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单日新增近30000例,多地农村现“土堆封路”,专家作出研判
近日全国新冠疫情传播加快,连续多日新增确诊病例都超过30000例。为了控制疫情传播,多个地区的农村都出现了“土堆封路”的情况,而这一措施并没有获得上级部门的批准。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封路措施,有什么法律规定,有专家对此进行了解析。

平顶山、临沂等地的农村的村民向媒体表示,他们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也没有收到通报村中出现确诊病例,在这种情况下,出入村子的路就直接被土堆封上了。一些村民表示,已经出现骑车经过土堆摔伤的情况,一些汽车为了通过绕行农田,压坏很多庄稼。媒体发现,类似的情况在网络上反应很普遍,包括湖北、江西、内蒙等多个省份都有这样的情况。

封路等措施限制人员流动,确实能够控制疫情,但是如果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也采取这样的措施,将严重影响民众的生产生活。在国务院出台“防疫二十条”的情况下,依然一刀切的采取这样的措施,明显不符合规定。
实际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封路的措施,《传染病防治法》有明确的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活动、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等紧急措施。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高艳东说。“由法条可知,在疫情暴发的紧急情况下,为了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限制人群聚集活动,封路等交通限制措施是限制聚集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法律虽然没有明确可以采取封路等交通限制措施,但是通过解释,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允许采取交通限制措施。”

另外采取封路等措施也应该考虑可能造成的后果,比如有人生病需要紧急外出就医,如果因为封路导致救治不及时,需要村委会集体财产赔偿,并能够追责。另外封路必然对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甚至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新京报官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