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仲华
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
分析过去一个月关税战期间发生的各种事件,一个基本结论是:竞争与角力显然不是单纯的关税战,而是全方位无死角的PK,最终胜负显然取决于军事较量的结果。这样的结论基于全方位信息的综合分析,也基于“一切角力最终取决于军事实力”的历史定论,其底层当然是时间轴上永恒的逻辑与普遍联系的哲学思维。由于系统分析比较复杂,文章会很长,故分为几个专题来写。今天先讲关税战本身,后面再逐渐展开。川普开打关税战伊始,态度极其傲慢与嚣张,自吹全球各国都在排队亲自己的屁股(kiss my ass)。面对这样的傲慢与嚣张,极少数经济体表现出了害怕和恐惧,立马表态投降。最典型的莫过于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越南最早宣布对美国实施零关税,中国台湾的台独政府更是主动投怀送抱,不仅愿意接受一切关税霸凌,还要主动送出军购和投资的种种承诺。与此同时,全球大多数国家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在坐等和观望,看看几个大国做何反应。大国之中,欧盟、日本、英国等几个大的经济体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持批评态度,但并没有及时出台反制措施。他们似乎也在观望,看大国中的最大国如何表现。事实上,东方大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站起来反抗霸凌,以对等反制进行硬刚的国家。面对这样的局面,川普迅速调整了策略,试图把原本普遍实施的关税战解释为“围剿中国”。尽管川普本人并没有亲口讲关税战只针对中国,而是一个劲儿声明自己在“等中国的电话”,但其幕僚以及美国媒体却都在制造所谓“围剿中国”的舆论战。川普真正等到的不是中国的电话,而是中国设置的谈判前提-“取消一切单边施加的关税”。川普于是就顺着“围剿中国”的杆子往上爬,方法是提出所谓首轮谈判国家名单。首轮谈判对象是日本、韩国、意大利、以色列、越南等国,还有不在菜单上却偏要自己爬上菜单的中国台湾地区。川普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了中国这个高个子顶着,即使是“有幸”进入首轮谈判名单的国家居然也变得很硬气。越南第一个表态,以色列第一个到访美国,但他们讲的都是川普并不接受的“零关税”,这显然是鸡同鸭讲。日本两轮谈判越谈越僵,韩国以国内政局动荡为由拒绝谈判。意大利更有意思,美女总理充分发挥了夜场女的特长,妩媚的身姿和语调之中谈的尽是“重振西方文明”的意识形态话语。川普及其幕僚在神魂颠倒中只能一个劲称赞美女总理如何美丽,至于关税这码事却完全被边缘化。不是川普及其幕僚把关税忘得一干二净,而是草台班子真的控制不了场子,只能跟着美女总理表演无任何实质性内容的“外交亲密”。至于台湾的各种献媚,不是姿势不够匍匐,也不是态度不够诚恳,更不是投降纳贡不够充分,而是川普根本就没眼睛看。凭川普的狂傲,怎么可能把心思在那个“小小的笔尖”上呢?在所谓“围剿中国”的阶段,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是越南。越南起初以为川普要的是“零关税”,后来发现会错意了,赶紧调转方向,选择了与中国秀恩爱,开始以顾左右而言它来对付美国。眼看势头不对,川普再次调整策略,放弃所谓首轮谈判名单,直接派副总统万斯携妻子访问印度,希望能够从印度撕开一个口子,让印度能够成为带头签署协议的首个国家。毕竟印度也是大国之一,有个大国先打样,终归是川普所期盼的。可印度刚刚与中国关系有所缓和,这个时候让印度做这样的表率,显然是在为难印度。我们不知道万斯到底对印度做出了怎样的承诺,总之万斯到访后印度似乎就兴奋起来了,好像又回到了拜登的“印太战略”时代。开始表演美印“亲密合作”的戏码,大有印美可能签署首份关税协议的样子。同过去一样,关键时刻绝对少不了要出现一大批“印吹”与之应景。尤其是简体中文圈照例出现了一波“印吹”,大谈印度的人口优势,以及众多美国科技制造企业如苹果等将如何向印度转移产能,搞得好像印度已经成为取代中国的某种“川普方案”似的。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双方会谈结束,官宣了“亲密合作”,万斯还未离开印度之时,印控克什米尔居然出现了恐怖袭击,并迅速引发了印巴战争。不管恐袭引发战争的事情到底是美国导演还是印度自导自演,总之印度出现了紧急状况,这关税协议的事就不得不先搁置一边。印度不能成为首个关税协议国,川普就得再次调整策略。就在印度惨败于印巴战争之际(5月8日),美方突然宣布与不在首轮谈判名单之列的英国率先达成关税协议。尽管协议的实质内容只有一条,只保留川普所谓的“基础关税”10%,但英国也算是大国,有英国打样也算是持续一月之久的关税战终于有了第一个结果。
在宣布美英达成协议的同时,美国公开声明要开启与中方的谈判。中方副总理到访欧洲,包括瑞士和德法等国,美方居然可以低下高昂的头颅,要求躬身前往欧洲会谈。然后就是通过两天的谈判,迅速达成协议,发表了联合声明。中美协议的内容同样是各自只保留10%的“基础关税”,其他一切“对等关税”要么推迟(24%),要么取消。此轮关税战之前的“芬太尼关税”以及中方的对等反制关税等,将在后续谈判中进一步解决。至此,川普的关税战算是取得了“重大成果”。能与英国和中国达成关税协议,这当然算是大国率先打了样儿,剩下的国家有样学样就是了。在这一个月时间里,想利用川普关税战契机兴风作浪者,除了中国台湾地区,就是印度。二者跳得最高,但结果一定是最惨。川普已经公开骂“印度可耻”,印度也开始叫嚣要对美国采取关税反制措施,万斯到访印度时制造的印美“亲密合作”似乎在瞬间就烟消云散了。更有意思的是,在中美达成初步协议之后,川普紧急访问了中东。注意不是他先前声称的首访以色列,而是只去了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没去以色列。川普到访中东三国好像已经与关税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大谈投资与采购。与此同时,川普对以色列展开了猛烈批判,甚至扬言要与内塔尼亚胡断交。川普开打关税战一个月时间,持续不断地调整策略,最终结果是求得与中国的暂时妥协。先不论川普关税战的成与败,纵观这一个月时间里发生的一切,一个确定无疑的结论是:大国博弈,小国最好躲远远的,实力不济的大国也一样。如果没有这种自知之明,那就一定是谁跳得越高,谁摔得越惨。越南第一个表态,以色列第一个到访美国,中国台湾跪得最彻底,印度血脉膨胀最厉害,结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至于关税战背后更重要的东西,我在下一篇再接着讲。我将在后面继续阐述,川普表面是被中国打败了,实则是被美国打败了。不要被川普在中东的“巨大收获”所迷惑,川普的新路线已经宣告失败,绞杀他的是他自己的“宏图大略”与残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