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茅台酒厂,请别开国际玩笑!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2-28 14:28:2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吴鹏飞
来源公众号:吴鹏飞观点
已获授权

中国出了一个烟草院士谢剑平,曾经引起舆论大哗,现在贵州省又推举茅台酒厂的总工王莉做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这就不是引起大哗的问题了,而是引起了公众的大怒。公众感到,这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越来越离谱,越来越不像话,越来越不成体统了。
首先声明一下,我跟谢王这两位院士和候选院士前世无冤,今生无仇,甚至还认为他们都是自己岗位上的佼佼者,确实为自己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营销水平、提高赚钱规模,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两位出任院士或候选院士,确实是开了一个国际玩笑。
因为院士制度是全世界主要国家的荣誉制度。17世纪中叶,法国最早建立院士制度。此后,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成立科学院聘选院士。1997年起,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才同步进行每2年一次的院士增选。作为迟到了350年的后进国家,更应该办好这个制度才对啊。
院士这个称号,在任何国家其实都有基本一样的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明确了这两点:其一,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其二,院士必须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
我要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里的“科学技术领域”、“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等词汇,统统是在人类的、历史的、世界的、国家的、社会的、一般的、基础的、学术的、公用的意义上而言的,这些词汇绝对没有一丝一毫就一个企业而言的意义。
尽管这个企业可能是一个庞大的甚至伟大的企业,这个企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很大很多很重的贡献,它的很多科技进步成果也得到过国家的奖励,但是,为这个企业盈利而服务的科技工作者,永远,永远,永远没有资格当选院士。一句话,院士绝对是公益性质的泰山北斗。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烟草院士谢剑平的名不正之处,在于他是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科研副院长、研究员。再者他的科研成果仅仅是获得过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申报发明专利多项,单说这个成绩,离院士的要求差距太远。
首先是成果太少,成绩太平,考虑到他的企业营销背景和强大公关实力,这些成果还可能包含较大的水分。而且这个成绩,在绝大多数大学的院系院长教授和学校正副校长中间,几乎就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以这样的成果就能获得院士容易,真是令人惊掉下巴。

有院士出来打圆场,或者叫打掩护,或者叫打马虎眼,说谢剑平的对烟草产品“降焦减害”的研究,有利于降低烟草制品的危害。其实这是瞎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明文写道:烟草制品使用低焦油等词语属于虚假、误导、欺骗。
也就是説,吸极低焦油、低焦油卷烟患肺癌死亡的风险和吸中度焦油卷烟一样。谢剑平的所谓创新研究,可以说是烟草企业以科技为名进行的营销宣传。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也认定,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低焦油卷烟的健康风险并没有降低。
眼看烟草公司营销院士成功上位,茅台酒厂坐不住了。于是王莉总工就在贵州省推举候选院士的评审会上脱颖而出。以茅台酒对该省的贡献和影响力,做到这一点,几乎相当于用十个手指头加十个脚趾头捉一个田螺。但是看到王莉的介绍后,国人不禁为之喷饭。
我相信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家看到这个候选院士的简介,也一样要喷饭。不同的是,中国人喷的是稀饭面条,而老外喷的可能是牛奶咖啡。王莉女士的简介,主要工作经历一直就是茅台酒的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无非是职位从低到高在变动,她算不上真正的科技人员。
她的简介偷换概念,把她作为中国白酒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主管,描述成中国白酒行业科技创新及学术带头人。然后再次偷换概念,说她为茅台酒控制口感和品味、保障生产安全、继承传统工艺做的常规技术工作,是行业重大创新。紧接着又一次偷换概念。
说她从事茅台酒产品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是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累计申请国家专利53项,发表论文近30余篇,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获各类专业科技奖项20余项(含以第四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就这点企业技术工作,产品质量工作,工艺改进工作,同义反复,反复贴金。最后端出来的论文与奖项,实在是太小儿科了。如果这个科研水平就能够评选院士,那中国的院士也太水了,太不值钱了,太贻笑大方了。这个国际玩笑,千万开不得。

