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舆论战手法!
来源:大白话时事
微信号:xhdb66
有些媒体挺奇怪的,明明高市早苗政府还没怂,就非要通过标题党、或者在正文里刻意隐去对方讲话的部分内容,来营造一种高市早苗怂了的感觉。
比如,11月18日某港媒记者问了日本外相“日方会否撤回高市发言”,该港媒报道原文是说:“茂木敏充仍声称,事件不构成“国家存亡危机事态”,高市说法与以往政府见解一致。”

我看这段话就感觉很奇怪,“事件不构成“国家存亡危机事态””这句话貌似缺失了主语,前后文很奇怪。
高市早苗之前是说我方如果对台动武,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
报道里说茂木敏充仍声称,事件不构成“国家存亡危机事态”,就容易给人一种,日本外相开始改口变成不构成“国家存亡危机事态”。
但报道里也说“仍声称”,“高市说法与以往政府见解一致”,又给人感觉高市并没有撤回。
所以读起来很奇怪,有点前后矛盾。
于是我特意去专门查了日本外相今天的记者会完整版。
结果看完才发现,这篇报道隐去了最关键的一段主语。

日本外相原话其实是说“只要没有武力冲突,就不构成“国家存亡危机事态””。
所以,日本外相这话就是赞同高市早苗的言论。
港媒是把日本外相“只要没有武力冲突”这个重要前提给隐去了。
事实上,在11月14日,日本外相就在记者会上明确说:“日本关于和平安全法制与“存立危机事态”的解释非常明确,这本身并不违反任何国际法,而且也已经在国会经过充分审议并通过了相关法案,所以没有必要撤回,这当然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新华社报道里就清楚揭露这种谬论。
2015年7月,日本国会强行通过了安倍晋三政府提交的旨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新安保法案。
新安保法案规定,在“存亡危机事态”之际,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而所谓“存亡危机事态”的定义是这样的:“与我国有密切关系的他国遭到武力攻击,因此威胁到我国的生存,从根本上颠覆了我国国民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明确的危险事态。”

日本方面最大一个谬论就是,新安保法案里说的是“与日本有密切关系的他国遭到武力攻击”。
而高市早苗悍然将我国内部的台湾问题与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联系起来,等于将台湾省视为“他国”,这是性质非常恶劣。
然而,日本外相仍然在那说"这本身并不违反任何国际法",“没必要撤回”。
高市早苗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就是抵赖、狡辩、死不认错。
在这种情况下,最近国内有些媒体,却用标题党方式,在试图帮日本降温。
比如像昨天文章提到的,有媒体在11月17日用了《高市早苗正在反省,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这样具有误导性的标题。

但实际点进去就会发现,这只是日本自民党政要说他觉得高市早苗正在反省,而且“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是高市早苗在11月10日就说过的,但前面有一句话是“无意收回或取消”。
除了这种标题党,像昨天那家港媒,都在正文报道里,把日本外相讲话原文给隐去关键信息,造成一种日本外相改口的误导。
我觉得这些媒体,并不是单纯只是在营造赢学氛围,更像是在帮日本降温。
首先这些媒体缺乏最重要的实事求是精神。
比方说,媒体前脚报道高市早苗怂了,第二天就又报道高市早苗拒绝撤回发言。
关键事实还不是日方出尔反尔,而是媒体用标题党曲解。
这只会损伤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当然,现在网络舆论上,这些媒体也没有多少公信力可言了。
主要就是这些媒体,长期当标题党、断章取义、歪曲原意,甚至还以不可思议的违背大众公序良俗的角度去报道,长期在网络舆论上煽动对立。
比如,今天早上,我就看到一篇报道,原文内容是有个男的,把自己积攒116万元交给妻子保管,然后被妻子挥霍一空,还欠下8万网贷,其中67万元打赏给了主播。
这样的事情,再怎么说也是这名妻子的错。
而且这种事情不管男女都有发生,也有男性贷款给主播打赏,甚至挪用公款给主播打赏的新闻。
这本质上就是人的问题,跟打拳无关,打肿脸充胖子去给主播巨额打赏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错的。
结果,有家媒体居然给这篇报道挂了一个“妻子疯狂打赏是婚姻的求救信号”这样一个热搜词条。
这再次刷新我对当前媒体队伍里那些屁股歪编辑的认知下限,让这些屁股歪的人掌握舆论媒体利器,长期煽动舆论对立,才是我方要解决网络舆论对立问题,需要进行处理的。

现在很多媒体,为了流量,堂而皇之当标题党。
自媒体被经过多轮整顿后,现在反倒是自媒体不大敢当标题党。
反倒是很多媒体喜欢当标题党,而且是肆无忌惮的当标题党。
除了为了流量,还有就是别有目的在网络上煽动对立。
乃至在中日外交风波这样的大是大非的立场面前,还暗搓搓的去给日本助攻。
如果高市早苗真的在反省,进行公开道歉并撤回其错误言论,那么我们再去如实报道她怂了,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高市早苗明明没怂,媒体刻意用标题党和断章取义等方式来营造高市早苗怂了,那么这种行为,反而是在帮日本助攻。
现在日本的想法就是在不公开道歉和撤回其错误言论的情况下,去蒙混过关,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在日本做出实质性撤回和道歉动作之前,这类不基于事实,去帮日本降温的行为,就是在帮日本塑造受害者形象,是在帮日本蒙混过关。
这是美日在舆论战里,很擅长做的事情,就是主动挑起事端,再通过舆论战,把自己从加害者的角色,变成了受害者。
比方说,日本这次派了个外务省局长来华,从日方公布通稿看,他就是来华“抗议”,是来找茬找骂的。
结果我们媒体报道的时候,标题写着“日本高管来华解释高市言论”。

