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遇冷后,为何只救开发商不救购房者?弱智群体如何自救?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楼市遇冷后,为何只救开发商不救购房者?弱智群体如何自救?》是一篇关于弱智,购房者,楼市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改革20多年来,各地楼市基本一直处于上行期,期间有过几次遇冷,但都被政府巧妙的给救了回来。就拿2008年的楼市下行来说,在社会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广大消费者买房的热情低迷,此时一纸棚改政策,既很好的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环境,也拓展了广大开发商的业务涉及面。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100个大中小城市的房价进入了普跌状态,不用想人们的购房热情都不高。因为在这个时候买房,人们有极大的可能要承担家庭资产缩水的风险,毕竟房价的变化是一种会维持一段时间的趋势。但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央施行的各种救市政策中,更多的方针是利好开发商的。比如说不允许房价在短时间迅速下跌的“限跌令”,给予了开发商不随便降价出售的底气、最近颁布的“金融16条”,让不少开发商有了更广的融资渠道,促进手头在建项目的完工等等。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些疑问,那就是为何每次楼市价格下跌后,地方政府只救开发商,很少救购房者呢?还有就是我们这些楼市的弱势群体,应该怎么办才好?
首先来看中央和地方更偏向开发商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其一地方政府的最主要财政来源之一,就是广大开发商的拿地费用,土地本身是不要钱的,但房企要想在这片土地上建房,就得先买下这块地皮的所有权;
其二建设一个新的房地产项目,是一个回报周期很长的事情,不少开发商在拿地环节,就要向银行申请贷款。要知道这笔贷款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一来银行的利息收入就会增加许多;其三项目建成后,一般家庭要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动辄要掏空全部积蓄、再承担高额的贷款利息。这些利息会增加银行的收入,银行效益好了地方政府也会跟着沾光,主要表现在相关部门的财政收入增加。

如果出台更多的是利好一众购房者的政策,他们最多就是趁此机会买房,但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事实上就像前面提到的,很多购房者包括刚需和改善型刚需,都不愿在楼市进入下行期的时候买房。所以各大城市出台的更多政策,都是利好开发商的,这才是有大局观的表现。
其次作为楼市交易弱势群体的我们,能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分类讨论要不要买房。大家应该意识到不管政府出台的政策更利好谁,楼市发展的主基调都是稳定,也就是说房价大涨和大跌的时代已经不再。如果你有真正的住房需求,趁机买房完全可以,但一定要注意辨别售楼人员的套路,否则容易多花钱还买到综合条件不好的房子。反之如果你还想着趁便宜将大量的优质房源囤积在手,然后再找准机会将其低买高卖,最好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

往期文章:央妈3年后再拒提楼市,万亿GDP城市再放大招,明年房价涨还是跌?
以上就是关于《楼市遇冷后,为何只救开发商不救购房者?弱智群体如何自救?》的全部内容,如果《楼市遇冷后,为何只救开发商不救购房者?弱智群体如何自救?》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