消息的谈判手法。
也就是本来不存在误解,但威特科夫故意误解,然后抛出特朗普所期望的“领土交换”作为停火条件。
如果谈成了就是特朗普的功劳,谈失败了就是威特科夫误解普京意思,成了威特科夫来背锅而已。
另外最早爆料威特科夫误解普京停火条件的德国《图片报》,有在德国的读者也说了,图片报类似于太阳报,喜欢报道一些乱七八糟的编造新闻,而且图片报对这件事情的报道原文都写着“据说”,都懒得引用“知情人士”,所以基本也没啥可信度。
特朗普在8月11日还说,“我和泽连斯基相处融洽,但你知道,我不同意他的所作所为。非常、非常强烈地反对。这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
特朗普说:“泽连斯基说‘我必须获得宪法准许’,这让我有点困扰。我的意思是,他明明已获授权发动战争造成大规模伤亡,但他却需要获得准许才能进行领土交换——毕竟这会涉及部分领土交换问题。”
特朗普这话估计会让一些挺乌派感觉天都塌了,特朗普都直接说“泽连斯基已获授权发动战争”。
评价一个挺乌派是不是真挺乌,看他骂不骂美国就知道了。
关于这次会谈,考虑到特朗普声称自己在“两分钟内”就能知道会晤是否能取得进展。
假如会谈不欢而散,那么估计很快会结束。
假如会谈进展还算顺利,才会有原计划内的“联合新闻发布会”。
这次俄美会谈的地点,就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
对这个城市,大家应该不陌生。
因为2021年3月,我方就是在安克雷奇,对美方代表当面说说:“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现在换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这个城市里,和特朗普进行交锋。
这次俄美会谈的结果,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首先是对俄美关系的直接影响,这一块的看点是俄美关系是否会有某种程度的恢复,当然俄美关系想要恢复到2014年之前的状态是不太可能的,哪怕是特朗普这个普京迷弟也不太可能推动俄美关系恢复到2014年之前状态,但适当稍微恢复一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至于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能否解除,更多还是看俄罗斯是否同意停火,也就是特朗普通过“误解”抛出的“领土交换”计划。
以我对俄罗斯的了解,普京是不大可能同意这份领土交换计划,这个之前文章有分析过。
其实看地图就知道了,特朗普意思是想让俄罗斯撤出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然后乌克兰撤出顿涅茨克。
这样一来,俄罗斯就完全控制顿巴斯地区的两个州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而乌克兰拿回赫尔松和扎波罗热。
但这个方案属于特朗普异想天开才能想出来的。
要俄罗斯撤出已经控制2/3面积的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去换取乌克兰撤出已经占劣势的顿涅茨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俄罗斯有可能同意的停火条件是,乌克兰单方面撤出顿尼茨克,让俄罗斯完全控制顿巴斯地区,来换取阶段性停火。
而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则以现有战线为边界,进入下一轮谈判里。
总体来说,特朗普的“领土交换”计划属于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所以,8月9日,欧洲方面提出的“等量撤退”,也就是如果乌克兰撤出某些地区,俄罗斯也必须撤出其他地区,则属于坐地还钱。
二者实际上是打配合,在跟俄罗斯搞舆论战。
但这类谈判前的舆论战,能起多大效果,我个人比较怀疑,俄罗斯毕竟也不傻。
对于美欧打舆论战,通过“误解”普京停火条件的方式,来到处散播捕风捉影的停火条件。
但俄方曾表示,其立场自2024年6月普京首次详细阐述以来,从未有过改变。
战场谈判最核心的还是战场形势,谈判桌上的筹码,都是靠战场上的表现换来的。
目前乌克兰战场不利,俄罗斯战场占优,所以双方谈判上,本身是不对等的。
所以,特朗普想要让谈判桌上的筹码均衡,就需要靠场外的盘外招,比如极限施压,二级制裁威胁等等,去再虚空炮制一些筹码出来。
于是,8月13日,特朗普再次威胁称,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同意停止俄乌冲突,将面临“严重后果”,同时表示,在当地时间8月15日登场的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谈后,可能迅速举行包含乌克兰领导人参与其中的美俄乌三方会谈。
虽然特朗普没有具体说明所谓的“严重后果”是什么,但他警告称,如果他与普京的会谈无果而终,将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
但很显然,经历过拜登的各种极端制裁,美国现在能对俄罗斯的直接制裁效果已经不大,能制裁的基本都制裁了。
特朗普剩下唯一还能打的牌,就是所谓二级制裁。
也就是给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高额关税。
但如果特朗普这样做,就绕不开我方。
这就让特朗普挺尴尬的,因为他在8月12日,才刚宣布把跟我方的关税暂缓期再次延长90天。
假如特朗普有能力对我方加关税,又何必去延长跟我方的关税暂缓期。
特朗普充其量,也就只能捏捏印度这个软柿子,找找存在感。
但是特朗普团队显然不甘心。
13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隔空喊话,威逼欧洲国家必须做好准备,支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征更高关税。
据报道,贝森特在电视节目上说,今年6月在加拿大举行的G7峰会上,自己当时看向G7领导人们问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愿意对中国加征200%的次级关税?然后你猜怎么着?所有人都只顾着低头看鞋(避而不答)……”
贝森特在节目上训斥称,特朗普马上要与普京举行会面了,“而欧洲人躲在一旁指手画脚,对我们说教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他紧接着向欧洲喊话,“现在是要么行动,要么闭嘴的时候了。
贝森特还说:“无论如何,欧洲国家都必须支持美国采取更严厉措施的提议,欧洲国家必须加入我们的制裁行动,他们必须这么做,必须同意实施这些次级制裁。”
其实贝森特这样说,反而说明美国底气不足。
就是因为美国没能力单方面对我方进行所谓的二级制裁,所以才想拉着欧盟来一起对我们搞二级制裁,说白了就是“酒壮熊人胆”,拉上欧盟,就能让美国的胆子大一些,又觉得自己行了。
贝森特还表示,特朗普擅长为自己创造筹码,“我们需要欧洲人加入进来,帮忙创造更多筹码。”
这话就是明着说特朗普擅长虚空造牌。
对于是否施加二级制裁,贝森特含糊说:“这将取决于周五美俄元首会面的结果,但特朗普会向普京明确表示,所有选项都在考量之中”。
贝森特继而谈到,美方已因印度购买俄能源的行为,对其额外加征了关税,“我认为,如果事态进展不顺,制裁或次级关税的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这句话挺有意思的。
一方面是暗示,如果这次美俄会谈不顺利,特朗普有可能升级所谓二级制裁,但同时升级对象有可能仍然局限在印度身上。
贝森特这话是给自己留下充足的退路。
印度这个软柿子,都快被美国薅秃了。
谁让印度在5月7日大空战里,暴露自己虚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