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跪地”后的启示!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2025年7月22日晚,特朗普在自家社媒“真相社交”上高调宣布,与日本达成“史上最大贸易协议”。该协议被认为是日本再次向美国跪地投降,让舆论界吃瓜群众联想起当年的广场协议。现在日本执政党自民党面临危机,石破茂再次嚷嚷着要辞职。

这其中透出三个关键信息:
1、日本投资美国5500亿美元,美国获得其中90%利润
这听起来很魔幻,相当于日本拿出巨资,利润都给美国。这是商业么?更像慈善,或者交税;噢不,更像交保护费或上贡。
魔幻的东西,往往很虚幻。因为这笔钱,既没有说什么时候投资,也没有说以什么样的方式投资,还处于空头支票的阶段。特朗普上任那天,孙正义去吹牛说,他掌控的软银集团将联手OPENAI和甲骨文公司,启动“星际之门”项目。他声称项目已经获得超千亿美元的注资,未来5年内总投资将达到5000亿美元,这些钱都会投资在美国。
随后马斯克说孙正义胡咧咧,软银拿出200亿真金白银都困难。但孙正义虽然吹牛,好歹还有个时间点,五年。现在日本这笔保护费,连具体时间点都没公布。而特朗普三年之后就离职了,这种协议很大概率会束之高阁。
2、日本出口美国的商品,关税为15%(原本汽车关税是2.5%)。这被认为是日本下跪的标志,因为汽车是日本的支柱产业
石破茂上台之后,一度嘴上很硬,声称要“维护日本利益”。他以为日本和美国是盟友,而且日本还是美国的债权大国,双方应该认真谈谈。哪知道特朗普压根不吃这套,摆明了“你不签就加税”。特朗普早就对日本汽车不满意了,他曾抱怨:“我们十年没卖一辆车给日本!”当然这是假的(2024年,日本进口了1.67万辆美国车)。
石破茂没办法,一边弯腰道歉,一边表示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石破茂好歹也是一个强硬派。看他委屈的模样,就知道心中有很多酸楚。但是没办法,日本现阶段反抗不了美国。原因很简单,美国对日本控制得太深了。美国不仅驻军日本,而且在要害部门安插亲美派。尤其是司法系统和立法系统,基本都是亲美派。如果日本有政客和美国对着干,他们就会上来将其送入监狱。
如果石破茂敢和美国硬气到底,那么他不仅政治前途不保,而且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但由于汽车产业对日本实在太重要了,堪称日本经济的支柱。汽车相关的产业链,也是日本自民党的票仓。可以肯定,当汽车关税提升之后,日本的汽车利润会下降不少,对日本的经济也是一个冲击;自民党本身也会丢掉很多选票。
那么接下来的日本,经济会遇到更多困难。接下来要么继续往下沉(GDP总量很快被印度超过,相关产业面临全球竞争),要么赌国运,寻求摆脱美国控制的机会。
3、日本开放汽车、卡车、大米及其他农产品市场给美国
这个影响同样很大。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点名:“日本大米短缺,还不买我们的大米!”
拜登2021年也吐槽过,日本大米市场“监管严格、不透明”。现在特朗普算是踹开了日本的大米市场。
日本之所以不想进口美国大米,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日本自己的农业。日本是一个岛国,灾难频发。日本可耕地面积不多,因此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农业。
日本之前的观点是,“农业是国本,绝不牺牲!”一旦开放市场,日本农业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弄不好,日本的粮食以后要依赖美国。到时候想摆脱美国就更难了。
现在日本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即便在注重保护农业的情况下,仍然面临很多乡镇空心化,很多乡镇成了空巢。如果农业继续面临冲击,那么乡镇空心化会更为严重。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签署广场协议之后,经济一直高位震荡,隐隐有下滑趋势。很多人由此而认为,日本经济陷入泥潭,是广场协议导致的。
那么真的完全是因为广场协议么?实际上签署广场协议之时,日本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也就是出生人口开始下滑,青壮年日渐减少,老人增多。日本经济真正的转折点,很可能是老龄化的结果,广场协议只是一个催化剂。
过去几十年,日本政府试图扭转老龄化颓势,都没啥用。日本保护农业,本质上是为了保护农民,也就是保护农村人口基数,但收效甚微。如今大米等农产品市场开放,势必让乡村更加空心化,导致老龄化加剧。
日本的这个进程,其实是给中国做了一个示范。中国如今也面临和日本类似的情况,生育率越来越低,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如果这个趋势不扭转,未来会是一个巨大的利空因素。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社会分配机制的问题。
工业文明之前,人口因为战争、天灾、人祸等因素,会周期性循环。现在和之前已经完全不同。之前口循环,是因为物质匮乏,如今完全是物质过剩。但因为社会分配问题,导致很多人生存艰难,养育孩子也很艰难。
日本,以及很多国家的前车之鉴都表明,只有分配机制改革,才有可能扭转人口危机。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很难说得清,但谁的分配机制更有利于多数人,谁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的概率也会更大。
