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美国输得一点都不冤,特朗普才是真的冤」?
作者:龙牙
来源:龙牙的一座山(ID:Longyadeyizuoshan)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怒斥“中美会谈中特朗普他害怕了,在对华贸易谈判中他退缩了,一手好牌被特朗普打的稀烂,输了一塌糊涂”!
可特么得了吧,我看这些西方经济学家以及他们在中国的徒子徒孙们如果到最后都搞不清楚一件事:他们鼓捣出来的理论模型与客观事实之间背道而驰,错的一定是他们的理论模型,而不大可能是客观事实,那么,所谓“经济学”本身其实是一种类似于占卜或者谶纬一类的东西。
说对了皆大欢喜;
说错了矢口否认。
最终这玩意儿一定沦为“语言的艺术”,把话说得模棱两可就行了,跟你去算命摊上听某个“半仙”说的并无二致。
克鲁格曼这话的意思是把贸易战落败的原因归结到特朗普身上,或者归咎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这是个典型的把系统性失败的结果推到个人身上的做法,与科学本身背道而驰。就像在空难这样的系统性失败事故中,一定要谨慎的把原因归咎于飞行员个人因素,你得先找遍了一切的可能的因素,实在是找不到了才能怪飞行员:即使是怪飞行员,你也得把能够避免的一切失误都分析出来。
为啥要这么做?
因为不这么做,没用。个人是不可预测的,只有系统才能做到稳妥可靠。
比如这次克鲁格曼说的这种屁话,你的意思是换个人来就能行喽?换民主党的人,或者换个“英明领袖”来就能带着美国起死回生?
你这不扯淡么。
像这种反科学、反现实的人也能拿诺贝尔奖,本身侮辱的只能是这个奖,而侮辱不到现实。

中国经济,一切政策、举措和具体做法的核心只有一个:让积贫积弱整体素质不高又缺乏原始积累的中国老百姓,具有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抗的实力。我们常有“前三十年”、“后四十年”的争论,然而在这个层面上前后几十年根本就是一以贯之,有的只是具体方法和路线的区别。
西方经济学家,以及国内这帮子徒子徒孙,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傲慢和偏见看待这个问题,他们选择性无视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无数次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告诉他们的现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按照自己心中的思想钢印去理解新中国、理解中国的崛起,在现实与自己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的时候不是去尊重现实,而是一口咬定“现实错了、中国没有崛起、他马上就会崩溃、如果没崩溃一定是某个我不喜欢的人不够给力”,这是我从根子上看不起所谓的“经济学”的原因。
中国“持续性崩溃”了70多年,“崩溃”成了世界第二,崩溃到了2035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他们依旧选择的是“现实错了,错的不是我。”
就这玩意儿你也信,他说啥,你都当路边算命摊“半仙”的胡话就行了。
中美谈判中美国输得一塌糊涂,或者说美国本身输得一塌糊涂,正在于克鲁格曼这种“经济学家”无视现实这种行为本身,怪不到特朗普头上,你换老拜登也好,换奥巴马再来俩任期也行,换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一个结局。美国政府决策所仰仗的这帮子经济学家或者说智囊团全体出了根子上的问题,这才是关键。
美国输就输在这里,不尊重现实就是这样。

这些“经济学家”我建议是有功夫去中国的乡镇集市逛一逛,放下成见和那点儿“经济学知识”,好好看一看人,这种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元素。
乡镇集市,在南方称为“赶场”,北方叫做“赶集”,不管它叫啥,你在这里面总会看到三大元素:
1、旱烟/叶子烟;
2、缠头、包头或者其它传统民族服饰;
3、廉价工业品。
这一切都扎扎实实说明中国远远不是一个发达国家,乡镇集市中存在的绝大多数人还生活在数十年前,这些出生于1940年代到1970年代的人,依旧具备社会生活能力,具备经济活动能力,活跃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现在占据的经济比例极小,社会影响力也不高,很少被人注意到,卑微的活着,默默的死去,过不了多少年他们就会被装在一口棺材里,在唢呐声中埋进坟墓,告别这个世界。
但你不能否认,在他们手里做到了两件事情:
一是维持了新中国的存在并且延续至今;
二是无视这些人的需求,中国一定会烂掉。
关于前面一点没什么好说的,这是个最基本的客观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存在着;关于第二点有点复杂,主要是你怎么去评估这些人的社会影响力的问题,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他们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兄长。

