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无果后,人口警报“拉响”?经济学家提出新方案,父母都赞同
引言
人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重中之重的发展要素,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人口数量的多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来说,大家应该都记得,那个年代我们最常听到的口号就是“少生孩子多种树”。
因为那时候正值我国计划生育时期,国内大量的新出生人口已经给国家发展造成影响。

而国家提出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国内百姓迅速响应,这也的确让中国人的“生娃热潮”有所缓解,可现如今国家已经进入到发展的新一阶段,新生儿数量过多已经不是我们担心的问题,反而我们应该担心的是新生儿数量过少以及国内老龄化问题。
国家也早已经重视起我国新生儿数量逐渐减少的问题,所以相继开放了二胎三胎政策,可从现状来看,国内连续两次开放生育政策并没有取得良好成效,此时又有新催生方案提出,而这一次却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与支持。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大量人口的国家,在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后,我们就充分享受到了人口红利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发展推动力,但同一时刻我国却也遭受了新生人口数量不足和老龄化问题的困扰,据国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现已进入连跌状态,国内新生儿数量一跌再跌。
虽然在16年国家开放二胎政策时,国内新生儿人口数量曾有所好转,但在这之后,人口警报继续拉响,这几年又有不少专业学者继续探索开放生育政策的可行道路。

不过在更多百姓眼里,单纯的催生其实已经起不到什么效果了,而如今有一项促进生育的新提案反倒受到大家的一致支持。
此前人口学者梁建章提到,如果能够为国内的二胎和二胎以上家庭提供半价买房福利或者对买房后多生育的家庭提供退还地税福利,相信能够有效促进国内人口的生育积极性。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也表示可以选择对生孩子的家庭进行住院费百分百报销并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以此来减少这些多胎家庭的教育支出。

还有经济学家任泽平建议执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落实经济补贴政策以及加大托运服务供给、完善女性的就业权益保障、提高非婚生育的平等权益、提高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补贴、平衡国内房价。
其实现在这些专业学者的建议之所以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至少比那些单纯开发二胎三胎政策更获大家赞同就是因为他们确实是从广大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

现在大家不愿意生孩子或不能生孩子并不在于国家政策的限制,而是因为房价过高、手中缺乏充足资金以及生娃成本过高的影响。
在此前的20年里,国内平均房价上涨幅度达500%,普通家庭现在要买一套房也需要上百万,而这样的价格几乎要掏空全家6个钱包,还要在此后承担几十年的房贷。当买房就耗费了如此大的资金,几乎年轻夫妻手里也剩不下什么可以是用于生孩子养孩子的钱。

更何况现在养娃成本已经高的惊人,网络上经常有父母晒出“养娃账单”,婴儿时期要给孩子买奶粉、衣物、各种新生儿所需的商品,长大之后又要给孩子找更好的幼儿园、还要考虑学区房,上学时期各种特长班、补习班一个不少……
诸如此类的支出数不胜数,而这触目惊心的数字的确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

还有一些人不想生孩子就是因为现在职场对于女性并不公平,特别是那些生娃的女性,有一些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会特意询问员工的感情状况。
尤其是女员工,如果谈恋爱会被问到谈了几年,若是谈了很多年,公司很可能会将其婉拒,理由就是:这些女员工接下来会结婚生孩子,影响工作。

诸如此类的原因确实成了这些年轻夫妻生娃路上的障碍,正因为如此,即便国家放开了二胎、三胎政策,他们也无法积极响应这些生育政策。
小结
而若是以后国家真的按照上述专业学者们提议的那班降低房价、减少教育成本支出和生娃成本支出,给予多胎家庭更多的福利补贴,确实能够重新提振大家生娃的信心,这要比单纯的开放生育政策更有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