院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国家荣誉,最高荣誉,终生荣誉,是具有公益性质,世界性质,人类性质的专业领域的权威。就好比共和国荣誉勋章,是至高荣誉,前八位获奖者是氢弹之父于敏、杂交稻之父袁隆平、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卫星之父孙家栋、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五位科学大家。
还有两位战斗英雄张富清、李延年和一位人大代表申纪兰。这些人都是无私奉献的公益人物,没有私心,不谈私利,和后来某位获奖院士比较,更让人民敬爱和佩服。国家荣誉是一种导向,一种荣耀,一种鼓舞。人选不合适会引起争议,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如果让科技水平极低,科研成果极水,科学水准极低的烟草院士、茅台院士堂而皇之地进入最高科技殿堂,第一会凉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心,第二会让国际科技界笑话中国;第三会损害国家的软实力,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中心舞台,不利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有读者担心,受中烟草总公司和贵州省茅台酒厂的启发,恐怕各地都将纷纷推出自己的特色院士人选。比如山东推出大葱煎饼院士;山西推出汾酒老陈醋院士;河北推出驴肉火烧院士;河南推出烩面胡辣汤院士;内蒙古推出牛奶卤牛肉院士;福建推出沙县小吃院士;
湖北推出武汉热干面院士;湖南推出槟榔小姐院士;云南推出过桥米线院士;广西推出螺丝粉狗肉烧院士;广东推出铁板叉烧院士;贵州再推老干妈院士;西藏推出青稞酥油茶院士;新疆推出羊肉串院士;四川推出红绕兔脑壳院士;黑龙江推出猪肉炖粉条院士;
吉林推出小鸡炖蘑菇院士;辽宁推出老边饺子院士;陕西推出肉夹馍羊肉泡馍院士;江苏推出盐水板鸭院士;浙江推出东坡肉院士;海南推出白斩鸡院士;安徽推出臭鲑鱼院士;江西推出老表粉蒸肉院士;青海推出牦牛肉干院士;甘肃推出拉面院士;
宁夏推出羊肉臊子面院士;香港推出鱼蛋粉院士;澳门推出博彩业设备研发院士;台湾推出高粱酒院士;重庆推出麻辣火锅院士;天津推出狗不理汤包院士;上海推出甜味小笼汤包院士;北京推出二锅头院士。如此这般,中国工程院完全可能变成中国特色食品研究院。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那样,最高兴的应该是全世界的牙科医生,因为地球人全部会笑得在地上找牙。茅台酒和世界牙医居然能如此发生关联,这不是简单的笑话。这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你任性胡评一个院士,可能带来令你始料不及的某种后果。
出于对茅台酒的喜爱,我想真心劝该厂一句。金钱财富荣誉名声地位,你们什么都得到了,应该学会知足,请放过中国科学的皇冠上的这颗明珠吧,德不配位,怕有祸殃啊。

相关文章

  • 吴鹏飞:茅台酒厂,请别开国际玩笑
    吴鹏飞:茅台酒厂,请别开国际玩笑

    中国出了一个烟草院士谢剑平,曾经引起舆论大哗,现在贵州省又推举茅台酒厂的总工王莉做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这就不是引起大哗的问题了,而是引起了公众的大怒。公众感到,这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越来越离谱,越来越不像话,越来越不成体统了。首先声明一下,我跟谢王这两位院士和候选院士前世无冤,今生无仇,甚至还认为他们都是自己岗位上的佼佼者,确实为自己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营销水平、提高赚钱规模,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两位出任院士或候选院士,确实是开了一个国际玩笑。因为院士制度是全世界主要国家的荣誉制度。17世纪中...

    2021-02-28 08:39:20
  • 化解地方债,还得靠茅台!
    化解地方债,还得靠茅台!

    来源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茅台的噱头前段时间茅台的争议很多。先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消息一出,舆论大哗,怎么这酿酒就成了核心科技了?其实评院士出现争议,也是有先例的。比如201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谢剑平当选为工程院院士,就有人质疑,研究烟草这种对人体有害的东西,也能评上院士?2019年,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候选院士,也有很大争议,最终没有选上。这和百度当时的负面舆论很大有关,也可能和李彦宏的富豪身份有关。平心而论,比尔·盖茨都能当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1-02-27 07:07:30
  • 乌鸦校尉:茅台酱香科技配不配进中国工程院?
    乌鸦校尉:茅台酱香科技配不配进中国工程院?

    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由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央广网从两方面提出了质疑:其一,院士是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称号。被推荐者都是对推动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而酿酒这个行业本身就存在争议,世界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曾明确表示,任何剂量的酒精都对健康有害。那这个领域的“建树”到底是不是在推动“进步”,就要打上大大的问号。其二,茅台集团是著名酿酒企业,市场地位高,在贵州连续3年纳税第一,在中国股市上更是一个“三万亿神话”。在此背景下,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由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

    2021-02-23 08:49:14
  • 叶立华:也谈茅台院士
    叶立华:也谈茅台院士

    好话谁都会说,毕竟人都张了一张嘴。如果一定要和我说,是什么人一定没话说,那就只有死人。但凡活着,就有话可以说,不管是多么坏的人,哪怕十恶不赦,也总要给一个辩护律师的。比如说,纽伦堡审判,德国的战犯也有个律师。应该让人说话,不仅如此,还应该让人多说。没有控辩双方仔仔细细打官司,战犯到底有多坏,一个人到底可以恶劣到什么地步,很可能就因为法官冲冠一怒,把战犯判了死刑。那再也就说不出来子丑寅卯了。许多当时不说清,日后要翻案的地方也就成了隐患。只有辩护律师认认真真跑出来说,他没有这样做。然后控告方拿出证据来,一点一...

