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元降息节奏,看A股行情持续多久?
作者:阿旦
来源:六爷阿旦(ID:liuyeadan888)
最近的股市,引发了很大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市场最近比较火爆,赚钱效应比较强,如果我们从趋势上来看,A股的这一轮上涨,其实是从去年的国庆行情开始的,之后的大部分时间是在3200~3500之间震荡,然后从7月份开始,形成了一轮加速上涨。
但实际上市场运行到3800附近之后,整体的分歧就开始加大了。应该说这是一个符合当前位置运行规律的表现。 A股过去10年的震荡区间,它的上轨附近的高点,就是在3730左右。10年以来,要想在短期内突破这个高点并继续向上,应该说是比较难的。
在这个位置其实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快速的向上,甚至突破4000点。这带来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快速的突破,然后快速的回调,最后行情结束。还有另外一种呢,就是围绕着3700点这个中枢位置,总体上在3500~3900之间持续的震荡。这样通过时间来换空间,消化掉3730这个关键位置附近的压力。

那么市场最终会选择的方向,很可能取决于后续外部资金是否能够持续流入,以及这个资金持续回流的时间又有多久?那这两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美国第2轮降息的幅度,节奏,以及持续的时间。
所以要从宏观层面,搞清楚国际资金的流动方向,对于 a股市场这一轮行情的持续推动作用,那就必须得从美国的第2轮降息开始讲起。资金是市场行情的源动力,只有搞清楚了它的势能和方向,才能从宏观上,整体给投资的机会,划定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范围。
美元的降息节奏
首先我们来说美国的第2轮降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联储在今年9月降息的概率是比较高的。上周美国劳工部公布了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整体情况都比较差。对于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和美联储降息,这件事情我过去说过很多次,实际上就是美联储用来进行预期引导的工具。
现在非农就业数据给出的前瞻,基本上已经是明确了美联储将在下周进行降息的预期,那现在市场上真正关注的是,这次降息的节奏,到底是50个基点,还是25个基点?这个节奏又关系着资金的预期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节奏。
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所以美联储的降息,实际上影响重大。我之前的分析,主要是围绕着两条线来进行,一条线是围绕着地缘层面的国际博弈,另一条线是围绕着金融层面的资金博弈。
在地缘层面的博弈,主要就是看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的相关进展和演变。而金融层面的资金博弈,主要是看美债美元和美股这三大市场的走势变化,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债市汇率和股市的走势变化。从这个相对变化里面,就可以看到由利差这种势能,推动资金流动所产生的影响。
在地缘战略层面,今年以来我逐渐调整了此前的宏观分析框架。就是中美之间的态势,从全面对抗走向中场的战略相持,同时进行有限的合作与交易。而从地缘层面的战略配合,来推动金融层面的第2轮降息,这个正是我之前几篇长文章中论述的一个重点。
那么今天我们主要从金融层面的资金博弈,来看美国降息的节奏和影响,尤其是对于A股这轮行情的时间和空间,做一个宏观层面的定性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中美之间的实际利差,也就是以中美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无风险收益率,最新的变化情况,来看这种资金之间的势能是怎样的。
首先来说,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目前已经回落到4%附近。这距离年初时最高4.8%的收益率,已经算是出现了大幅的下滑。
与此同时,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小幅上涨到了1.8%附近,而年初最低的时候曾跌破1.6%。总体上来看,目前国内的无风险收益率,有小幅的上涨,但总体上依然还是处于偏低的位置。
那就中美两国之间的实际利差来看,已经从最高时期的3.2%,回落到了目前的2.3%。应该说这个利差收窄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目前2.3%的水平,依然高于去年美联储第1轮降息之前大约1.8%的水平。
如果我们大致估算一下,也至少还有0.5%的收窄空间。如果美联储的第2轮降息期间,我们不再跟随降息,那么中美之间的利差,最低有可能收窄到什么水平呢?这很大程度上将会决定海外资金回流的规模将会是多少。
我们从美元现在的基准利率来看,大约是在4.5%,特朗普希望降低到1.5%左右的水平,这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期目标,就即将开启的第2轮降息而言,美联储不大可能在第2轮降息就一步到位的降到1.5%的位置。