我们现在反过来看美国的情况:
1940年到1970年出生的美国人是怎样的一群人?那是一群实打实的发达国家高素质人群,他们教育水平远高于中国乡镇集市上这些抽旱烟/叶子烟的老头老太,人均素质更是高到不知道哪儿去了,他们是一群工程师、律师、医生和高素质工人,具备全球性视野,动辄去国外休假旅行;
他们现在根本无足轻重,没有任何人尊重他们的存在,疫情期间美国死亡了大量这些人口,几乎没有任何人为此惋惜,更不会有任何人去关注、去记录、去了解。他们就这么消失了,仿佛从来都不存在。
现实就是这么简单明了:一群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基本上是农民的、素质相当低的人,最终战胜了一群受教育水平很高的、基本上是工人的、素质相当高的人。
不承认这一点的“经济学”你都当它是胡说八道就好了。
中国经济政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怎样组织一群乌合之众,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存活下来,并最终战胜西方高素质人口。”中国整个社会都是为此而设计的,从政治、军事、经济,到一切具体措施,行政规范,法律,都是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着的,只不过西方人不理解,西方经济学选择了无视这个现实。
可以这么说,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就差拎着他们的耳朵,逐字逐句读给他们听了,但这些文字就像是穿堂风一样经过他们的耳朵,留不下任何东西。
那就没办法了。
自维多利亚时代开始“关起门来过日子”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现实是“落后就要挨打”,鸦片战争为代表的殖民战争打破了“小国寡民”的幻想,地球上没有任何人能够避免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竞争成为世界竞争的主流,以国家为单位的经济体之间掠夺与反掠夺,是导致绝大多数经济问题的根源。
克鲁格曼之辈极力要避免谈到的事实就是这个。
为了避免谈到这个经济学的根本性问题,他们不得不无视现实,不得不规避事实,不得不编出一套又一套的说辞,编织各种各样的“经济学模型”,去掩盖和粉饰这个事实。
我们当年面对的主要经济问题,以及一切经济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此,但经济学家们被禁止讨论这个问题,所以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导致他们的理论看起来非常好笑。
什么“过度投资导致经济过热”,什么“产能过剩”,什么“脱实向虚”,不过是无视了基本事实之后对具体举措的歪曲解释而已。中国经济当前有没有问题?有,有不少,但这些经济学家们号对了脉没有?
差得天远。
上个月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五五规划建议》,对中国经济的优势和问题讲得很明显了:

四大优势、八大问题(我漏算一个),问题比优势多。
这里为了避免篇幅过长,尽量说得简明一点:
一、四大优势
1、制度优势。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整合弱势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具备国际竞争的实力,否则以民营经济实体、小农户、小作坊,根本与国际资本没办法竞争。印度的现实就摆在那里,没有任何人敢说印度本土经济能跟国际化企业竞争的,少数的几个印度本土大企业实际上只是买办;
2、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大市场才能确保足够的“经济纵深”,让中国所有的经济实体具备“可进可退”的转圜空间,理顺市场关系、充分发掘本土市场,才能在国际市场已经被占据的现实下,培育出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企业;
3、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完整产业体系的目的和好处,在于避免被“卡脖子”,把所有产业链放在本土,即使最终产品性能不那么先进,但总归不至于被一把掐死。如果产业链有一部分在别人手里,别人为什么要允许你参与竞争呢?你威胁不到他还好,威胁到了他,捏死你不就完了?相比而言,完整产业链带来的低成本优势都在其次了,产业链完全自主可控的好处在于他看你不顺眼也掐不死你;
4、丰富人才资源优势。这一点实际上是前面三点的结果,即千方百计保住了自己的产业,人才自然就能留下来。反观印度,高端人才全部被“掐尖”,跑去建设西方国家去了,留不在印度。我们因为保留住了产业,才能保留住人才,才能拥有人才库,从而提供经济繁荣最基本的一个要素:人才;
二、八大问题
1、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任然突出;
2、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存在卡点堵点;
3、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
4、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对落后;
5、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压力较大;
6、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弱项;
7、人口结构变化给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提出新课题;
8、重点领域还有风险隐患。
建议以后论证“中必输”要从这八大问题里面去找,不要劳神费力搞“自主发明”了。关于这八个问题,后面十五五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篇章里面也都有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有兴趣可以看看,不过我估计什么“西方经济学家”及其徒子徒孙懒得看就是了。

比如这个十五五产业布局规划,我自己简称为“8467工程”,八大传统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六大未来产业、七大新基建,把所谓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那点儿鸡零狗碎的东西劈得一塌糊涂,比魔山一斧头劈死小恶魔还要碎。

克鲁格曼关于中国的一切不过都是在“有效需求不足”里面打转,半点看不到“组织劣势力量打赢国际竞争”这个全局,属于细枝末节里雕花的典范,美则美矣,就是并没有任何卵用。
很简单,哪怕十五五期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始终没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无解的,就没人解决掉,也可以放一放、拖一拖,用“存粮”和“纵深”拖到西方撑不住。这也是所谓“比烂”说法的来源,“比西方强就行了”,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
真正的深入理解在于两点:
1、我们能够组织起落后力量、弱势力量,整合成为比较有实力的力量,去参与国际竞争并存活下来;
2、在国际竞争中存活并壮大,落后力量不再落后、弱势力量不再弱势,卷积效应就来了,整合起来的力量更为强大,国际竞争力更强。
归根结底就这么简单,不需要你去拿什么诺贝尔奖才能理解,只要不回避“帝国主义和发达国家的集体掠夺是造成世界经济体系低效、落后、不公平的根本原因”这个事实,经济学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学科,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
美国输得一点都不冤,特朗普才是真的冤,这事儿真的不怪他,你换谁来都是一样的。
基于这一基本判断,设计一套完整的:
1、军事制度和国防体系,保卫劳动成果、避免武力干涉;
2、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保卫劳动成果、避免煽动颠覆;
3、民生体系和社会保障,分配劳动成果、避免社会革命;
4、金融体系和外汇管制,留住劳动成果、避免货币战争;
5、人才体系和就业保障,生产劳动成果、避免人才外流。
这就是完整的“中国道路”。
只要你承认基本事实,中国道路就是成功的,是从1949年乃至于1921年开始一以贯之的、承前启后的。始终把目光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放在“避免剥削和掠夺”上,就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和迷惑,始终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
坦率的说我看不起克鲁格曼这一帮西方经济学家,他们要么是愚蠢、要么是傲慢、要么是懦弱的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他们的话没什么根据也没什么参考价值甚至没什么靠谱的逻辑,纯粹是一种故意放出来掩盖真实经济问题的“反经济学”。

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