    2021-02-22 22:57:14
  • 叶檀:茅台飞天选院士 华为落难要断腕!最让人揪心的一幕发生了!
    叶檀:茅台飞天选院士 华为落难要断腕!最让人揪心的一幕发生了!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王莉是可以参评的,所以《贵州日报》理直气壮的说,“茅台院士”的参选资格不该被轻慢。至于是否正式进入评选,或者能否评得上,到时候还得走流程。2011年出过烟草院士,一通争议之后,中国工程院删除了“烟草科学与工程学科”,不再增选新的“烟草院士”,把这条路给堵了,现在出个茅台院士,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信用日积月累的,就是重如泰山和轻如鸿毛的区别了。院士是要做出突出贡献,尤其在基础科研和工程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企业院士可以有,别忘记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从从成立之日起,一共获得了...

    2021-02-22 09:00:27
  • 燕梳楼:央媒评茅台院士:兹事体大,请慎重!
    燕梳楼:央媒评茅台院士:兹事体大,请慎重!

    有很多非遗传人,还有一些民间艺人,水平很高,甚至是独门绝技,但绝技不是科技,并不能对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有什么突出贡献,所以一辈子也不可能进两院当院士。但人家茅台就可以挟资本以令诸侯,甚至让两院都主动“礼贤下士”,高调宣布其女总工王莉成功入围工程院增选院士候选人。你们不是一直号称用古法秘方传统工艺,才酿造出的酱香美酒嘛。什么时候古法茅台变成了酱香型科技茅台了?真是春晚都没把我逗笑,这个新闻倒把我逗笑了。想想又挺悲哀的,我们那边基础科技还被人卡着脖子,这边品酒师都要混进院士队伍了。咱们的两院,到底是科技挂帅还...

    2021-02-20 16:08:08
  • 燕梳楼:茅台品酒师入围院士,让我瞬间醉了
    燕梳楼:茅台品酒师入围院士,让我瞬间醉了

    内容见下图。看完后整个人都不好了,瞬间有天雷滚滚的感觉。品个酒也能品出个院士来?真是滑了个天下之大鸡了。但这么扯淡的事人家就一本正经的做了。不仅隆重推荐了,还真就入围了,你能怎么地?咱们应该赶紧道一声,恭喜茅台,祝贺茅台,终于不用拉别人家的院士来站台了,马上就有了自己培养出来的酱香型院士。想当年,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谢剑平副院长,人家就是靠“研究”如何降低香烟中的焦油含量成功当选院士的,虽然也有人说加长过滤嘴就能实现。但烟酒不分家。既然烟草院士带了个好头。一骑绝尘的国酒茅台,凭什么就不能评个院士?凭什...

    2021-02-20 16:07:15
  • 明哥在路上:贵州茅台,推举品酒师参选院士,我们有资格反对吗?
    明哥在路上:贵州茅台,推举品酒师参选院士,我们有资格反对吗?

    2021年春节刚过,2月17日,贵州茅台酒厂,就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品酒师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这份名单由贵州省科技协会,向中国工程院推荐。她既不是化学家,又不是农业学家,更不是生物学家,仅仅是贵州茅台酒厂负责质量把控的企业管理人员。根据茅台酒厂主动公布的资料,王莉,女,1972年10月出生,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入选中国酒业大师、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评酒大师。在讨论王莉是否有资格入围工程...

    2021-02-20 11:49:32
  • 鉴茶院:不是茅台配不上院士,而是院士配不上茅台
    鉴茶院:不是茅台配不上院士,而是院士配不上茅台

    看到这个“院士”这个神圣的字眼被白酒“玷污”,网络上讨伐声四起,什么扒掉了科学的底裤、“科技性不高、侮辱性极强”之类,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就在茅台要出院士的消息传出之日,贵州茅台迄今股价已大跌8%,2400亿的市值灰飞烟灭,这说明市场在用真金白银投票,科技这东西,是配不上茅台的。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大王早先看好茅台,因为他其实个文化企业。搞文化的,当然比大家更懂国情,也更懂科技啊。不是茅台配不上院士,而是院士配不上茅台。1第一,院士们的脑洞能力不如茅台。众所周知,伟大的科学创新都来自于天才的设想,通...

    2021-02-19 15:43:59
  • 牲产队:红飘带的茅台,如何界定的困难户?!
    牲产队:红飘带的茅台,如何界定的困难户?!

    2月3日,山东青岛发表了一篇慰问困难户的文章,介绍官员到各社区走访困难对象,为困难群众送米、油、干果、肉食等慰问品的文章。但报道中一张很普通的配图遭到网民巨大的质疑。从这位贫困户的家中,可以看出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贫困,似乎有些名不符实,去年扶贫工作已经收官了,如果青岛这里的事件涉嫌到扶贫腐败问题,那么这就是一个大问题,地方会难辞其咎。当地政府先后做了4次回应,但是事件感觉说得越多,逻辑上也就越丰富,也就给更多人进来“找茬”提供素材。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都参与辟谣,可大家好像一点都不买账。因为在前些年...

    2021-02-08 13:40:29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