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楼市正在激烈上演三大博弈!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此时此刻,楼市正在激烈上演三大博弈!背后信号耐人寻味》是一篇关于三大,耐人寻味,此时此刻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当下的楼市,三大博弈正在激烈上演!
每一次的交锋结果,都将深刻改变中国房地产的走向。
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01
第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是全国银行系统和14亿居民。
这厢,银行已经开启了“拼命放水”模式,想方设法撬动消费、贷款,尤其是买房;
那厢,人们捂紧钱袋子拼命存钱,甚至自发地收缩负债......
俨然是一场资金攻防大战!
昨天,在媒体上刷屏了一则喜气洋洋的消息:
未来3个月有17.1%的居民打算买房,比例足足增加了0.2%!

这个标题乍一看,太妙了。但它没有告诉你的是,就在同一个调查报告中:
82.9%的人不打算购房
72.9%的人认为年内房价不会上涨
更有18.1%的人认为收入减少了
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居民都在用钱投票。
央行昨天的一份社融报告指出,截至9月底,今年的居民新增存款已经去到了13.21万亿,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9月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211亿元,连续10个月出现少增。

存款激增,贷款萎靡。很多人还是宁愿把钱存着也不愿意消费,更遑论买房了。
自发高速收缩的居民负债表,第一个威胁到的就是银行的业务。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6大国有银行新增房贷仅为去年上半年的三分之一,业务量膝斩。
这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要知道,不少银行甚至出现了居民房贷净减少的情况,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均减少超百亿。

图源:澎湃新闻
房贷的净减少,意味着人们不仅不买房了,甚至还大量提前还贷。
要知道,银行其中一个重要获利渠道就在于贷款利息,其中房贷更是一大优质渠道。
而高速攀升的巨额存款和越来越多需要支出的存款利息,让银行们看红了眼,巴不得撬开人们手中握得紧紧的银行卡,亲身上阵贷款。
——提前还贷?那就设置重重阻碍!
不少银行要收取违约金,还针对提前还贷的行为限额;
有的银行直接把APP上提前还贷的入口删掉,或者是限制线上还款的额度;
在百城银行放款周期下降至22天的当下,上海银行某分行的提前还贷的审批可以硬生生拖足俩月;
......
总之,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易借难还!
——疯狂存钱?那就降低存款利率,再狂降房贷利率!
9月15日,银行们年内第二次组团下调存款利率,3年期利率下调15个基点,其他期限利率下调10个基点。

与此同时,不少地城市的房贷利率一路狂泻,如清远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7%,阳江为3.9%,江门、云浮、湛江等广东地级市甚至取消了利率下限。
饶是如此,人们宁愿少赚一点,也不愿意往外掏钱,以至于有媒体发出了灵魂拷问:
“利率下行,为何市民存款热情不减?”

一边是拼命放水,一边是拼命蓄水,时代的两大洪流还在疯狂角力,胜负未分。
02
第二场激烈的交锋,则来自地方和民营房企。

谁能想到,这一对曾经亲密无间的好搭档,竟然争相把曾经流金淌银的土地视为烫手山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追逐战:
地方:兄弟,买块地吧!你有些什么难题尽管说!
房企:别问!问就是没钱!
地方:你确定真的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房企:那你松个绑吧,虽然松绑了我也不一定买~
这荒诞的一幕,已经真实出现了。
前段时间,武汉赶在第三轮土拍前几天召集了十几家头部房企喝茶,包括万科、保利、华润、中海,甚至还有融创等。
会议上,端得是政企一家亲,地方对房企们亲切慰问,询问他们拿地困难何在,接着又是一番鼓励——
多拿点地吧!

房企们悉悉索索一通讨论,直接建议武汉松绑楼市,降低二套房首付,顺便降低一下卖地条件。
有求必应的武汉,当即在五天后将二套房首付降到40%。
但即使是这样,第三轮集中土拍中,国资及地方平台公司依然是主角——
中铁大桥局、华发、广东中交、武汉城投、华融资管、长江建投、青山国投......
国资企业拿地总金额,占到了足足9成。

无独有偶,前几天结束的广州第三轮集中土拍,同样是眼下各大城市土拍市场的最好缩影:
国央企和城投们勤勤恳恳拿地,民企们销声匿迹。
是的,所有成功出让的土地中,没有任何一家民企的存在。
今年的广州土拍,还首次出现了不少的区属国企——
如拿下从化地块的从化流溪集团,拿下南沙地块的南沙资产经营集团,以及拿下天河地块的天河投资、天河高新。
可见,现在已经是“谁家孩子谁抱走”,大家自顾不暇,只能各扫门前雪了。