我在之前的长文章中,在地缘层面的相关分析中给出过具体的逻辑,实际上美国是将降息的节奏,当做交易的筹码在使用。那么第2轮降息,最有可能调整的幅度,就是美国财长贝森特此前说到过的降息目标,也就是整体下降1.5%,使美元的基准利率回到3%以内。
实际上3%的基准利率,对于美国的金融市场而言,就是一条安全的红线。在这条红线以下,美国的金融市场交易成本,资金成本,总体上都是相对可控的。高于3%之后,对于美国的金融市场而言,风险就会大幅增加。所以过去美联储一直是将3%的基准利率视为金融政策调整的红线。
在2022年美国开启加息周期的时候,在当年9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将利率调整到3%这条红线之上时,曾经触发过俄罗斯宣布开启全国总动员。所以如果第2轮降息美国的利率回到3%以内,美国在金融层面回到安全线以下之后,预计同期全球的地缘层面的局势也将会大幅缓解。
所以我们目前可以将美国的第2轮降息幅度设定在150个基点。如果一次降息25~50个基点,预计需要经历4-6次调整,那么今年9月10月12月还有三次议息会议,明年1月3月4月还有三次议息会议,那么预计美元的第2轮降息,可能会持续到20206年一季度。
当美元利率降到3%以内后,其实整体上依然还是偏高的水平,我预计还会有第3轮降息。但相关的博弈可能要持续到明年9月之后,各方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调整,才会比较清晰。
那么这一轮美元降息,美国要想软着陆,我之前也分析过,主要是需要欧洲的配合。这也将决定着全球金融市场,是否会爆发新的危机?
欧洲配合程度
由于欧美之间,他们的金融市场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所以我们重点可以去看一下他们的汇率变化,就可以大致的看到资金流动的方向和势能,是怎样子的。
首先我们来看美元指数目前运行的一个态势。下图中画圈的这个位置,就是去年9月,美国开启第1轮降息时,美元指数当时所在的位置。
从美元指数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到,在去年9月美国开启第1轮降息之后,美元指数反倒是出现了一轮大幅上涨,我之前有分析过,这本质上是在美国降息的同时,资金大幅流入美国,给美国提供了软着陆的机会和条件。
所以当时美元指数从最低的100左右,反弹到了最高的110,整体的反弹幅度是10%。这对于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可以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的资金,其实是来自于我们的配合。在当时我确实没有看明白这背后的交易,所以对这个给美国创造软着陆的行为多有指责,当然我个人现在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也并不支持。
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的人民币汇率走势,也是从7以下贬值到了最低7.4左右。
但是这里面真正的玄机还不是贬值的这一部分,其实发挥主要的掩护和断后作用的,是在后面的升值阶段。从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始终是最少的,到现在为止都只有5%不到,而同期欧元的升值幅度就超过了13%。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欧元汇率走势,看到其升值幅度,远远超过人民币。目前所处的位置跟去年9月相比,仍然有较大幅度的升值,而人民币目前还没有回到去年9月份7左右的汇率位置。
所以如果这一轮美元降息,再次需要有人创造软着陆的条件的话,我们从汇率上来看,欧元所具备的贬值空间,要比人民币大得多。这是在汇率上,在金融层面,也佐证了我之前在地缘层面说到的中美之间有个交易,在第2轮降息的时候,将把欧洲推出来背锅的一个猜想。
那么现在来看,欧洲要如何来配合美元的降息呢?
从前面的美元降息节奏分析,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参考,就是如果美元的第2轮降息,整体幅度是在1.5%的话,欧洲还有机会在危机不被引爆的情况下,给美国创造软着陆的机会和条件。
这是因为欧元的利率目前还维持在2%以上,如果美国第2轮降息只降1.5%的话,欧元目前的基准利率完全可以覆盖。也就是欧洲总体上跟美国保持相同的降息节奏,就可以维持欧美之间的利差不再扩大,这样在美国降息的同时,资金回流欧洲的冲动将会大幅减轻。
也就是说,只要美国的第2轮降息幅度不超过2%,以目前的欧洲基准利率,总体上看其实还能陪跑一轮,但是也要看金融市场的资金配合程度,配合得好,皆大欢喜,配合不好,那美国可能也就只有将欧洲的危机引爆,来阻止资金的流出。
欧洲过去也一度维持了很长时间的零利率,所以说欧元的利率从2%降到0.5%,甚至零利率附近,从操作层面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作为一个前瞻,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欧洲央行接下来在9月11日晚间的议息会议之后,是否会提前于美国开始降息,以及欧元的降息幅度是多少,再来看下周美联储的降息幅度是多少,就可以知道他们之间是否已经形成了配合的默契。
我之前曾经说过,因为中美之间有个交易,所以在美国的第2轮降息期间,需要欧洲配合来进行软着陆,那如果欧洲配合不好,那很有可能美国会在欧洲内部制造一场定向的金融危机,但是这里面还是有个前提,就是欧洲配合得不好。
如果总体上欧洲都是按照美国的要求来进行,而且资金也没有出现从美国大幅回流欧洲的情况,甚至欧洲的资金还在继续流入美国,那么理论上来说,在美元第2轮降息期间,欧洲也是可以躲过一劫的。
本轮行情能持续多久?