这明显是违背事实。
但不知道的人,以为日方派人来是来服软的。
然后会谈后,日方代表故意在离场时全程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听我方人员讲话,就很容易抓拍到日方服软的画面。

当然,这样的照片,对我们普通民众来说,看着当然很解气。
只不过,配合一些歪屁股的媒体渲染日方服软,再有一些人刻意带节奏,就变成“日方都服软了”、“得饶人处且饶人”之类的谬论出来。
事实上,这就是日本很善于搞的外交小动作,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至于自己为何挨打,则只字不提。
比如,日本朝日新闻,在对这件事情报道的时候,还特意选了一张看上去更加“蔑视”日本的照片,就是为了配合营造这种“受害者”氛围,所以在日本舆论上,都看不到多少日本会去反思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大都被日本舆论操控,把注意集中在我方对高市早苗错误言论的正当回击,在日本舆论,这件事情变成我方“不依不饶”“欺负日本”。
这就是日本一贯的颠倒黑白的剂量。

然而,我方外交人员不给日方人员好脸色看,是十分正常的。
我方一向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我方外交人员在和其他国家会面时,也是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本来我方就是十分注重外交礼节的国家。

那么为何这次会面日方人员,送他离开时要这样双手插兜,全程不和他握手呢?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日本这次来的是恶客。
昨天文章也提到。
从日方通稿看,日方派人来不是来解释,而是来“抗议”我方驻大阪总领事的正当言论,甚至还在通稿里说“反驳”我方声明。

也难怪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在和日方人员会面结束后,有记者问“今天会谈您觉得满意吗?”,刘劲松回答干脆:“当然不满意!”,记者追问“气氛怎么样?”,刘劲松回答:“严肃”。
能让外交人员以“严肃”来形容会谈氛围,说直白点,就是在吵架。来了恶客,我方外交人员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看。

所以,了解前因后果,我们就不会觉得是我方故意刁难日方,因为日方这次就是来吵架的。
但在媒体故意渲染为日方是来服软,于是就有人故意带歪节奏,渲染成是我方“不依不饶”,日本就从加害者,变成了受害者形象。
这就是日本一贯的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舆论认知战手法。
此外,我方外交人员之所以全程都不和日方人员握手,我猜测,可能也有不想被日媒抓拍到双方握手的照片,那样可能会被日媒拿去扭曲渲染为,在高市早苗没有撤回和道歉的情况下,双方缓和了,局势降温了。
现在我方意图很明确,就是要把高市早苗架在火上烤,不给高市早苗蒙混过关、大事化小的可能。
所以外交部在11月18日说得很明确:“中方维护核心利益、捍卫国际正义的立场没有丝毫改变。”
“日方必须立即收回错误言论,深刻反省,改弦更张,给中国人民一个明确的交代。”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媒体通过标题党和断章取义,违背事实,营造高市早苗怂了的氛围,这不是帮我方搞赢学,反倒是在帮日方去给局势降温,跟外交部的口径并不一致。
再比如,今天下午我方官宣了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事情。
11月19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日本NHK记者提问,据了解,中国已向日方通报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发言人能否介绍相关细节和原因?
我方发言人毛宁表示:“据我了解,日方此前承诺履行输华水产品的监管责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这是日本水产品输华的先决条件,但是日方目前未能提供所承诺的技术材料。”
毛宁强调:“近期由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倒行逆施,在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错误言论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公愤。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官宣了,这时候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也是理应如此,并且也不会仅限于此,还会有其他反制手段。”
一说暂停购买日本水产品,就有人出来带节奏说之前是不是恢复购买很久了,这里我也查证几个事实:
1、刚恢复半个月,并且不是无条件恢复。
2、中国一直要求日本登记相关设施并提交放射性物质检验合格证书,以此作为恢复进口日本海产品的条件。
3、宫城县和福岛县等10个县禁止进口。
4、日媒报道,本月日本方面697家申请,只有3家获得出口许可,进口量只有一点点扇贝。
当然,现在这一点点进口的扇贝也暂停了。
19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
毛宁还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从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和谴责。如果日方拒不撤回甚至一错再错,中方将不得不采取严厉坚决的反制措施,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
这里重点就是“采取严厉坚决的反制措施”。
显然,之前外交部提醒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教育部预警谨慎规划赴日留学,乃至今天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都还只是开胃小菜。
后面可能还有“严厉坚决的反制措施”。
所以,我方的态度是很鲜明的,就是不给日本任何蒙混过关的机会。
反倒是日方现在才会采用舆论战手法,试图给局势降温,想要在高市早苗不道歉、不撤回的情况下,去蒙混过关。
而对我方来说,现在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我方这样把高市早苗架在火上烤。
如果高市早苗怂了,公开道歉并撤回其错误言论,并且承诺不武力干涉台海局势,那就是对日本右翼结结实实的打击,等于日本右翼不战而降,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基本也就宣告结束。
而如果高市早苗不怂,日本右翼继续头铁嘴硬,那自然是最好,那么我们自然会层层加码反制手段,也来对日本切香肠,配合我方推进完成历史大事。
直到我方真正动手去完成历史大事时,看日本敢不敢武力介入。
如果美日不敢武力介入,那么我们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去完成统一。
如果日本敢武力介入,那么我们也不介意新仇旧恨一起跟日本军国主义好好清算。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方这次会如此坚定的把高市早苗架在火上烤。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方军事实力日益强大的基础上。
是建立在,我方真的敢打,才有这个底气。
十几年前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是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准备去动手。
而从这次对日的激烈反应来看,明显可以感觉到跟2012年的不同。
这种不同,就是来源于军事实力的强大,我们有底气在第一岛链同时打赢美日。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
国际博弈,归根结底还在于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
拳头才是硬道理。
拳头足够硬,敌人才能听你好好讲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