图源:广州楼市情报
这头地方对房企的催促越来越频繁,那头城投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由于民企们都不拿地了,现在的楼市不仅仅有“表演式复工”这般怪状,更出现了“表演式拍地”的奇观。
9月28日,沈阳第二轮集中供地中,共有10宗土地成功出让,而其中8宗,是由沈阳地铁旗下全资子公司拿走的。
这意味着,沈阳此次收入49.3亿元中,有43亿是沈阳地铁上交的。
而这家企业,上半年吭哧吭哧苦干完,还亏损了2.95亿元。
舍生忘死,为国接盘——不愧为侠之大者。

当然,光逮着城投薅不是长久之计,地方也清楚:民企依旧不拿地的背后,是对市场的悲观预期和紧张的现金流。

因此,他们也撸起袖子亲自下场买房,为楼市兜底!
苏州,宣布对6个区及4个县市共10个板块回购约1万套新房;
济南,宣布收购3000套存量房做租赁储备住房;
湖州,直接鼓励国有企业收购房企的滞销房,为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

地方拼命往外掏钱,民企有心无力,城投拼了老命......
这场交锋什么时候迎来转折?民企的下场,仍然是市场极度渴望的信号。
03
第三场战争,则在新房和二手房之间打响了。
开发商和二手房业主,突然开始上演“砸盘”大赛,比拼营销手法,惨烈割肉。
今年国庆,膀大腰圆的开发商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拼命降价走量——
合肥一家国企以七折价格掀开大促狂欢,转眼就被蜂拥而至的买房人投诉;
武汉汉阳区的保利庭瑞阅江台项目,狂降6000元一平,从1.8万降至1.2万,引发了一波抢房潮;
苏州太湖科学城金地某楼盘,甚至推出了5套清盘抄底房源,最低85折,相当于总价150万就能上车。
相比之下,广州有房企深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直接甩出了8%的超高佣金给中介,算下来一套130万的房子,佣金就超10万。
然而,市场总体还是凉凉的。
据中指监测数据,国庆假期期间,20个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国庆假期下降37.7%。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分别同比下降了64%、47%、21%、49%。

一线城市数据不好看,二线城市更是笑不出来。
福州、宁波、温州、杭州、烟台、淄博等,均连续两年同比下跌超40%。
凄凄惨惨戚戚!可以说,“战争”以开发商的新房销量惨败拉开帷幕。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手房销量的反常升温,显示复苏势头。
据贝壳研究院数据,国庆期间50城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数同比增长约54%,即使是跟2020年相比也同期增长约3%。
其中,东莞、成都、厦门、佛山、苏州等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超过去年同期的2倍。
背后是什么趋势?
不少二手房业主,在开发商期房和其他二手房源的挤压下,想方设法杀出了一条血路。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掷千金的豪宅业主。
上海浦东仁恒河滨城小区一位业主急着换房,承诺如果房源成交,将会奖励中介人员22万和一台512G的iPhone14。
消息一出,几乎“半个浦东的中介都在帮他卖这套房子”。

更多的业主,则是被天量的二手房库存卷得有苦难言,不得不跳水降价——
最新数据显示,有11座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超过了10万套;重庆和武汉已超20万套,其中有近1/3是半年内新增的。

图源:城市财经
抱团涨价的“保价联盟”不见了,“砸盘侠”屡屡出现,一次又一次砸穿网红盘的价格底线。
最近广州增城楼盘中航城,坐拥10套房产的炒房客带头砸盘,凭一己之力把挂牌2万/平的房子,以1.17万/平的价格“贱卖”。
惹得周边业主上门维权,控诉其“违背了政府稳定市场信心的政策,自私自利!”
但不管怎么说,胜利女神暂且站在了二手房业主这一边。
毕竟,除了二手房卖家的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广大买房人对期房烂尾的恐惧,将他们推向了二手房市场。
从今年开始,期房销售量开始断崖式下降,而现房稳中有升。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全体房企在为部分不良房企的行径买单,因果循环,自有其规律。
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有二手房站稳了,新房销售才有希望重回春天。
在2022年的秋天,楼市无比渴望,一切尘埃落定。
以上就是关于《此时此刻,楼市正在激烈上演三大博弈!背后信号耐人寻味》的全部内容,如果《此时此刻,楼市正在激烈上演三大博弈!背后信号耐人寻味》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