在美国欧洲都开启第2轮降息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国内的降息空间,已经非常非常小,或者说几乎没有了。如果要像上一轮那样降息,我们要降成零利率,这在短期内,或者说在美国的第2轮降息期间要实现这么夸张的水平,那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总体上我之前也是说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资金会随着中美利差的收窄逐步回流。我们预期这个海外留存资金的总规模,应该是在2万亿美元左右。那么随着利差收窄,汇率升值,或者说汇率的波动幅度加剧,乐观一点的看,如果能吸引到1万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回流,那么结汇会带来7万亿左右的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增发。如果再算上6~8倍左右的货币乘数,那整体上将会形成40万亿左右规模的流动性。
这对于汇率,金融市场,国内资产价格,都将带来较大的支撑作用。如果保守一点的估计,按照减半的资金量来测算,这个增量的资金规模也是比较大的。
而实际上就国内现在的各个资产池子规模来看,能容纳如此规模资金的,也就是楼市和股市,但是楼市的现状大家也都看到了,要想让这些大聪明资金进入楼市来帮助稳定楼市的价格,可能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所以较大的概率,还是可能会进入到股市这个资产池子里面来。
股市里面有大量的核心资产,那么到底是要给他们抄底呢,还是让他们来站岗呢?这就要看我们在宏观层面的一个选择了。
从去年9月美国开始第1轮降息之后,我们的资本市场随即开启了一轮快速的上涨。上证指数的点位从3000点以下,快速的拉升到了3300左右。而随着第2轮降息的临近,最近上证指数又出现了一轮拉升,目前已经来到了3800点以上。
对于第1轮上涨,我之前有分析过,其实在中美利差扩大的背景之下,汇率贬值,股市上涨,只会导致资金的流出加剧。但是现在的情况又出现了变化,现在是中美利差有可能会进一步收窄,而汇率可能会升值,那么这个时候的股市上涨,就是我前面长文章所说的,多少有一点是制造赚钱效应来吸引资金回流了。
目前来看,有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呢?我觉得还是有的。总体上来看,最近几个月的资金是在持续的流入,而且资本市场上涨,也是以资金持续流入为基础,7月以来的两市成交额持续放大,资金市特征也还是比较明显的。
那么在目前这个位置上面,除非是有大量的资金集中回流,并推动股市大幅上涨,那就有可能出现我在最开始说到的第1种情况,快速上涨突破4000点,然后快速回调,并导致这一轮行情最终结束。
但是如果配合美元整体的降息幅度和节奏来看,如果这个时间持续的跨度要超过半年到一年,那么这个资金回流的节奏,有可能也是逐步可控的,而不是集中快速的回流。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对应到a股市场,有可能会出现我说的第2种情况,也就是以3700点为中枢。在3500~3900之间,持续的震荡。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消化过去10年以来,这个高点所形成的压力。另一个是让市场维持在一个既有收益空间,又不会太低,让人抄底核心资产的位置。这样可上可下,保持了一定的灵活性。
如果能走出后一种形态,后面的结构性行情和机会都将会持续。这对于 a股市场发展出慢牛模式将会起到重大的作用。
最后
对于A股这个资本市场而言,过去这么多年,都是快涨快跌的节奏,所以很难形成慢牛市的氛围。实际上美股过去的日均换手率,也就是在0.5%左右。 A股目前总市值100万亿,日均成交超过2万亿,日均换手率超过了2%,这个资金的成本,交易的损耗,总体上都是偏高的。
A股要持续有赚钱效应,在宏观层面,美元欧元降息的这个背景之下,应该说是创造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是要真正的走向慢牛,还需要在价值投资,资金引导这些方面,有配套的制度建设,然后也能让投资者养成更好的投资习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