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工口述史:西安工地大嫂的情爱悲歌,打工路上中年女人的罪与罚
- 口述人:马二鹏(河南洛阳人)撰文:张小强2018年是我在广东打工的第二十个年头,作为一个七零后,在工厂里已经没有我们的舞台,思前想后我决定从东莞回到河南洛阳老家,回想这20年的时间,从19岁我便在广东打工,可以说干过很多行业,服装厂、五金厂、电子厂都我都曾在那里浑汗如雨。然而现在的广东,几乎在工厂里看不到我们70后的身影,甚至有些孩子,像我女儿的年纪一样,都已经在工厂里打工了。回到老家,我难得和...
-
- 叙利亚悲歌,第二集,被解放的阿萨德!
- 作者:李荀看世界来源:李荀分析第一集入口【】在阿萨德登上离开叙利亚的飞机之前,也许他也曾经深深的看着叙利亚,这一别,那便是终身之别。可能这便是宿命吧。在这个世界上,小国是如此的脆弱,即使拼尽全力,最终往往可能也是什么都没有改变,这种面对时代滚滚浪潮的无力感,充斥着阿萨德的全身。“我尽力了,同胞们,这一别便是永别了,以后能保护你们的,只有你们自己了。”说完这句话以后,阿萨德便再也不回头的走了,但是登机的每一步,他都感觉是如此的漫长,同时又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感,这种感觉就好像你负重前行了很久,突然有一天如释...
-
- 叙利亚悲歌,第一集,西方的噩梦!
- 作者:李荀看世界来源:李荀分析多年以后,也许中国人应该感谢鹰酱民主党,因为他们的愚蠢和短视,彻底的摧毁了西方文明。在叛军进入大马士革的那一瞬间,那冷峻到刺骨的风,在那一瞬间,是向西吹的。很多人都在笑,一部分叙利亚人在笑,他们认为自己终于摆脱了旧政府,会迎来改变,会获得自由。叙利亚的反对派在笑,他们终于赶走了政府军,现在应该叫前政府军了,马上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时代了。小以和鹰酱也在笑,他们终于破了阿朗的包围圈,把抵抗之弧打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同时,在遥远的东方,在这一瞬间,龙国很多爱国的网友都感觉很痛苦,怎...
-
- 《乡下人的悲歌》,是在侮辱乡下人!
-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为什么讨厌万斯呢?因为这个人虚伪、狡诈、矫情、草包、两面三刀,完全是资本捧出来来的另外一个傀儡。万斯曾在《乡下人的悲歌》中介绍他的出身。简单概括一下,他们家是阿巴拉契亚山区爱尔兰白人后裔,他外公16岁就把他14岁外婆肚子搞大了,他外婆的老爹要掏枪干死这个小畜生……于是一对未成年情侣抱头鼠窜,跑出了老家。当地山区治安、司法约等于无,本地警长就能草菅人命,这俩未成年不敢待下去,一路跑到大城市去打工。到了大城市,小两口并没有恩恩爱爱,反而赛着出轨,万斯的外公酗酒玩女人...
-
- 周德宇:逆袭爽文男主?他只是讲了一个平平无奇的美国成功学故事
- 特朗普挑选了詹姆斯·戴维·万斯作为他的竞选搭档,这个我关注了很多年的共和党政治新星,继续着他一路开挂的气势,终于走上最大的舞台了。万斯的成名来自于他自己,也来自于时势。他的著名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讲述了他从一个俄亥俄锈带的贫困家庭中成长和挣扎,最终逆袭成耶鲁精英的故事。如果搁在以往,这种讲述美国精英白手起家的典型美国梦故事不会有那么大的关注,但是特朗普在2016年的胜选,把万斯和他的书推到了 万斯在书中描述的“非理性”作者自供 而为什么万斯没有陷入消费主义的这种深渊?因为他们家有一种老派的价值观,他...
-
- 乡下人的悲歌,美国佬的选择!
-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昨天看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乡下人的悲歌》,看完差不多都过了12点,也就没空写东西了。老实说,书写的不咋地,思想贫瘠,语言乏味,但这本书因为特朗普在2016年在美国大选里的黑马表现而在美国走红。大家都知道,我是川粉,黑粉也是粉。一直以来,我有个困惑,为啥那么多美国人把川总看成神,而另一部分又那么厌恶他?但即便再厌恶川总的拜登上台了,川总的许多政策他其实都没敢动,包括之前被民主党和华尔街深恶痛绝的贸易战。作者J.D. 万斯是个典型的凤凰...
-
- 内陆国的悲歌:蒙古国骚乱启示录!
-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最近几天,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中国北方邻国蒙古国,陷入了骚乱之中。从12月2日开始,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苏赫巴托广场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到了 5日,游行迅速演化为骚乱,抗议者点燃了广场上的树,开始冲击议会所在地国家宫,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来源:观察者网)对于这次骚乱,有人说是因为蒙古爆发了金额巨大的贪污案,引发民众对政府不满,而有人说是美国导演的颜色革命,因为骚乱开始前,美国再次“未卜先知”地对在蒙古的美国公民进行了预警。那么,这次...
-
- 卖2元退烧药,东北制药的悲歌
- 文 | 华商韬略 600 “2块钱买到20片对乙酰氨基酚片,50年来未曾涨价”让东北制药冲上热搜,成为人们口中的良心企业。 但,良心企业的背后,却是逐渐从视野中消失的一曲悲歌。 有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一代老药厂们最后的高光。成立于1946年,被称为“中国民族制药工业摇篮”的东北制药,就是这些老药厂们的代表。 彼时,市场经济的东风吹遍全国。国内包括维生素C在内的多种抗生素类产品产量激...
-
- 6年下落不明,本是颜值担当的西拉米,浮华背后尽是王室悲歌
- 原标题:6年下落不明,本是颜值担当的西拉米,浮华背后尽是王室悲歌 在人们的印象里,国外王室美人满打满算还真不多,老一辈的诗丽吉王太后已是红颜逝去的昨日黄花,第三代中也只有乌叻汶公主的长女普罗百灵,婚前明艳动人,却因为生育了三个孩子如今成了“幸福肥”的丰腴妇人。依稀中,似乎还有镌刻了一位佳人的芳名,不是别人,正是当今泰王的第3任妻子西拉米。 公认王室颜值担当的西拉米,却因为分手废黜而被逐渐淡忘,...
-
- 印度:半殖民地的悲歌!
- 作者:卢克文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已获转载授权2021年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的一次演讲中,莫迪骄傲地对听众说: “有人预测,印度将是全球受冠状病毒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他还说: “今天,印度是成功拯救其公民生命的国家之一。” 印度人民党表示赞同,说他们“打败了冠状病毒”,并说莫迪“坚定、富有远见的领导力。” 大部分印度民众应该是认同了这个观点,《华尔街日报》说印度在这之后“生活恢复了正常”,有人摘下了口罩,社交距离默认取消,婚礼和聚会重新开搞,数百万印度朝圣者来到恒河边参加大壶节(Kumbh Mela)...
-
- 传统与文化在疫情中消逝 被遗忘的“美国人”只能无声悲歌
- 当地时间14日,《纽约时报》报道了两名美国原住民部落长老——杰西·托肯·阿莱和谢丽尔·托肯·阿莱——的葬礼。由于美国抗疫不力,新冠疫情的影响在美国原住民地区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